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离婚协议中关于不离家的约定是否有效?
2024-06-17 01:15:56 责编:小OO
文档


约定“离婚不离家”可以实现,但在法律上不受保护。离婚后仍共同生活,夫妻之间的权利义务被解除,包括再婚权、同居义务、财产扶养义务等。离婚协议的效力发生于颁发离婚证之日,离婚不离家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法律分析

可以约定,但有可能不受保护。

1、什么是“离婚不离家”

顾名思义,即是离婚后没有离开家。这是当今社会留存的一种社会新潮流,它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它是人性使然,是一种无奈的痛苦选择和难耐承受,

2、“离婚不离家”有什么特征

夫妻两人从法律意义已正式解除婚约办理了离婚手续,但由于主客观原因使原夫妻双方仍过着离婚不离家的蜗居生活。

3、可以在离婚协议中约定“离婚不离家”吗

可以,但夫妻之间的各种权利义务都不再存在。

在我国,协议离婚的效力发生于婚姻登记机关向当事人颁发《离婚证》之日。离婚最直接的法律后果是夫妻身份关系的消灭,夫妻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原则上皆不复存在,这种效力主要有:

(1)双方的再婚权;

(2)同居和忠实义务取消;

(3)财产上夫妻间的扶养义务终止;

(4)法定继承人的资格消失;等等。

拓展延伸

离婚协议中关于配偶财产分割的约定是否具备法律效力?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离婚协议中关于配偶财产分割的约定通常具备法律效力。离婚协议是离婚双方自主达成的协议,一般需要经过的审查和确认。如果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约定符合法律规定,且双方自愿并真实无误地达成协议,那么该约定在法律上是有效的。然而,如果离婚协议中的约定违反法律规定或违背公序良俗,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因此,在签署离婚协议时,双方应当谨慎考虑并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财产分割约定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结语

离婚不离家是一种新兴的生活方式,尽管可以在离婚协议中约定,但这并不意味着受到法律保护。离婚后,夫妻之间的各种权利义务都将消失,包括再婚权、同居义务、财产扶养义务等。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约定具备法律效力,但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并经过的审查和确认。在签署离婚协议时,建议双方谨慎考虑并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四百六十五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民事权利 第一百一十九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法人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六十七条 法人合并的,其权利和义务由合并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担。

法人分立的,其权利和义务由分立后的法人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但是债权人和债务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