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浅谈开展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
2025-09-26 04:22:23 责编:小OO
文档
浅谈开展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

作者:王华兰

来源:《黑河教育》2009年第02期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学生成长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家庭教育需要学校教育提供指导,学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参与。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作,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笔者认为,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效协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了解学生状况

        

        1.进行家访。家访是班主任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与家长交换意见,为家长提供个别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常用的有效的方式。通过家访,班主任可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和学生在家的表现,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的表现,并和家长共同研究如何对学生进行教育。家访既能增强班主任的责任感,又利于教师深入实际,了解社会,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另外,由于教师与家长进行交流建立一种牢固的信任关系,学生在心中对教师便会产生信赖之感。教师实施教育的效果便会大大增强。而且,在教师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中,教师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也容易感染家长,促使家长产生积极配合学校教育的热情。

        2.召开家长会。学校或班级召开的家长会,是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思想、学习等情况的会议,其特点是学校方面能在短时间内与绝大多数的家长取得直接联系,所以影响面大,收效大。家长会的召开,有利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同步化,沟通家校联系,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3.创建家长委员会。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一些学校纷纷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由家长选举产生,他们协助班集体、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组织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并对班集体、班主任的工作进行客观评价。家长委员会作用是强化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参与意识,以增强家长对学校工作的责任感,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沟通学校与家庭联系,促进学校工作,改善家庭教育。

        

        二、加强家校联系

        

        1.设置联系卡。由于学生众多,家访次数多了老师也忙不过来,而单靠召开家长会,双方又很难做到细致地了解情况,因此可以采用“关爱联系卡”的方式,由班主任定期将学生在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记录在联系卡上,让学生带回家,并请家长填写学生在家的表现,让学生带回学校交给班主任。使家校双方更为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学生,并针对学生的问题,及时调整教育策略。

        2.开通关爱热线。学校可为家长开通家校教育关爱热线电话,作为校园关爱辅导的专线,回答家长提出的有关课程、学校管理、学生活动等问题。热线的辅导教师可由学校各科的教坛新秀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骨干教师担任。

        3.设立关爱信箱。为了解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可开设关爱信箱,挂在学校通知栏边,学生和家长可以把自己在学习上、生活上的烦恼,及对同学、老师、学校的建议等写在信中,投进关爱信箱。学校要承诺为每一位来信的学生、家长保密,辅导教师会通过信函的形式尽快给予答复。对于普遍性的问题,学校将公开予以解答。

        4.建立校园网站。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已成为许多家庭的必备工具。因此,学校可以建立网上学校。运用网络的形式向社会宣传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家长的家庭教育提供指导,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也为他们提供相互交流与沟通的平台。

        

        三、提高家长与教师素质

        

        1.开办家长学校。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许多家长只顾赚钱,忽视或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致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失衡。为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各级学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大力倡导开办家长学校,使家长从家长学校中较为系统地学习一些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得到一些具体方法上的指导,家长也可以与教师和其他家长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互相取长补短。

        2.开办家庭教育研究会。学校可组织一些热心于子女教育,有研究能力的家长,围绕协作教育一些专题开展科学研究,探索家庭教育规律,为家庭教育提供理论与实践上的指导。

        3.开办教师培训班。开展家校教育有效交流与协作,教师更应该注重提高自身的素养。一方面要求教师自身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学校应通过开设教育讲座、培训等形式教给教师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提高教师与家长的交往能力。教师应注意在与家长的交往过程中与家长建立平等关系,努力实现双向交流,而不是一种上下级的命令式的单向交流。有效的交流,才可能使家长和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协调一致,形成一股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 李婧)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