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免费下载】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分析
2025-09-26 04:15:24 责编:小OO
文档
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分析

一、基本资料:

丫丫,女,17岁,1米56,高二学生就读于某高级中学,爱好英语,沉溺于网络游戏。

二、背景资料:

丫丫父亲为国企工作人员,母亲是名主管,家境良好。目前丫丫跟爸爸和妈妈一起生活。家里有房有车,住在算是一个高档社区,家里比较奢侈。

三、主要问题:

1)自身问题:学习兴趣不高,成绩不好,老想着玩游戏,而且经常通宵达旦得玩游戏。丫丫家庭优越,父母宠溺,自我要求低,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游戏上。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做事懒散。比较专注于自我感受,会谈些自己感兴趣以及自己擅长的东西,其余时间总是不说话。

2)家庭问题:望女成凤,期待和现实产生的差距让父母有所失望,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导致对丫丫的态度阴晴不定。父亲平时忙于工作,回家后看到案主玩电脑,经常对丫丫冷暴力,严重则打骂。母亲比较宠溺丫丫,只是希望丫丫要认真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对丫丫期待很高。

3)社会问题:与外界社会接触少,人际交往面不大,有基本的待人接物的礼仪,但相对人情世故和换位思考缺乏,经常独来独往,表现出高傲的样子。

四、问题分析

1)家庭层面

家境优越,没有生活压力。,父母给予丫丫的总是最好的,有求必应。家里比较奢侈,没有节约意识。

经济条件好,没有意愿通过各种渠道去改变现状过得更好。

2)社区层面

丫丫所住的小区居民之间沟通很少,邻里之间很少往来丫丫就读的学校离家比较远,同学也都是放学后各自回家,因此回家后没有同学可以沟通。

3)社会层面

该家庭跟主流社会一样,存在着这样一种价值观:认为学习成绩是衡量一个孩子有无前途的唯一标准,同时以子女的成就来断定自己的成败;

4)优势视角下案主的能力/优势:

1、心态平和。重新认识和看待学习的问题,学习并不是光光成绩,更多的是一种能力和兴趣。

2、他其实也是一个守规矩的孩子,一般不做违反纪律的事情。

3、有意愿与家人保持一种很亲密的关系,比如丫丫看到妈妈做家务,会和妈妈聊天。

4、很聪明,会求助他人,英语成绩不错。

6)家庭系统的弹性

1.对于丫丫来讲,在学习成绩高低成为将来是否成功的大环境下,她会感到失落。她希望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兴趣爱好变成将来的事业。

2.对于家长来讲,会把一些自己办不到或者很难办的事情寄希望社工或者心理医生帮他做到,比如让丫丫扬起理想的风帆,爱上学习,

五、工作计划

  总目标:协助案主找到学习的乐趣、增加和外界的接触交往、处理好和家人的关系(之前安排案主参加小组活动,培养案主与工作者之间的信任感。)

  1)建立专业关系,了解案主基本生活状况,劝说案主改正一些小的生活坏习惯,提倡适度游戏,多多开发自己的兴趣爱好。

2)对案主行为的改进表示赞赏,鼓励案主进一步改进;会谈的中心集中在启发案主找寻学习的意义

3)与案主的父母会谈,协助案主父母找到对待案主态度不一的原因,教授一些亲子沟通的方法;鼓励父母多倾听、帮助案主走出生活的困境。并通过一系列实际案例,改变案主父母的惯性思维,学习成绩并不是一切,学习能力才是家长培养的孩子的方向。

4)与案主会谈,赞扬案主的改变;向案主提供他感兴趣的话题、活动,鼓励其多与外面接触;告诉案主其父母的改变,鼓励案主改善亲子关系。

5)几次会谈的成果,赞扬案主和案主父母的变化,结案。

 6)估方式:效果评估

  七、服务实施

  个案工作开展前:动员案主参加了两次小组活动。最初,案主对社工非常排斥,社工用自己的真诚取得了案主的信任。

1)首次面谈时,社工发现案主长期沉溺于游戏,黑眼圈很深,精神状态很差,经常表现出精神萎靡、有气无力。了解得知,他之所以经常玩游戏。是因为在游戏中没有学习的困扰,没有父母的碎烦,并且闯关游戏有成就感,排挤自己的无聊和空虚。社工就劝说案主玩游戏未尝不可,但要有节制,经常性通宵达旦打游戏,一方面对身体有害,另一方面沉溺于虚拟世界,自己的眼界,缺少交流。现在年纪还小,应利用现有的美好时光去参加社团活动,为今后寻找工作打好基础。案主听了社工的一番话以后,低头沉思不语,社工就请案主再仔细考虑。

  2)社工发现案主黑眼圈减轻,人看上去也比较精神了,社工首先对他的做法表示了肯定。社工询问案主关于参加社区活动是否考虑过,案主说:“我都没有朋友,在陌生环境,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案主表示对社区活动不感兴趣。社工就问案主:“现在你生活的环境是在家里和学校里,相对比较单一,但是以后你会怎么样在社会上立足,因此多多参加社区活动,多接触接触社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案主随口说了一句:“以后就以后再说哦,我爸妈会帮我安排好的。”社工又问案主:“你父母的确可以帮你找到一个体面的工作,但是你是否能应对这样的工作,有复杂的人际关系,需要超强的能力,”案主继续发问:“那我要自己开自己喜欢的公司,我有的是钱”社工又问:“你的兴趣爱好什么?有这方面的专业技能和最新资讯吗?”案主不语,社工又开导他,如今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要在社会上生存下去,要建立强有力的交际网络。案主点了点头。社工就趁热打铁,询问他:“今后你最有兴趣的事情是什么?”案主想了想说:“我对英语很有兴趣,其实我挺想当个翻译的?”社工回答:“那可以参加社区组织的英语口语兴趣班。”

3)社工与案主父母开展了一次面谈。父亲诉说,女儿现在长大了,变得越来越不听话了,平时对我也是爱理不理的。社工就劝说父亲,可以尝试转变与女儿的交流方法,不要一味地进行训斥,要以平等的态度跟他交流,听取女儿的想法和意见。同时又跟父亲说,实际上家长是孩子的老师,家长的行为对孩子影响很大,父亲可以减少工作上的事情,把部分精力投入到家庭中去。同时案主母亲和社工反映希望案主重新燃起学习的欲望,不要沉溺于游戏,对未来有一定的规划。社工

4)社工向案主提供了免费兴趣班的学员登记表,案主参加英语口语兴趣班报名。社工与案主开展进一步的交流,了解到案主最近通宵玩电脑次数在减少。父亲对他的态度也改变了,跟他讲话时不是一味训斥。社工对案主的近期表现给予了鼓励和支持,同时社工也向案主提出,要尊重父母亲,主动关心父母亲,同时也要向父母亲学习,改变目前的现状。多与朋友的来往,养成正常的生活规律,在家里帮助母亲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案主对社工的建议表示接受。对案主行为的改进表示赞赏,鼓励案主进一步改进;会谈的中心集中在启发案主找寻学习的意义

八、服务成效

1)成效评估:本次服务计划综合考虑到案主的心理需求及其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采用了社会心理疗法、家庭疗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介入个案,除了社工与案主的直接面对面的个案访谈治疗外,还将案主的家庭、社区资源等整合到案主的治疗中,从而为她的身心康复尽可能全方位的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这有助于案主缓解和摆脱内心的焦虑和孤独,尽早恢复和提高人际沟通能力。除此之外,本次服务计划所需要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较少,成本低,同时能够积极争取到案主父母及其社区资源的配合与支持,这使得该治疗方案的实施具有可行性,而且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2)自我评估:社工在整个活动中,始终以积极的、平等的态

度对待案主,严格遵守社会工作者的各项基本职业道德准则;同时,合理运用个案工作技巧,包括交流技巧、解决问题技巧、改变行为技巧,利用倾听、引导、反馈、总结、打断等沟通技巧,巧妙而又灵活的处理好工作员与案主及其家庭成员的关系;注重整合各种资源如案主父母及社区资源等积极引导案主内心压抑的正常宣泄,为案主的心理康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3)不足:在开展个案访谈的工程中,工作员容易受案主的情感

所左右,很难与案主维持中立的专业关系及工作员自身应有的权威,致使案主对工作员产生一定的心理依赖感,这不利于案主的自主;工作员开展的个案工作受时间、精力等方面的,无法在短期内对案主及其家庭形成一个全面、完整的了解,因而可能会导致错误的问题诊断和一些不利案主恢复的疏漏;而且,由于受服务时间的,对案主开展的个案辅导治疗效果可能不会持续很久,案主的问题可能还会出现反弹,这是工作员无法掌控的。

七. 个案反思与总结

在开展个案工作过程中,为保证服务计划的顺利开展,社工与案主要始终保持中立的专业关系,特别是要注意适当的运用“同感”的方法去体会和理解案主的感受,不能为案主的情感所左右而偏离了服务治疗的初衷;而且,尽量避免对案主的问题作自我的价值判断,以免加剧案主内心不安而使会谈过早的终止。

与此同时,工作员应本着平等的、真诚的态度,以一种探讨、协商的口吻和案主进行访谈,这样有利于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从而帮助案主提升对问题的自决能力。针对案主的不成熟,社工要投其所好,根据案主的喜好进入他的生活,再慢慢去引导他。工作员要时时关注案主的心理变化,尽快获得案主信任,巩固彼此之间的关系。

此外,社工应该学会让案主剖析自己,让他亲自去面对一定的现实,培养其面对现实的能力,学会在遇到挫折时从多角度出发去思考,学会向外界求助,学会正确、客观而理性的分析问题的实质,从而提高他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促进其健康成长。

当然,社工需要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面谈案主父母,摈弃传统观念,从全新的角度看待成功;联系社区活动,鼓励案主参加兴趣班,培养兴趣爱好,广交朋友,以积极开朗的状态面对学习。

最后,值得强调的是,作为社工人员自己必须有预见性的准备,要有能力引导案主的讲话,学会灵活运用各种沟通技巧开展访谈,而不能毫无目的的进行会谈,这就需要我们社工要事前充分准备好谈话的主题和需要信息,我觉得这是对我们社工开展个案的最基本的要求。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