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破产法》第24条规定了管理人的任职条件和资格,可以由清算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人员担任。这一规定结合国际经验和我国破产实际,旨在确保管理人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执业资格,以保护债权人的权益,实现破产财产的最大资产化,合法化破产程序。
法律分析
《企业破产法》第24条规定:“管理人可以由有关部门、机构的人员组成的清算组或者依法设立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破产清算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担任。人民根据债务人的实际情况,可以在征询有关社会中介机构的意见后,指定该机构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并取得执业资格的人员担任管理人。”
这一规定借鉴了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破产实际及实行管理人制度的需要,规定管理人的任职包括两类:一是有关法定机构,分别包括依法设立的清算组、有关专业机构和某种专业机构中取得相关职业资格的专业人员;二是依法取得相关执业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的专业人员。
1、清算组
依据有关法律规定组成的清算组,并不当然具有管理人资格,人民可以根据破产申请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指定该清算组担任管理人。新破产法虽然规定了清算组可以作为管理人,但一般而言,新破产生效后,清算组作为管理人只能适用于两类破产案件:第一类是新破产法生效前,已成立清算组的破产案件。新法实施后,原已受理的破产案件中存在清算组,为了使破产清算工作具有连续性,在此类破产案件中可以保留清算组;第二类是新破产法生效后的性破产案件。
2、社会中介机构
由于破产清算工作十分复杂,牵涉面广,持续时间长,破产案件经人民审理终结后不准上诉等情况决定了管理人不仅要熟悉法律、精通破产程序的有关法律规定,而且要懂得企业经营管理,了解会计业务。因此,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执业律师或会计师等是破产管理人的必备前提条件。由他们担任管理人,既有利于破产事务的处理,同样有利于管理人制度的总结和提高。
3、专业人士个人
在破产事务中,有些债务人的破产财产数额较小,关系简单,对于这样的破产事务,由清算组或专业服务机构担任管理人似无必要。因而破产法还规定了这种情况下,人民可以在征询有关社会中介机构的意见后,指定该机构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并取得执业资格的人担任管理人。
从以上的描述中已经了解,清算组、社会中介机构和专业人士个人都是可以作为破产管理人的。同时会发现,以上这些机构或个人,他们都是具备了法律或财务类相关专业知识的,法律这样规定,也是为了最大程度的保护债权人的权益,使破产财产发挥最大资产化,使破产程序更加合法化。
结语
根据《企业破产法》第24条的规定,管理人可以由清算组或社会中介机构的人员担任。这一规定充分借鉴了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破产实际的需要。管理人的任职包括有关法定机构和具备执业资格的专业人员。这样的规定保证了管理人具备相关专业知识,能够有效处理破产事务,保护债权人的权益,实现破产财产的最大化。同时,这也促进了破产程序的合法化和规范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十二章 附则 第一百三十三条 在本法施行前规定的期限和范围内的国有企业实施破产的特殊事宜,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一章 总则 第四条 破产案件审理程序,本法没有规定的,适用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十二章 附则 第一百三十四条 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有本法第二条规定情形的,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可以向人民提出对该金融机构进行重整或者破产清算的申请。金融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出现重大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采取接管、托管等措施的,可以向人民申请中止以该金融机构为被告或者被执行人的民事诉讼程序或者执行程序。
金融机构实施破产的,可以依据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实施办法。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