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
2025-09-26 04:22:33 责编:小OO
文档
平凉理工中等专业学校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教学工作页

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教者
课题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总课 时2课时1—2

教学目标1.了解记叙文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作用。

2.初步掌握记叙文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记叙文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作用。

2.初步掌握记叙文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观察能力,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案例导学法、合作探究法

 导入

记叙文中议论和抒情的作用是什么?)

读一读

辨析记叙文的议论和抒情)

    举例:1、《故乡》结尾;2、《洛阳诗韵》结尾

三、写作指导

(一)、重点提示

  1. 什么是记叙文中的抒情和议论,为什么记叙文中要有抒情和议论?

  记叙文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记叙过程中对所记叙的人和事抒发感情。这种感情,有时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有时在叙述和描写基础上直接抒发。记叙文中的议论,是作者对所记叙的人和事发表意见,进行议论。有时以叙为主,偶发议论;有时边叙边议。之所以要在记叙性的文章中加入抒情和议论,是为了更鲜明地表现中心意思,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记叙文中的抒情类型及要注意的问题:

  记叙文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记叙的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抒发自己的感情。

一般可分为两大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它是直接抒发作者内心情感的手法。作者由于受到现实生活或历史事件的激发,于是打开心扉,直接诉说自己的感受。

间接抒情是作者凭借所描述人、事、景、物来传情达意。最常见的间接抒情方法有因事缘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三种。好的抒情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抒情的基础是:

第一,要抒发感情,必先有情可抒,无情就谈不上抒情。

第二,抒情要以记叙为基础,记叙得具体,充实,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让人对所记事件或人物有了深入的理解,产生了深深的情感,抒情才能打动人心。一篇文章抒情的语句不能多,在关键的地方点一句或几句即可。抒情的语言最忌空洞也忌夸张。

  例如,在杨朔的《荔枝蜜》一文中“多可爱的小生灵啊……”那一段,在叙述、描写的过程中,恰当地进行议论、抒情,这就是“锦上添花”。因为它能引起读者联想,激起读者思想的共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记叙文中的议论及要注意的问题:

  记叙文中的议论是作者在记叙中对所记事物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赞扬,为什么赞扬;或反对,为什么反对。议论在记叙文中的作用是有利于更鲜明地表现中心思想,加深读者对所记事物的理解。

  议论的基础是:

第一,要议论得好,首先要对所记叙的事物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明确地说出你的看法,不然,就说不到点子上。

第二,议论要以记叙为基础。只有记叙得具体、充实,然后发表议论,这议论才显得有根有据。只有读者从记叙的内容中也明白了一些道理,议论才能与读者的想法合拍,才真正起了作用。

  议论的分寸,记叙文是以记叙为主,议论只是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记叙文中议论的成分不能多。一篇记叙文,什么部位发表议论为好,要依文章的具体情况而定。有的可先在文章的开头有一点议论,以引起读者对下面将要记叙的事物的重视;有的可在记叙的过程中一边记叙一边议论,在关键处趁热打铁,加深读者的认识;有的在文章的结尾发表议论,以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

  议论的语言。记叙文中议论的语言最忌空洞无物,大而不当,也忌词语用过头,动不动说成是“伟大”,“崇高”,这样写,常常显得不真实,起到了相反的效果。另外,议论的语言要注意选用恰当的句式,使用一定的修辞方法。一个道理,用反问的方式来写,常常显得更有力量;而排比句的使用,则不但加强了语势,具有折服人的力量,而且能使所讲的道理更加鲜明,给人留下更清晰的印象。

  例如,在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中:“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是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着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这一段由议论引出叙述,一开头就用“东京也无非是这样”的议论,表现了对东京的失望情绪。然后以冷嘲热讽的笔触描写了“清国留学生”附庸风雅、思想腐朽、不学无术的种种丑态,表达了探求救国救民之道的鲁迅对他们的思想行为十分厌恶的感情。可以说,议是中心,叙是材料,二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再比如:在曹雪芹的《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中:……雨村便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冯家得了许多烧埋银子,也就无甚话说了。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不过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之言寄去。此事皆由葫芦庙内沙弥新门子所为,雨村又恐他对人说出当时贫贱时的事来,因此心中大不乐意;后来到底寻了他一个不是,远远地充发了才罢。

  这段文字叙述了案子的结局。先记叙贾雨村徇情枉法,胡乱判案;最后记叙“远远充发”门子。中间插入议论,明确交代对门子处置的原因:一是因为“此事皆由葫芦庙内沙弥新门子所为”,门子把握了贾雨村徇情枉法的把柄,二是因为门子了解贾雨村的底细。显示出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艺术真实性和故事情节的完整性。

  4. 记叙文中的抒情和议论的要求综述:

  (1)抒情和议论要少而精。

  叙述中的议论与抒情应是“点睛之笔”,所以话不在多而在精。它是叙述与描写的总结与升华,应一语破的,能启迪读者的思考,或引起读者的共鸣,切忌不要长篇大论或肆意抒情,以至喧宾夺主,影响了记叙文体。

  (2)抒情和议论要贴切、自然。

  记叙文中的议论与抒情是建立在叙述与描写的基础上的,必须使所议之题,所抒之情紧扣叙述与描写的内容,力求做到不突兀、不生硬,不虚假,使读者有水到渠成之感,有情真意切之感。议论部分还应特别注意力求角度新颖,含义深刻。

  (3)抒情与议论密不可分。

  在记叙文中,有时议论的过程中不仅表明了作者的观点,同时也表明了作者的好恶喜怒,洋溢着感情色彩,这种和抒情密切结合的议论,既要“以理服人”,又要“动之以情”,这样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三、强化训练

  1、我最喜爱的一首歌

  2、难忘的初中生活

  3、仿照《妈妈的手》这个段落,以“妈妈的手”为题目,写2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在仔细观察,认真记叙的基础上,通过简练的议论和抒情表达出对妈妈的爱。

妈妈的手

  妈妈的手,大而粗糙,在冬天时上面还布满很多细细的小口子,妈妈的手,从没停下过,种完了麦子,又把围裙拿起。我真想轻轻地把它捧起,放在我的心窝上,在我眼里,它是世界上最美的一双手。

 

课堂 

小结

作业

 设计

一、

教学 

后记

领导

审批

组长

签字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