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中国眼镜市场概述
2025-09-26 04:33:43 责编:小OO
文档
中国眼镜市场概述

市场总量:

全国近3亿人口配戴眼镜,按每三年更新计算,每年眼镜销售总量为1亿副,按平均单价160元计算,加上太阳镜的消费,眼镜零售市场总额约为200亿。并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增长。

眼镜店:

中国目前拥有一定规模的眼镜店30000个以上,不包括一些设在商场内的眼镜专柜以及年销售额低于10万元人民币的个体经营者。

眼镜店的分布:

眼镜店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内陆部分中心城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北京等地眼镜零售业最为发达,表现为店铺数量多,销售总额高,销售单价高。此外,大型眼镜连锁店主要分布在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省会城市(哈尔滨、沈阳、武汉、成都、南京、广州等)以及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深圳、大连、厦门等)。

眼镜零售企业种类及市场份额

类型数量市场份额
国有企业5%

10%

外资企业5%

10%

私营企业88%

75%

医院配镜中心2%

5%

合计100%

100%

类型年销售额数量
大型眼镜企业3000万元以上

50家(店铺数量1000个)

中型眼镜企业1000万至3000万

200家(店铺数量1500个)

小型眼镜企业1000万以下

―――
产品份额:

在眼镜零售消费中,不同产品的份额

框架眼镜(镜框及镜片)    65%

眼镜及护理产品        25%

太阳镜                        10%

镜架:

1.目前中国市场眼镜镜架以国产镜架为主,进口产品的销售数量不足总量的5%,金额大约在10%左右(进口产品的价格较高)。

2.经济发达地区,镜架的平均销售单价为250~300,经济欠发达地区,镜架的平均售价为150~250。

3.一般眼镜零售企业眼镜镜架的成本分析

镜架售价销售成本
100元以下

≤20%

100~600元

≤25%

600~1500元

≤35%

1500元以上

≤45%

4.顾客对镜架的款式极为重视,对品质要求亦非常苛刻。一般,一副镜架的使用使用在2~3年,如果在此期间出现电镀严重褪色、断裂(脱焊)等问题,会引发顾客投诉。一般,店铺承诺顾客半年至一年的质保。

5.目前,全国市场都以小框型镜架为主,尺寸在48~52之间,但中老年顾客和一些、商务人士或者内陆地区的消费者对大型镜框仍有需求,尺寸在56~58之间。镜架色泽以金色、色和银色为主,彩色镜框也开始占到一定比例,尤其是150至500元的中档镜框,彩色镜架的销售占50%。

6.钛镜架日益受到消费者欢迎,包括β-titan镜架。售价在400~1500元之间的纯钛镜架和β-titan镜架极为畅销。

7.目前国内镜架供应商包括:进口品牌代理商、自行定牌生产并销售的批发商、直接销售的生产商。大型连锁店开始向一些工厂定牌生产部分低价位镜架。在品牌方面,除了国际知名品牌之外,国内并没有非常知名的品牌,在不同的地区,有受欢迎程度不同品牌。

镜片:

1.国内市场树脂镜片的销售份额接近80%,在经济发达地区达到90%。其中最受欢迎的是1.50加硬镜片、1.56加膜镜片和1.56抗辐射镜片。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如上海、北京、深圳等地1.60折射率的镜片销路亦很好。

2.国内消费者对镜片的要求主要是外观薄和镜片表面耐磨,同时对品牌也有一定选择,对其他方面要求极低。镜片的平均售价为200元左右,经济发达地区达300元。

3.玻璃镜片仍受到部分中老年顾客、内陆地区低消费能力顾客以及高度近视顾客的青睐,产品集中在1.523白片和1.70加膜镜片,但数量正在逐渐降低。

4.一般眼镜零售企业镜片销售利润分析:

镜片售价销售成本
玻璃镜片≤20%

国内品牌树脂镜片≤20%

国外品牌树脂镜片≤35%

车房镜片≤50%

5.由于国内树脂镜片工厂的产量大于市场需求,因而近年树脂镜片的供应价格也持续下降,零售价格也因此下降。市场上1.56加膜镜片的最低供应价格低于15元,零售价格则为40至60元。

6.国内镜片品牌包括两大类,国际品牌以及国内企业自创的品牌。其中国际品牌以豪雅和依视路为主,在市场上有极高的知名度,销售份额占市场总量10%。其余如SOLA、AO、NIKON、SEIKO等品牌仅在部分地区销售,ZISS等品牌销量极低。

眼镜:

1.国内没有对验配眼镜的企业资质进行严格规定,一般眼镜零售企业都可以销售眼镜。部分地区要求企业办理眼镜经营许可证。

2.眼镜的主要消费群体为20~35岁女性,主要为美观、方便和职业需求。

3.眼镜市场传统型和抛弃型的比例接近2:1。抛弃型以6个月更换和1个月更换较受欢迎。在经济发达地区,抛弃型的销售比例占眼镜总销量的50%。

4.眼镜品牌以博士伦为主,海昌、卫康、强生等品牌则次之。博士伦透过多年以来市场广泛宣传,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一定的地位,并且产品的形象和品质也得到消费者认可。

5.一般零售企业眼镜销售利润分析:

眼镜品牌销售成本
博士伦、强生≤60%

卫康、海昌、视康≤50%

其他品牌≤35%

太阳镜:

1.太阳镜的销售主要集中于大型商场的太阳镜专柜,其销售数量和眼镜专业店接近。

2.国内消费者对太阳镜的需求并不强烈,只有一些中高收入人群和一些户外工作者配戴。

3.太阳镜仍以低价格的产品最受欢迎,平均价格在100元左右。专业店销售的太阳镜平均价格为150~200元。

4.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内陆地区的中心城市,国际品牌太阳镜销量正在逐年增加,北方市场对此类产品的需求大于南方,珠江三角洲地区高级太阳镜的消费大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例外)。

5.不同地区知名品牌不同,但消费者仍以款式为主导,同时也考虑品牌知名度,GUCCI、POSTE、POLICE、CD、VERSACE、RAYBAN品牌较受欢迎。

6.以装饰为主的顾客偏爱浅色太阳镜、以职业(驾车)为主的顾客偏爱深色。

产品标准:

中国对眼镜产品制定了严格的产品标准,包括镜架、镜片、树脂镜片、装配眼镜的国家标准以及眼镜的销售许可制度,在国内销售的产品必须通过上述标准或获得相应的许可方可销售。此项工作由各个地区的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监督。

管理:

    眼镜零售企业受到多方面部门的管理。

部门管理范围
质量技术监督局产品质量、设备准确度
工商局合法经营、广告
税务局合法纳税
劳动局合法佣工
城市监管门店形象
眼镜协会:

中国眼镜协会隶属轻工业部,原先为中国眼镜生产企业的行业协会组织,现在也开始大量接纳零售企业入会。该协会主要负责主办每年两届眼镜展会,除此以外,对行业企业并无实际帮助。

各个地方都分别建立地方性的眼镜协会,一般隶属于工商联,以当地的眼镜生产企业和零售企业为主,其主要职能是行业内部协调。

生产许可证:

    2004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要求眼镜零售企业办理生产经营许可证,至2005年,无证企业将不得继续经营。该许可证对企业拥有的设备数量、专业人员数量、质量管理和服务提出一定的要求。

专业人员资质

过去,的眼镜行业从业人员的资质并无严格的规定,验光师、加工技师并不需要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近年,消费者和零售企业开始重视这项工作,并向不同的部门申办专业人员资格证书。但由于管理混乱,颁发资格证书的部门较多,资格证书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受到业内人士质疑。直至目前,还未出台相关法律,要求验光人员必须为持有相关资格证书的人员,预计2006年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地区性眼镜市场

上海

1.上海眼镜市场零售总额超过10亿元,占全国市场的5%。

2.上海眼镜零售市场为部分大型连锁企业所垄断,包括上海红星眼镜(隶属于上海益民集团)、美式眼镜(隶属于泰兴集团)、茂昌吴良材眼镜(隶属上海三联集团)、巴黎三城(隶属日本巴黎三城)、现代眼镜(隶属上海卫康眼镜公司)。上述眼镜公司年销售总额均在6000万以上,红星、美式、三联、巴黎三城都突破一亿。

3.上海眼镜企业较早开始向上海以外地区扩张,其中巴黎三城以直营的方式、红星眼镜和吴良材眼镜以特许经营的方式分别在浙江、江苏、山东、辽宁、北京等地开设分店。红星眼镜和吴良材眼镜分店(加盟店)数量均超过100家。

4.上海地区眼镜消费较为活跃,眼镜更换频率为18个月至36个月,平均单价为500~600元,品牌太阳镜也有很大的市场。

5.上海的眼镜消费集中在部分商业中心,近年也开始向居民集中的社区分流。

6.上海眼镜市场的价格竞争较为激烈,销售利润较低,但店铺租金极高,单位平米的年租金为1~2万元人民币。

7.上海的眼镜零售企业主要依靠整体实力竞争,争夺商业位置、大量投入广告,店铺面积均在150至200平米以上。

8.上海消费者非常重视镜片品牌和品质。

北京

1.北京眼镜零售市场总额在6至7亿元。

2.北京眼镜市场除了主要大型连锁店之外,一些规模较小的眼镜零售企业也有生存的空间。其中北京大明(隶属于北京钟表眼镜公司)、雪亮眼镜(私营企业)为北京规模最大的连锁企业。大明的年销售额超过1亿。此外,北京本土的锋豪眼镜、雅视眼镜(隶属雅视集团)和外埠进入的宝岛眼镜、红星眼镜均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3.北京的商业中心较为分散,眼镜市场也因此分散,一些区域性的中型眼镜零售企业在其所在区域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

4.北京眼镜市场的销售利润较高,商业租金因地段不同而相差较大,商业中心的租金和上海相同,一些次商业中心及社区里的眼镜店,租金为每平米3000至6000不等。

5.北京人的销售中炫耀和攀比的成分很高,对一些国际品牌眼镜有着特殊的爱好。北京消费者较为重视镜架品牌。

广州

1.广东是中国眼镜主要的生产基地,而广州人从来对眼镜款式更换较快,所以广州眼镜市场也是国内较为活跃的地区。

2.广州眼镜市场总额在3亿元左右。

3.广州人眼镜更换周期为12个月至18个月,由于靠近眼镜生产基地,广州人除了购买国际品牌眼镜之外,对普通眼镜的销售非常理智,仅要求款式时髦配戴舒适,对品质并无很高要求,平均单价为300元左右。

4.广州眼镜市场的主力包括东方眼镜、明廊眼镜、大众眼镜和中山医院配镜中心。

5.广州的眼镜零售企业一般规模较小,经营面积在60至100平米之间。除了国际知名品牌之外,广州眼镜企业并不强调产品品牌。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