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
2025-09-26 04:33:05 责编:小OO
文档
最新审定教材精编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

一、写字测试。请把下面的诗句端正、美观地抄写在横上。(3分)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 读拼音,写词语。(10分)

héng guàn     cháo  shuǐ    dào  suì      bà  zhà

(      )  (      )  (      )  (      )

jì   jìng      shà   shi      zhú   jiàn      xī  shuǐ

(      )  (          )    (         )     (         )

3.比一比,再组词。(4分)

卷(    )  优(    )  穗(    )  昧(    )

券(    )  犹(    )  惠(    )  味(    )

4.选择正确的词义。(3分)

A 接近,挨近   B 依靠   C 信赖     

(1)我们的船渐渐靠岸了。(      )  

(2)他做事很可靠,你不必担心。(      )

(3)数不清的条石,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  

5.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人(  )鼎(  )  低(  )细(  )  (    )(  )无声  

悄无(  )(  )  锣(  )喧(  )  (    )(  )欲聋

6.判断正误,在正确的说法后打“√”,错的打“×”。(3分)

(1)“孤帆远影碧空尽”和“劝君更尽一杯酒”中的“尽”的意思是“完了”。   (      )

(2)《鹿柴》这首诗是宋朝诗人王维的作品。  (      )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      )

7.按要求变换句式。(6分)

(1)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缩句) 

                                        

(2)树叶在空中飞舞。(改写成比喻句)

                                        

(3) 同学们全神贯注地认真听讲。(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修改病句)

                                        

8.课内阅读(15分)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        )。顿时(        ),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观潮》节选)

(1)、按原文内容填空。(5分)

(2)、照样子写3个词语。(3分)

越来越近 (       )(       )(       )

浩浩荡荡 (       )(       )(       )

(3)、这个文段选自课文 《观潮》 ,写的是          的景象,分别

从       到       ,介绍       和       两方面来写的。(5分)

(4)、用“_________”划出比喻句,用“          ”划出夸张句。

(2分)

9.课外阅读(20分)

弯弯的小路

骄阳似火。近中午了,可赶集的人还似一股股流水,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弯弯的小路上,形成一条奔流的人河。

在人流中,一个小姑娘正推着满满一车杏子摇摇晃晃地走着。路窄,人挤。突然,“唿啦”一声,黄澄澄、水灵灵的甜杏儿在地上滚动起来。呀!无数只脚就要踩到杏子,怎么办

这时,一个洪钟似的喊声压倒吵嚷声:“千万别动!”人群立时静下来,接着,一个拄拐棍的老人弯腰去捡杏子,一个抱孩子的妇女弯腰去捡,一个红领巾弯腰去捡,一个小伙子弯下腰…… “完了!”姑娘心头一颤,五年前的情景一幕幕浮现在脑海里:一条小路弯弯曲曲,一个小姑娘挑一担苹果在路上走着。拥挤的人流碰翻了筐子,蜂拥而上的人争抢着果子。吃果子的人嘻笑着散开,姑娘掩面哭泣。这姑娘,正是她自己。“闺女,别着急。”老人把捡到的杏子放进车里,打断了姑娘的追忆。 “姑姑,给你。”妇女怀中的孩儿用小手捧着杏儿喊。红领巾踮着脚,努力把捧杏的手伸过来……姑娘不敢相信自己,她擦去泪花,睁大眼睛:不错,都捡回来了,满满的一车杏子。

这时,一股清凉的风儿轻轻飘来,姑娘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脸上泛起了红晕,似一朵乍(zhà)放的红彤彤的花,可泪花又蒙住了她的眼……噢,是风儿吹到这弯弯的小路上,吹走了千万人心头的炎热,吹开了姑娘脸上的花……

(1)联系上下文,将下列的词换个词,意思不变。(3分)

立时(     )    乍放(     )    吵嚷(    )

(2)请用波浪线画出一句比喻句。(2分)

(3)文章中两次写到姑娘的泪水。第一次姑娘“掩而哭泣”是因为                    

                                                                      

第二次“泪花又蒙住了她的眼”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4)画线句子中的“风”表面上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际上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5)为短文确定中心思想:(    )(3分)

A、本文表现了果农丰收的喜悦。    

B、本文表现了姑娘心情变化。

C、本文表现老人、妇女等人助人为乐的精神。

(6)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想(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0.作文(30分)

题目: 节约用水 

提示:请结合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自己日常的行为,表达为了节约用水应该怎么做。字数400字左右。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