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一审审理案件所需时间
2024-06-17 03:37:14 责编:小OO
文档


开庭后多久能判决没有明确法律规定,但一审民事案件一般需在立案后6个月内审结。若有特殊情况,可延长审理期限。不出庭不影响诉讼请求,可拘传被告到庭或进行缺席判决,判决具有强制力。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要求因一审、二审、再审及程序类型而异,无法准确估计从开庭到判决所需时间。除一审终审外,当事人对判决不服可提起上诉。

法律分析

一、一审开庭多长时间能判决

1、法律对开庭后多久下判决没有规定,法律只对立案后多久下判决有相关的规定;

2、人民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3、人民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批准。

《最高人民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度的若干规定》第二条规定,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期限为六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延长的,报请上一级人民批准,可以再延长三个月。

二、民事案件开庭不去会怎样

1.可以拘传他到庭。

2.必要时可以缺席判决。

不出庭不影响你的诉讼请求,只要宣判就对他有强制力他必须履行。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但是被告必须到庭的,可以拘传。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人民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所说的必须到庭的被告,是指负有赡养、抚育、扶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的被告。见《民诉意见》112条: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规定的必须到庭的被告,是指负有赡养、抚育、扶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的被告。给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如其必须到庭,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也可以适用拘传。

民事案件中,一审、二审以及再审的审限要求不同,此外对适用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的审理期限要求也不同。因而,无法准确的估计到民事案件从开庭到做出判决会用多长时间。一般除了一审终审的民事案件,其余的民事案件在一审做出了判决之后,当事人对判决结果不服也可以提起上诉。

结语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开庭后多久能够做出判决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对立案后的审理期限有相关规定。一审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的,应在立案后三个月内审结;适用普通程序的,应在立案后六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下可延长。如果当事人不出庭,可以拘传或进行缺席判决。被告必须到庭的情况下,可以拘传。总体而言,民事案件从开庭到判决的时间会因不同审理程序和上诉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十三条 权利人向机关、人民、案或者控告,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从其报案或者控告之日起中断。

上述机关决定不立案、撤销案件、不起诉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立案、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之日起重新计算;刑事案件进入审理阶段,诉讼时效期间从刑事裁判文书生效之日起重新计算。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十一条 下列事项之一,人民应当认定与提起诉讼具有同等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一)申请支付令;

(二)申请破产、申报破产债权;

(三)为主张权利而申请宣告义务人失踪或死亡;

(四)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诉前临时禁令等诉前措施;

(五)申请强制执行;

(六)申请追加当事人或者被通知参加诉讼;

(七)在诉讼中主张抵销;

(八)其他与提起诉讼具有同等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事项。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 第三条 当事人在一审期间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在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不予支持,但其基于新的证据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已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除外。

当事人未按照前款规定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申请再审或者提出再审抗辩的,人民不予支持。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