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钢轨胶接绝缘接头安装及养护第项
2025-09-26 04:26:50 责编:小OO
文档
安装钢轨胶接绝缘接头

本标准适用于铺设跨区间及全区间无缝线路(含无缝道岔)上绝缘接头,采用新型结构的“钢轨胶接绝缘接头”安装及养护。

1.作业目的

按标准安装程序装配“钢轨胶接绝缘接头”,并加强养护与管理,延长胶接绝缘接头使用寿命,降低维修费用。

2.钢轨胶接绝缘接头特点

钢轨胶接绝缘接头,具有结构强度高、绝缘性能好、便于安装养护、节省维修费用等优点。

3.现场安装使用主要机具和材料

3.1主要机具

轨距尺、液压起道器、液压方枕器、液压轨缝调整器、钢轨打磨机、角向磨光机、发电机组、手提式电镐、捣镐、石碴叉、长把板手、450mm活口板手、扭力矩板手、倒角器、钢丝刷、毛刷、板锉、园锉、调胶板、劈灰刀、涂胶架、对位棒、万用表、1m直钢尺、木折尺、弦线等。

3.2主要材料

胶接绝缘夹板、轨端绝缘板、绝缘套管、高强度螺栓(60kg/m钢轨用10.9级、M27螺栓;50kg/m钢轨用12.9级、M24螺栓)、10H级防松螺母、高强度平垫圈、胶粘剂、砂布、棉纱等。

4.基本结构及绝缘性能

4.1基本结构

4.1.1钢轨胶接绝缘接头由胶接绝缘夹板、轨端绝缘板、绝缘套管、高强度螺栓(60kg/m钢轨用10.9级、M27螺栓;50kg/m钢轨用12.9级、M24螺栓)、10H级防松螺母及高强度平垫圈组成。在现场安装接头时,需在胶接绝缘夹板与钢轨腹部之间涂沫高强度胶粘剂,使其成为胶接绝缘接头(如下图)

4.1.2绝缘接头轨缝为6~8mm。

4.2绝缘性能

4.2.1在工厂室内检测标准

4.2.1.1干燥状态:用500V兆欧表测量,电阻值大于10MΩ。

4.2.1.2潮湿状态:在端板处浇水5L,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值大于1000Ω。

4.2.2现场运用中的养护标准

在晴天,道床干燥的情况下,甩开信号设备,用万用表测量绝缘电阻值不小于20Ω。

5.技术要求

5.1在安装前,应对线路进行整修,达到接头区几何尺寸符合维修标准,轨枕及扣件状态良好(50kg/m钢轨线路必须采用接头扣件),轨枕位置及间距符合规定,并无空吊板,道床清洁饱满。

5.2钢轨状态良好,接头无伤损、低头、鞍磨、掉块、肥边,接头错牙不大于1mm,非厂制钢轨接头要求轨端偏斜量不大于1mm,螺栓孔位置及间距偏差不大于1mm。

5.3现场胶接绝缘接头时,轨温不宜低于10℃。

5.4螺栓应为无油、无锈,60kg/m钢轨螺栓扭矩应达到1200Nm(寒冷地区可增大到1300Nm),50kg/m钢轨螺栓扭矩应达到1100Nm。

5.5安装前对轨端及螺栓孔进行倒角,达到无毛刺。对轨腹包括1:3斜面进行打磨除锈,金属光泽面积不少于80%,并清扫干净。

5.6在轨腹包括1:3斜面与胶接绝缘夹板之间用高强度胶粘剂(双组份快干胶)粘接。

5.7轨端绝缘板不高出或低于轨头顶面及侧面。

6.安装程序(许昌汇达铁路工贸有限公司产钢轨胶接绝缘接头)

序号安装程序作业机具作业方法及要求附注
1测量夹板绝缘性能万用表用万用表测量铁夹板与面板之间的绝缘电阻值,绝缘性能良好方能使用参考值为5KΩ以上

2检查钢轨钢角尺、板尺或卷尺在旧绝缘夹板拆除后,用钢角尺检查或目视观察轨端是否平直,并检查螺栓孔位置及孔距是否符合要求 
3调整轨缝调整轨缝机具将绝缘接头轨缝调整到6~8mm

 
4试装夹板对位棒将胶接绝缘夹板进行对位试装,并用带绝缘套管的螺栓试穿,当6个螺栓孔均能顺利通过时方可进行下步作业

试装时不得用锤打入,以防绝缘套管破损
5打磨钢轨、夹板发电机组、角向磨光机、砂轮机、板锉、钢丝刷、砂布、毛刷、棉纱⑴用钢丝刷或钢丝轮对钢轨两侧除锈;⑴钢轨、夹板除锈部位的金属光泽面积应不少于80%,夹板内侧保护膜要除净。

⑵钢轨腹部若有凸起的出厂标志时应用砂轮机打平。

⑵用板锉和角向磨光机打磨轨端并倒角;
⑶用角向磨光机和砂布打磨钢轨腹部及上下1∶3斜面;

⑷用砂布将夹板内侧面及1∶3斜面上的防锈胶打磨掉;

⑸打磨后用毛刷和棉纱清扫干净
 
6螺栓孔倒角倒角器、圆锉⑴用倒角器对钢轨螺栓孔倒角; 
⑵用圆锉打磨螺栓孔内的毛刺和锈,并清扫干净;
7调胶涂胶调胶板、批灰刀⑴在调胶板上将A、B双组分胶调匀,达到颜色一致;

⑴调胶前应检查保质期;
⑵将胶粘剂均匀涂抹在夹板内侧面上,做到涂胶厚度均匀一致;

⑶在夹板上、下1:3斜面上涂抹一薄层胶。

⑵从调胶到完成抹胶应掌握在3分钟以内;

8安装绝缘接头对位棒⑴在轨缝处放入轨端绝缘板;⑴两块夹板应对齐并居中;

⑵轨端绝缘板高出轨面时应用打磨机打平;

⑵用对位棒将带胶的夹板对准螺栓孔挑入轨腹;
⑶将套有绝缘套管的螺栓交叉穿入螺栓孔,螺栓两端各套入一个平垫圈(严禁用锤打入螺栓);
⑷拧上螺母(注意大面朝里),用手快速拧紧螺栓;
9拧紧螺母活口扳手、扭力扳手、手锤⑴先用活口扳手按2-5-3-4-1-6顺序拧紧,并用手锤敲击螺栓尾部,使夹板就位;

从调胶至拧紧全部螺母总用时,不得超过15分钟;

⑵用扭力扳手按规定扭力矩逐个拧紧螺母。
⑶打磨高出轨顶及两侧的轨端绝缘;
10复紧螺母扭力扳手螺母全部拧紧后,再按规定扭力矩从中间向两端复紧两遍,并做到扭矩一致,每条螺栓均匀受力。 
11整理外观批灰刀清除夹板周边溢出的胶粘剂,做到外观整齐。注意不得铲掉夹板周边的密封胶。
12检查接头、测量电阻1m平直尺、塞尺、万用表

⑴安装完成后用1m直尺和塞尺检查接头平顺无错牙,顶面和作用边矢度不超±0.3mm(250km/h地段不超过±0.2mm);

测量电阻只测量钢轨与夹板之间电阻
⑵用万用表测量钢轨与夹板间电阻值,电阻值应大于2KΩ(参考值);

⑶当胶粘剂完全固化后,在干燥状态下测量绝缘电阻值应大于10KΩ(参考值);

⑷填写《胶接绝缘安装记录表》。

7.日常养护与管理

7.1线路技术科设置专门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钢轨胶接绝缘接头技术管理和指导安装及养护维修工作。

7.2在安装胶接绝缘接头时应填写安装记录,并建立台账,定期检测。各有关单位应认真执行郑州铁路局工务处、电务处联合下发的郑工线函[2002]13号《关于公布〈胶接绝缘钢轨养护及不良状态处理办法〉的通知》中的有关规定。

7.3工区每月对钢轨胶接绝缘接头至少检查一次,应特别注意检查轨缝变化及螺栓是否松动。

7.4工区应加强钢轨胶接绝缘接头养护工作,做到道床清洁、饱满,并做到道床顶面(以轨底处为准)低于轨枕顶面20~30mm。轨枕及扣件状态良好,轨道平顺,无低接头,空吊板。

7.5绝缘接头处轨枕应与两端线路轨枕类型相同,扣件达到“全、正、靠、润、紧”的要求,并注意轨距挡板或弹条不得顶住夹板,道岔上绝缘接头应使用绝缘轨距块,以防止发生联电。

7.6工区作业时应注意轨枕扣件与夹板及接头螺栓不得接触,以防联电。

7.7发现胶接绝缘接头个别螺栓折断或松动时,应及时进行更换并复紧,新更换螺栓扭矩应达到1200N·M,并在5天内复紧3次。(第二天复紧一次,以后每隔一天复紧一次),更换螺栓时应按“安装程序”中的要求办理。

7.8Vmax>120km/h地段钢轨接头肥边不得大于1mm,Vmax≤120km/h钢轨接头肥边不得大于2mm,出现肥边时应及时打磨或锯切,以防发生联电。

7.9位于曲线上的绝缘接头,要及时打磨轨头下颚出现的肥边,当接头处侧磨达到轻伤标准时应更换钢轨,以防止因轨头下颚肥边与夹板接触而构成联电故障,小半径曲线可使用曲线上股内侧专用胶接绝缘夹板。

7.10绝缘接头夹板伤损达到《修规》第3.5.10条规定时,应及时用胶接绝缘夹板进行临时处理,有条件时,涂胶进行永久处理或按《修规》第4.6.11条和《既有线提速200-250km/h线桥设备维修规则》第4.6.11条规定进行。

7.11胶接绝缘接头夹板折断时,应拆开接头更换夹板,并按“安装程序”重新安装,胶接绝缘钢轨发生重伤或折断处距绝缘接头1m以上时,可比照《修规》第4.6.10条和《既有线提速200-250km/h线桥设备维修规则》第4.6.10条规定处理。

7.12胶接绝缘钢轨进行永久处理后,应严格掌握轨温、胶接绝缘钢轨长度和预留轨缝,确保处理后无缝线路锁定轨温不变。

7.13发生绝缘接头“开胶”,且轨缝增大到接近12mm或减小到小于6mm时,应拆开接头,经调整轨缝后,重新按规定程序安装。

7.14当绝缘胶层发生破损时,可用环氧类密封胶(亦可用玻璃胶代替)填充缝隙。当发生绝缘胶层严重破损,且在晴天,道床干燥情况下,甩开信号设备,用万用表测量绝缘绝缘电阻下降至20Ω以下时,线路车间应进行临时处理或永久处理。

7.15需拆开夹板时,应在全部卸掉螺栓后,将特制的锲铁紧贴夹板端的钢轨腹部,用大锤打击锲铁使夹板剥离。

7.16以上几种情况,在拆开接头后,可用喷灯将轨腹粘接胶烧焦铲除,经打磨后重新安装,对能继续使用的夹板,可用角向磨光机将夹板上的余胶打磨清除,用万用表测量绝缘电阻,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7.17胶接绝缘接头使用的联结零件均系专用产品,不得用其它材料代替。

7.18在安装钢轨胶接绝缘接头时,应有电务人员配合。线路工区在养护维修中经常与电务工区联系,了解绝缘接头的绝缘性能,当电阻值出现下降趋势时,应加强观察,并做好处理准备工作。

7.19当绝缘接头处出现影响信号的故障时,工区检查的重点:

7.19.1轨端肥边是否联电;

7.19.2轨底角是否挤破轨端绝缘板而构成联电;

7.19.3轨头下颚是否有车轮辗轧的肥边与假扮接触而联电;

7.19.4轨枕扣件是否顶靠夹板或接头螺栓而联电;

7.19.5逐个抽出接头螺栓,检查绝缘套管是否破损而构成联电;

7.19.6当上述检查未发现问题时,应按要求拆开夹板进行检查。

7.20凡参加钢轨胶接绝缘接头安装及养护的作业人员,均应事先学习有关技术要求、安装程序、养护方法及故障处理办法,提高作业质量,确保行车安全。

8.测量与检查

8.1检测工具:检查胶结(冻结)绝缘接头应正确使用20MΩ及以上的万用表对钢轨与夹板间的电压和电阻值进行检测。

8.2检测周期:绝缘性能检测由检查监控车间每月全面完成一遍,状态不良地段和重点处所应根据实际由线路保养车间进行复测和复核。外观状态检查由线路车间负责日常检查,发现接头区线路设备状态不良和绝缘轨缝不符合规定时应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处理和整治。

8.3检测标准:潮湿状态下电阻值>1000Ω为合格;电阻值≤1000Ω视为绝缘不合格;电阻值≤20Ω视为绝缘失效。

8.4检测程序:

采用先检测电压,之后根据具体情况检测电阻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8.4.1检查轨端绝缘片状态,检查是否有铁丝等金属物体将两根钢轨连接,检查弹条、轨距挡板、电务跳线等是否与夹板接触,从而将与胶接(冻结)绝缘接头本身无关的因素排除掉。

8.4.2用检测电压的方法,初步判断胶接(冻结)绝缘接头的绝缘性能。严禁检测两钢轨之间的电压,因为存在轨道电路,以免引起“红光带”,影响行车。正常情况下,测量两钢轨与夹板之间没有电压,即电压值为0V。当两钢轨中任一钢轨与夹板之间有电压值,而另一钢轨与夹板之间电压值为0V,就说明另一钢轨与夹板之间连通导电,考虑绝缘单破;当两钢轨中任一钢轨与夹板之间电压值均不为0V时,说明两侧钢轨与夹板之间全部连通导电,认定绝缘失效。

8.4.3测量电压值后,再测量两钢轨与夹板之间电阻值,确定胶接(冻结)绝缘接头的实际绝缘性能。考虑单破故障时在检测电压的前提下,再检测电阻并进行分析。单破故障检测电阻时,禁止检测与夹板有电压一侧的钢轨与夹板之间的电阻,只能检测与夹板没有电压一侧的钢轨与夹板之间的电阻,其值应为0Ω。单破故障,必须加强检测,并由检查监控车间通知线路保养车间配合电务部门进行联合检查并确认,采取措施及时进行处理。

9、作业安全

9.1上道前,工班长必须根据当天的作业环境、地点的不同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预想活动,同时,必须提前书面通知电务部门配合。

9.2作业时必须封锁要点并登记《运统-46》,值班员签点后方可作业。

9.3根据施工行车条件,工地防护按《安规》第2.2.7条~第2.2.11条的规定对应选择防护办法。

9.4邻线来车下道避车,严格按照《安规》第3.2.3条规定执行。

9.5上道前对机具进行检查,严禁带病上道作业。在无缝线路区段必须严格执行轨温作业条件。

9.6胶接绝缘接头上道前,必须经电务部门测试,工电双方登记签认。

9.7使用撬棍拨移钢轨时,必须统一号令,严防碰手碰脚。

9.8作业后必须严格落实回检制度,确认达到放行列车条件、工完料净、红牌撤出后,方准离开工地。

9.9职工上岗必须按规定着装、佩带标志,上岗时必须按规定佩戴劳动保护用品,作业中正确使用。所有人员进入封闭栅栏必须穿黄色反光防护服,上线路作业严禁衣帽遮耳。

9.10驻站联络员和防护员必须由段教育部门培训、经考试合格发证的人员担当,必须先防护后上道,严禁不设防护上道作业和防护未设好上道作业。驻站联络员、防护员和现场负责人之间必须保持联系,一旦联系中断,人员和机具必须撤到安全距离以外。

9.11下道避车必须坚持集体在本线一侧路肩下道,禁止在邻线上、两线间或跨越邻线避车。

10.作业控制

10.1全体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作业程序、作业标准进行作业,确保胶接绝缘接头质量。

10.1.1新夹板内侧要用砂布打磨并用干净的棉纱擦净,不得有灰尘和油污附着。检查接头两端的螺栓孔眼距及位置是否正确,眼孔误差要在规定范围之内,接头螺栓孔和轨端必须倒棱。夹板在抹胶前要和接头螺栓一起在接头上进行试穿,试穿必须顺畅无阻隔。

10.1.2胶结时要迅速调好胶并均匀涂抹在夹板内侧,在规定时间内上好接头夹板,用音响扳手拧紧接头螺栓,每条螺栓的扭力矩必须达到1100N以上,接头错牙要进行打磨平顺,接头处不得有空暗吊现象。

10.1.3接头扣件不得存在“三道缝”,扣板、弹跳不得贴靠夹板,轨下胶垫不得缺少。接头胶结后要及时经过电务部门检测,确认阻值合格。

10.2当天作业完毕,由工长或班长组织作业人员对作业质量进行回检,要求达到作业质量及技术标准。

10.3由工长或班长据实填写《工区工作日志》、《记名修作业记录》及其它相关台帐,并对作业人员的安全、质量状况实施追踪考核。

11.考核

执行郑州桥工段《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按有关考核标准进行考评、奖惩。

12.说明

本标准由郑州桥工段企管办、线路技术科、安调科、质检科起草并负责解释。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