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乡镇小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2025-09-26 04:33:25 责编:小OO
文档
乡镇小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

摘 要:根据实证调查结果发现,乡、镇小学英语教学水平呈不均衡发展态势。乡、镇小学的英语师资不仅数量严重不足,而且教师业务素质也参差不齐、教学水平普遍不高。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是投入乡镇小学教育的经费严重不足、教育信息化程度不高、教师的继续教育滞后等。唯有加大对乡镇小学的教育投入、加强小学英语教研指导、完善教学水平的评价体系、加强小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和开展小学英语教学课题研究才能有效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现状;问题;对策

在调查过程中,发放“小学生英语学习情况问卷”200份,收回198份,回收率99%。在调查的小学生中,有62人(31.5%)最喜欢的学科是语文,61人(30.6%)最喜欢数学,65人(32.9%)最喜欢的学科是英语,10人(5%)喜欢其他学科。

小学生对学习英语重要性的认识,选择“重要”、“不太重要”、“不重要”的人数分别为123人(62%)、59人(30%)、16人(8%)。

学生认为学习英语的难易度,认为“较难”、“很难”、“容易”的人数分别为50人(25.2%)、127人(.3%)、21人(10.5%)。

学生在家学习英语情况,每日听读英语的学生有31人(15.7%)、经常听读的学生48人(24%)、偶尔听读的学生76人(38.3%)、从不听读的学生43人(22%)。

当问及学生是否对英语感兴趣,67人(34%)选择“是”、83人(42%)选择“否”、48人(24%)选择“无所谓喜欢不喜欢”。有43人(22%)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掌握一门语言交际工具,93人(47%)为了完成学校安排的课程,38人(19%)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出于兴趣,24人(12%)的学生学习为了家长。这两题涉及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大多数小学生是迫于学习的压力被动地学英语。

上课积极发言的学生不足一半(43.23%),课下与老师、同学用英语交流的学生也很少,比例分别为:16.14% 和23.15%,这与大班教学学生人数多不无关系,但也充分说明了教师在为同学创设说的机会方面重视不够。我想:教师应该致力于采取更加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使剩下的大约 57% 的同学也能开口讲英语。另外,课下应该是课上活动的延续,应该鼓励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尽可能地说英语。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你认为那一方面最难”的选项中,选择“听力”、“课文理解”、“对话”、“记单词”的学生分别为104人(50.5%)、35人(17.7%)、33人(16.6%)、30人(15.2%)。由于教学设备的缺乏直接导致了小学生在听的能力方面有困难。

    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只有在英语课能接触到英语,加之班级规模较大,只有少数优秀的、积极的学生能参与语言实践活动,一堂课上单词、对话或课文等教学内容一项接一项,对于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犹如看电影似的过了一遍,根本掌握不了。

2、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缺乏整体性  

课堂活动是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的主要途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程度与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成效。为了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很多教师为课堂的一些活动,如 游戏、单词或句子朗读、对话表演、准交际活动等设计了小组比赛,但在比赛的组织过程中,出现了以下现象:  

   (1)小组比赛缺乏目标性。 学生陷入了一个严重的认识误区:为比赛而比赛。他们觉得比赛的输赢重于学习。从听课中发现,学生往往只注重比赛的结果,而不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内容。  

   (2)学生课堂表现评价缺乏整体性 。老师对学生小组比赛没有进行整体设计,经常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一会儿是分男孩与女孩两组比赛,一会儿又是分四大组进行比赛。而且比赛完了就没事了,没有对学生的比赛结果进行登记和汇总,这样的话,没有形成整体的评价,也不能保持学生的持久兴趣。

3、教学设计欠科学性

(1)课堂结构不合理。往往前松后紧,引课生动,结果潦草,教学目标的落实不够,缺乏对目标的检测,不能完成教学任务的现象时常发生。

(2)教学重点不突出,目标设定不准确。有一些老师总是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所有的内容都练会,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各项目标的完成都不理想。

(3)教学过程不熟悉,教学设计不规范。

 

3、师资弱

 

小学英语课的教师大部分并不是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的,而是各类高校其他专业多余的教师临时培训出来的,还有相当部分是中专生、高中生等,少量是非师范类的高校学生临时借用的(未经过英语师资班培训考试合格,甚至没有接受上岗培训)。在这些临时培训、借调出来的教师中,大多数英语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远达不到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的水平。由于小学英语教师水平不高使初中的英语教学出现“负迁移”问题,也就是许多初中老师说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学比不学更糟糕。”

 

师资弱的主要原因包括一下几点:(1)教师学历达标率极低。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并非科班出身,他们往往经过短期的培训就“走马上任”,还有一些“懂点英语”的其他学科教师兼职从事小学英语教学。(2)教师教龄短、缺乏教学经验。宜宾市小学英语教师平均教龄5年,只有1-2年教学经历的教师占总数的43%,有6年以上教龄的仅占21.55%,甚至还有78.43%的教师从未教过英语。(3)小学英语教师工作量过重的现象十分普遍。全市城区53.35%的小学英语教师周课时在20节以上。小学英语教师人均课头(跨年级任课)2-3个,人均周课时21节;乡(镇)教师人均课头3-4个,人均周课时17.95节;甚至有的教师竟担任5个课头,30多节课。繁重的工作量使教师不能针对学生的特点安排与之适应的课堂教学活动。(4)我市小学英语教师队伍极不稳定,流失太大。2005年秋107位教师参加了宜宾市市级小学英语教师培训,2006年仅有65人参加培训,而这65人中参加过2005年培训的仅有16人。就像有些参加培训的教师说的那样“现在在此参加培训,明年就有可能不再教英语了”。教师队伍的不稳定使培训效果较差。

4、教学设备严重不足

 

农村学校经费严重不足,电教设备远远满足不了新理念下小学英语教学的需要。全市所有小学只有1所有语音室,大部分学校没有录音及视听设备以及相应的软件资料。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我们仅有一些质量差、已老化的录音机和幻灯机,而基本没有其他常用的设备。

 

5、教师水平不一,教资水平亟待提高

 

现行英语教材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比较高,而乡镇学校教师多是兼职或改行教师,多数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对教材重难点把握不到位。另一方面,课时不足使教师忙于赶进度,没有时间进行训练和评讲,教师消极和畏难情绪增大,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严重。

 

6、 学生掉队问题严重

 

目前许多学生学习不吃苦,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态度也不够端正,厌学情绪严重,掉队现象比较严重。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书写不规范,单词记忆不准不牢,词形变换能力差,拼写错误较为严重;学生把握语篇和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不够理想;语言知识的灵活和综合运用也存在较严重的问题。

 

7、班额问题

 

由于班额量过大,教师平均每人教两个课头(跨年级任课),每班五、六十人,每周二十多节课。除了上课,教师还要利用大量的时间备课、批改作业,接受检查,进行听课等。因此,一方面,教师工作量大,不仅“以校为家”,而且“以家为校”;另一方面,学生人数多,课堂操练不到位,口语训练也仅仅是流于形式。

 

7、 教辅资料问题

 

由于学科特点,学生除了课本,几乎没有一本相对应的课后练习评价手册,教辅资料更少,八成以上的农村学校连“课堂活动用书”都没有征定,就更不要说教学所必需的挂图、收录机、课件了。

吉首大学实践报告

  

——乡镇小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班级:09级英语师范3班

姓名:熊静子  黄天娣  

学号:20094033019

      20094033027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