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风险评估
2025-09-26 04:16:57 责编:小OO
文档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风险评估

作者:***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21期

        摘要: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科学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进行风险评估需要的是对相关信息的搜集和分析,采取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技术,形成准确的风险预测信息,继而确定应对策略,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信息搜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2

        任何一个企业在发展中都会面临外部环境、内部管理因素等许多不同的风险。企业风险评估,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因素。由我国财政部会同、审计署、银监会、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企业的风险控制有了较为准确的规定。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以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企业风险控制的根本是对内部环境、经营状况的控制,而在控制前的风险评估《基本规范》中单辟一章进行了规定。由此可以看出风险评估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中现状如何?怎样进行风险评估呢?

        一、我国企业风险评估的现状分析

        内部控制最先起源与国外的企业管理,后期随着我国加入世贸后逐渐与世界接轨,内部控制的理论正是建立。尤其是随着一些企业因为内部控制出现问题而影响企业发展甚至倒闭的现象频频出现,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家层面也相继出台规避风险。企业内部的风险评估意识逐渐增强,成为我国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一些规模较大的、上市的公司对内部风险评估和控制很重视,一些小型的民营企业在这方面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意识到企业的风险控制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多严重的影响。因此一些企业内部没有设立专门的内部风险控制机构,还有的将内部控制归属在企业的财务部门管理,导致企业内部的控制失去力度,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如此风险的评估和风险的控制都不会有效果。风险控制还可以保证企业经营的合法性,不使企业出现违反法律规定的运作。

        二、对企业风险评估重要性的认识

        在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来自外部和内部的风险,做好企业内部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想发展和壮大,就要注重企业的内部控制,重视企业内部的风险评估。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企业的发展时刻面临风险,这就需要企业将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控的范围内。做到事先的企业风险评估,才可以完成企业的内部风险控制。企业作为市场的基本经济单位,随时都在经受着风险的考验,尤其是发达的经济环境,其风险性也越大。我国早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企业的发展和生存环境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其内部所蕴含的风险因素也逐渐加大。经济的发展成熟和市场开放程度的加大,我国企业应该把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并且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和措施,防范市场经济的风险影响。企业还应该将风险概念作为企业关注和管理的焦点并逐步进入内部控制的范围。将风险评估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内容予以重视。控制的前提是识别潜在的风险和已经发生的风险,有预见性的进行控制,这种识别和遇见既是企业控制的风险评估。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把风险评估作为一项基础要素归属于企业的控制内容中。如果企业没有一个有力度的内部控制机制,那么在企业的运转中还会就会出现不可预知的风险,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和壮大。纵观我国民营企业的生命周期一般在5年,倒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缺乏内部控制。而很多成功的企业发展也得力于内部的风险管理和控制。

        三、强化企业风险评估工作的措施

        鉴于企业风险评估工作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重要性,企业有必须把风险评估摆在内部控制和管理工作的重要位置。在企业的管理层面将内部风险评估及内部控制,提到仪式日程。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根据企业的发展方向,制定企业风险评估的管理目标,保证企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

        1.确定企业风险管理目标

        企业风险评估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首先是对企业风险管理方面要有目标。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将会面临什么样的风险,将会有什么样的因素影响企业的发展,对于一些不确定因素的预见性,构成了企业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的目标。上文已经阐述了企业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之间的风险因素进行确定,并及时制定相关的予以应对。企业的风险评估要实现全面管理,就是科学制定风险控制的策略和措施,建构一个目标明确的风险控制体系。在明确的目标指引下,强化风险预测机制,优化企业内部的信息网络建构,高效实施风险评估。

        每一个企业在发展中都给自己制定了明确的目标,企业的发展目标是企业经营宗旨的具象化指标。这个目标包括企业管理的所有内容,也是各项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所在。风险预控,是围绕企业发展目标而决定的,企业的决策层首先要制定企业的发展目标,然后有各个部门对预定的发展目标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企业在设定自己的发展目标时,要召开职工大会,与全体员工沟通好,让员工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为之努力的方向。在明确目标后就可以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预定风险控制的目标,是控制措施的战略计划。只有明确企业发展的目标之后,才可以预定风险控制的目标。对企业的风险控制目标,是围绕企业的管理目标而确定的,因此目标的确定要具体和有针对性,力求具有实效性。内部控制部门和企业的高层都要参与内部控制,积极制定内部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提高风险的预警能力。

        2.风险信息的搜集和分析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重要信息可以影响企业的发展。进行风险评估需要的是对相关信息的搜集和分析。尤其是财务部门的信息搜集,对风险的预警非常重要。实施企业内部的风险评估应该搜集负债、或有负债、负债率、偿债能力、资金的现金流、应收账款及其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资金周转率、付账款及其占购货额的比重等等信息。都是财务部门所应该掌握的信息。对这些信息的搜集和分析,从中发现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风险因素。特别是企业在营运中所需要的成本、营销等费用信息,加之现金管理的信息,每一个环节的细节都应该掌握,通过掌握进行分析。

        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是具体在市场这个大环境中的,风险评估的信息搜集还应该包括产品的价格是市场需求的信息,企业的生产是否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是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以及价格变化。企业在市场中的销售渠道、主要的客户及供应商的一些基本信息。同行业中的竞争者信息,同行业的潜在竞争者信息,包括他们的主要产品。在企业的经营中,面对市场等具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风险评估还要搜集产品的市场开发、产品的市场营销策略信息。企业文化建设及管理效能,人力资源的信息搜集和掌握,产品 的质量、安全、环保等信息,经营中哪些环节容易发生错误,产生错误的原因是什么,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了纠正。员工的道德建设及企业进行风险控制的能力。风险评估对搜集上来的信息要进行筛查、整理和分析,通过比较和分类,从中进行风险潜在性的预警,及时通报企业的高层管理者,预防和纠正将要产生的风险。

        3.进行科学的企业风险评价

        企业风险评价的控制措施主要体现在企业对于重要事项面临的重要风险可能带来的重大影响的预测,对已经发生的风险及时采取风险应对策略,都是风险评估的评价范畴。在进行风险评估中,要采取定量和定性结合的分析技术,形成准确的风险预测信息,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企业根据风险分析结果,合理选择应对策略,在选择风险应对策略时需要关注:通过风险分析了解风险的重要性水平,针对不同的风险级次分别选择应对策略;必须能将企业的剩余风险控制在企业的风险承受度以内;风险应对策略的选择必须在技术和资源上具有可行性;风险应对策略的选择必须权衡成本与效益;风险应对策略的选择应该考虑不同岗位人员的风险偏好,避免出现因个人风险偏好给企业整体战略和经营带来损失。

        对战略、财务、运营和法律风险等因素,企业在管理中可采取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风险承受等措施,制定科学有效的方法,建立一套完整的防范体系,及时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使企业的运行健康稳定。

        企业的风险评估是一种长期的重复性的工作,作为企业的风险管理机构,要坚持远瞩、高屋建瓴、未雨绸缪的原则,对企业在经营中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科学整理和定量分析搜集上来的数据信息,合理采取应对策略。在各种信息和各个细节中寻找可能给企业发展带来影响的风险因素,予以确认并进行适当的处置,为企业的高层决策提供最新的、最准的、最有科学性的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许婷婷.浅议中小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建设[J].企业导报,2012(02).

        [2]赵红英.论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J].财会通讯,2011(25).

        [3]李红.内部控制审计发展历程与现实意义[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06).

        [4]陈志广.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效率问题探讨[J].当代经济,2012(17).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