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安全防范预警实施方案
2025-09-26 04:12:48 责编:小OO
文档
安全防范预警实施方案

为了有效应急处置国税系统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火灾、群体性活动安全事故、房屋倒塌、自然灾害以及战争、恐怖等),保障干部职工及财产安全,减少损失,维护稳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成与职责

1、成立领导小组

成立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局担任,成员由办公室、人教科、财务室、监察室负责人组成。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居安思危,及时准确地掌握系统内的安全状况及动态,提出预防控制突发事件的对策和措施;在县局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保证各项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办公室全面负责安全方面的日常工作事宜。

二、临时现场指挥部一旦出现火灾、群体性活动安全、房屋倒塌、自然灾害以及战争、恐怖等紧急情况后,主要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应迅速到达现场及相关的工作岗位,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应迅速组成临时现场指挥部,组织、安排全体干部职工开展抢救、自救和疏散工作,与有关部门配合开展抢救及现场处置工作。

三、应急预案

(一)、办公场所内发生火灾漏电、房屋倒塌等紧急情况预案

1、切断各楼层电源。

2、发生火警,先以灭火器扑灭;火势蔓延,急打“119”;房屋倒塌且有人员被埋入,急打“110”,并有组织地进行抢救。

3、迅速向有关部门及负责人报告。

4、开通全部安全通道,县局领导、各单位负责人、门卫组织人员有序撤至安全地带,并组织干部职工救火救灾。

5、配合消防、医院等单位,做好自救工作。

6、尽可能保护现场,做好涉及本案的有关证人证词记录。

(二)外部不法人员进入院内实施暴力或抢劫事件应急预案。

1、来人履行登记手续,强行闯入,门卫应力加阻止,不得放行。

2、来人已强行闯入院内,门卫追赶不及,应立即电话通知办公室部门领导,及时将闯入者查清逐出。

3、发现不法分子袭扰、行凶、行窃、斗殴、抢劫、劫持人质、放火、破坏公私财物等,应立即采取下列处置方法。

①迅速报警(110)

②迅速报告县局领导。

③对歹徒进行劝阻或制服,保护在场人员安全。

④为防不法分子逃跑,在制止、制服其前应关闭院门。

⑤立即将受伤人员送入附近医院进行救治。

4、记录不法分子的体貌特征和其他犯罪情节,收集不法分子施暴凶器,保护好案发现场。

5、组织力量,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工作。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

    当社会上出现流行病疫(如“非典”、“流感”、“甲肝”等),凡出现与该病相似的症状时,各单位负责人要马上报告县局,并及时有关部门联系,一经确诊为传染性流行病或疑似传染病,立即采取下列应急措施:

1、迅速如实报告有关部门及疾控中心。

2、对该所在单位及办公室、有关公共场所进行严格的消毒和隔离。

3、坚决杜绝染病人员带病来单位,必须经医院出具诊断证明已康复并不再存在传染危害后方准来单位上班。

4、在有关部门指导下,采取一系列防范及保护措施。

(四)其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发生其他突发事件(群体性活动安全事故、自然灾害等),县局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和全体干部职工应迅速到达现场及相当的工作岗位,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应迅速组成临时现场指挥部,组织、安排全体教职员工开展抢救、自救和疏散工作,与有关部门配合开展抢救及现场处置工作。具体应急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上述预案。

四、报告与响应

1、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活动组织者或第一个接警者或首位发现突发事件的人员,为该案的第一责任人。第一责任人要以单位利益、群众利益为重,无条件地承担组织、指挥、抢救、控险等报警任务,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及时做好组织、抢救和报告工作,若接警后拖延、推委等,一律视为玩忽职守、失职或渎职。县局视失职情况追究失职者的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严肃的行政处分,直到追究刑事责任。

2、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全体干部职工要树立主人翁意识,要把抢救、保护生命安全视为第一要务,站好岗,值好班,不得临阵退怯,更不得采取事不关已的回避脱逃手段,否则,将视作严重违反《公务员法》,给予降级、撤职、解聘、待岗等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行政处分、直到追究刑事责任。各单位领导应身先士卒,坚守岗位,最后撤离。

3、在出现突发事件后,单位负责人要以最快的速度向县局报告。当事人(第一报告者或知情者)在应急领导小组负责人的召集下,在事发2小时内,认真、仔细、如实地填写突发事件有关表格,以备查用。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信息情报与应急机制建设。要树立和强化信息情报工作意识,充分认识信息情报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情报工作在高校安全保卫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信息情报作为重要的资源,已被广泛认同,有针对性地及时采集,特别是整理、加工信息,对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宏观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集中精力,加强研究,勤于实践,勇于探索,善于总结,不断创新和完善。要学会从头绪繁多、任务繁重的工作中抽出时间,以时不我待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意识,脚踏实地地学习高校安全保卫工作信息化,聚精会神地研究高校安全保卫工作信息化建设,一心一意地搞好高校安全保卫工作信息化建设,在全面衡量、统筹分配的前提下,重点保障信息化建设。在集中资源时应形成整体性、突出针对性、体现策略性、讲求实效性,以形成整体合力和综合优势。在推动高校安全保卫工作信息化建设时,应针对现状,找准发展过渡的关节点,把它做好、做实。要充分利用自己有限的资源,在局部形成优势,产生突破。要重视和加强情报信息网络建设,多渠道、多层次地及时收集各类情报信息,了解和掌握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倾向性、苗头性和深层次的预警情报信息;要树立共享意识,努力提高信息情报研究工作的效益。要加快改变目前高校各部门各单位信息情报相互封闭的状况,建立普遍、紧密的信息链路,有效实现各信息情报单元、要素间高质量的互联、互通和互动,以确保信息有序、合理、快速流动,实现信息流动“横向一体、纵向贯通”的目标,使高校安全信息情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达到信息情报资源共享。要不断提高信息情报研究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探讨新的研究方式和方法,及时吸收其他有关学科的一些研究方法,努力提高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研究能力。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