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09秋行政管理专科社会调查报告
2025-09-26 04:32:36 责编:小OO
文档
调查题目:农民工学习需求调查报告

  

班级:09秋行政管理专科

姓名: 

学号: 

 农民工学习需求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时间与对象

调查时间:2011年10月5日至2011年11月1日

调查对象: 

三、调查方法

访谈法

四、调查结果分析

农民工,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对农民工在收入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农民工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认知度进行调查,我们从工资收入、子女教育、自身学习需求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分析研究。农民工收入低且在其他应享有的基本待遇上仍没有得到公正的对待,普遍忍受着没有福利和保险、没有休假、长期超时工作以及没有加班补贴的待遇。我们希望对农民工问题不只是关注,而是更多地通过社会各界的努力来改善农民工的现状。

1.农民工收入普遍偏低

收入不高是新生代农民工实现社会融合的一个重要障碍。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工资收入比较低,生活质量比较差,居住、医疗条件得不到保障,休闲方式比较单调,劳动技能普遍偏低,子女教育问题比较突出。据调查,进城务工农民的收入,普遍比在家务农收入高出很多,外出务工是其家庭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许多农民工在城里工作生活,除了维持日常开支外,其余的基本上寄(带)钱回家乡,成为留守孩子、老人的基本生活来源。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收入较低的原因,我认为,一是农村教育质量欠佳,使其技能储备严重不足;二是职业教育发展滞后,各类培训效果欠佳;三是他们工作流动频繁。

2.农民工对社会保障制度不够重视

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新生代农民工中,有53.31%的人未办理过养老保险,分别有46.42%、44.30%、79.53%和79.91%的人未办理过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在待业期间,71.44%的人没有得到失业救助,也无法享受到基于居民户籍的最低生活保障等非缴费性的社会救助。

我认为,这导致新生代农民工看病、养老负担加重,一旦失业便失去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从而形成“候鸟式迁徙”,也阻碍了他们在城市中的安居乐业、融入社会。

3.农民工子女教育难

农民工子女教育难,现行户籍制度与人口流动需求不相适应、不够协调,导致了农民工子女就地接受教育需要支付高昂的借读费和赞助费,农民工子女就学都只能选择价格稍低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弱,流动性大,办学合法化问题很难解决。

4.农民工学习的需求是很大,但条件有限

经过调查,由于他们来自落后的农村,一没学历二没技术,只能胜任普通操作工这类的工作。虽然也曾考虑通过短期培训进行充电,学习电脑、会计等方面的知识,他们相信,只有这样他们的明天才会更好,但大都由于家庭条件不允许,只好放弃。现在只能好好工作,多赚点钱,供给家里的弟弟妹妹儿女们上大学,不再步他们的后尘。

有的虽然从开始的销售员做到事业管理者,但他们都不否认除了工作能力外,学历的作用也同样功不可没。同样是从开始的一线员工,通过自已的努力,到现在的企业高层管理者,自身的素质、技能、学历一样都不能少。他们说: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在一线上工作,一线岗位工资低不说,而且又脏又累,还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还不如回老家发展,起码在老家不会有如此多的歧视。要做就做管理者,可企业管理者并不是人人都能做的,第一就是技能,第二就是学历,所以再学习就是一条捷径,如今工作了,比读书时的眼界要宽的多,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或选一个热门专业就比较容易了。通过高阶段的学习,自己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给企业带来了实惠,得到提升是情理之中的事。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农民工的意识中对于学习的需求是很大的,只是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可能无法实现或者只是选择短期的专业技能进行提高;但他们对学习的渴望程度是非常之大的,甚至将这种不太容易实现的渴望转嫁在了自己的子女、弟妹身上,用自己的能力,为他们获取更好的环境,以改变寥赖的生活。当然由于长辈对后辈的宠溺,希望他们得到自己没有享受到的安逸,也间接消极了农村青年的求知欲

五、建议与对策

1.各地不仅要定期公布以月为单位的最低工资标准,同时也应增加以小时为单位的最低工资标准。

2.全面推行农民工技能培训补贴资金直补到个人制度,就业单位因定期安排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充分利用职教资源加强农民工职业教育和培训。

3.教育资源重心下移延伸到农村基层

我国教育资源城乡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及县城,农村本土教育资源匮乏。只有把教育资源的重心延伸到了基层,从上向下贯彻,从下向上执行,才能将教育培训做到位。特别是在当前农村普遍存在中小学生源减少和校舍闲置的背景下,可以充分利用那些闲置的校舍资源,建立一些长效性的基层教育基地和培训网络。

4.庞大的农民工队伍是城市发展的基础,维护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是维护社会公平、保障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工作。“医疗保险尤其是大病医疗保险,是农民工的现实需要,因为疾病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工作,而且还可能使他们陷入贫困的境地。因此,应该逐步建立农民工的医疗保险制度。”

5.在农民工子女教育方面,我认为,可考虑公立学校与民工子弟学校同时发展,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费用纳入财政预算中。公立学校要量力而行,尽量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同时也应允许达标的民工子弟学校的存在。地方可以通过制定简易学校办学标准和加强安全管理的措施,加强对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自发兴起的民工子弟学校自觉承担了教育孩子的责任,同时也解决了一些人的就业问题,地方应该支持,不要打压,让它们在发展中壮大、步入正轨。要采取措施切实减轻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费用负担。要根据学生家长务工就业不稳定、住所不固定的特点,制定分期收取费用的办法。通过设立助学金、减免费用、免费提供教科书等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学。对违规收费的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等要及时予以查处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