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工程特性表
填表日期: 总编号: 年编号2002- | ||||||||||||||
项目规模 | 建没地点 | |||||||||||||
工程等级 | ||||||||||||||
所在流域 | ||||||||||||||
工程总投资 | 万元 | |||||||||||||
工程总工期 | 年 月至 年 月 | |||||||||||||
责任范围面积 | 2 | |||||||||||||
损坏水保设施面积 | hm2 | 项目建设区 | hm2 | |||||||||||
扰动地表面积 | 2 | 直接影响区 | 2 | |||||||||||
水土流失预测总量 | t | 减少水土流失总量 | t | |||||||||||
扰动土地治理率 | % | 控 制 率 | ||||||||||||
防治任务及目标 | 地貌类型 | |||||||||||||
省级水土流失分区公告 | ||||||||||||||
水土保持措施防治面积 | 2 | 治理度 | % | |||||||||||
主要 防治 措施 及工 程量 | 水土流失背景值 (t/km2·a) | |||||||||||||
方案目标值 (t/km2·a) | ||||||||||||||
项目区允许值 (t/km2·a) | ||||||||||||||
控 制 比 | % | |||||||||||||
弃渣 场取 料场 工程 | 拦 渣 率 | % | ||||||||||||
可绿化面积 | hm2 | |||||||||||||
植物措施面积 | 2 | |||||||||||||
植被恢复系数 | % | |||||||||||||
林草植被覆盖率 | % |
水保投资 | 总 投 资 | 万元 | 方案新增投资中 | 防 治 费 | 万元 | |||||||||
主体工程已列投资 | 万元 | 补偿费 | 万元 | |||||||||||
本水保方案新增投资 | 万元 | 监测费 | 万元 | |||||||||||
监理费 | 万元 | |||||||||||||
总投资/减少水土流失量 | 万元/吨 | 其它 | 万元 | |||||||||||
方案实施期 | 年 月至 年 月 | |||||||||||||
方案编制单位 | 建设单位 | |||||||||||||
地址 | 地址 | |||||||||||||
项目负责人及电话 | 法人及电话 | |||||||||||||
联系人及电话 | 联系人及电话 | |||||||||||||
传真/电话 | 传真/电话 | |||||||||||||
电子信箱 | 电子信箱 |
(此处填加项目名称)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工程特性表填表说明
填表日期: 总编号: 年编号2002- | |||||||||||
项目规模 | 主体工程主要特性 | 建没地点 | 工程所在省、市、县 | ||||||||
工程等级 | 主体工程的等和级 | ||||||||||
所在流域 | 按七大流域及某级支流填写 | ||||||||||
工程总投资 | 如为静态投资需予注明 | ||||||||||
工程总工期 | 年 月至 年 月 | ||||||||||
责任范围面积 | 项目建设区+直接影响区面积 | ||||||||||
损坏水保设施面积 | 损坏占压的水保设施面积 | 项目建设区 | 项目征地租地占地和土地使用管辖范围 | ||||||||
扰动地表面积 | 项目建设区+直接影响区,(含公路路面、水库水面、永久建筑物等面积) | 直接影响区 | 项目建设区以外,因开发建设活动而造成水土流失及其直接危害的范围 | ||||||||
水土流失预测总量t | 责任范围内若不采取水保措施时,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含背景值) | 减少水土流失总量t | 责任范围内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后,减少的水土流失总量 | ||||||||
扰动土地治理率 | (水保措施防治面积+永久建筑物面积+水面面积)、扰动地表面积 | 控制率 % | 减少水土流失总量/水土流失预测总量 | ||||||||
防治任务及目标 | 地貌类型 | 项目区的地形地貌类型、气候类型、植被类型 | |||||||||
省级水土流失分区公告 | 按公告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重点监督区、重点预防保护区填写 | ||||||||||
水土保持措施防治面积 | 水保工程措施面积(含工程自身占地面积和护坡工程面积+水保植物措施面积(含不得重复计算的复耕和场地平整面积);不含永久建筑物及水面面积 | 治理度% | 水保措施防治面积/造成水土流失面积(不含永久建筑物及水面等面积) | ||||||||
主要防治措施及工程量 | 水保工程措施和水保植物措施的主要类型及其工程量 | 水土流失背景值(t/km2·a) | 项目区的土壤侵蚀模数 | ||||||||
方案目标值(t/km2·a) | 经治理后项目区达到的侵蚀模数 | ||||||||||
项目区允许值(t/km2·a) | 该地貌类型区允许的侵蚀模数 | ||||||||||
控 制 比% | 方案目标值/项目区允许值 | ||||||||||
弃渣场取料场工程 | 渣场和料场座数、占地面积、取料量和弃渣量、采用的水保措施及其工程量 | 拦 渣 率% | 实际拦渣量/总弃渣量 | ||||||||
可绿化面积hm2 | 责任范围面积-永久建筑物面积-水面后,可以采取植物措施的面积 | ||||||||||
植物措施面积hm2 | 林草植物措施总面积 | ||||||||||
植被恢复系数% | 植物措施面积/可绿化面积 | ||||||||||
林草植被覆盖率% | 林草总面积/责任范围面积 |
水保投资 | 总 投 资 | 主体已列投资+本方案新增的投资 | 方案新增投资中 | 防 治 费 | 万元 | ||||||
主体工程已列投资 | 主体工程中已列的,主要功能为水土保持的工程的投资 | 补偿费 | 万元 | ||||||||
本方案新增投资 | 万元 | 监测费 | 万元 | ||||||||
总投资/减少水土流失量 | 万元/吨 | 监理费 | 万元 | ||||||||
其它 | 万元 | ||||||||||
方案实施期 | 年 月至 年 月 |
2、本表中列出6个防治目标(即验收指标):(1)扰动土地治理率(2)造成水土流失面积的治理度(3)水土流失模数的控制比(4)拦渣率(5)植被恢复系数(6)林草植被覆盖率;
3、本表中的其他指标,也是“报告书”编写中必不可少的,必须编入报告书的相关章节;并将8个面积、6项指标纳入“综合结论”中。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