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天津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现状及发展思路
2025-09-26 04:30:24 责编:小OO
文档
第47卷 第1期 2020年1月

天 津 科 技

TIANJIN SCIENCE & TECHNOLOGY

V ol.47 No.1Jan. 2020

基金项目: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天津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战略研究”(18ZLZDZF00370)。

收稿日期:2019-12-11

科技与战略研究

天津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现状及发展思路

韩秀栋,李竞强,康苏媛

(天津市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天津300051)

摘 要:产业技术研究院是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创新链后端,在工程技术开发、技术商品化、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衍生孵化等方面具有鲜明优势与特色的新型研发机构,是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模式国际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管理制度现代化的法人组织。通过对天津市一批产研院现有基础和存在问题进行调研,提出天津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的对策建议,致力推进天津市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使产研院成为打通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实现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和标杆。 关键词:产业技术研究院 科技创新 新型研发机构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45(2020)01-0004-03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hinking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s in Tianjin

HAN Xiudong ,LI Jingqiang ,KANG Suyuan

(Tianjin High Technology R&D Centre ,Tianjin 300051,China )

Abstract :Focused on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iological medicine, new energy, new materials and the other key industry innovation chain backend,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s are new research organizations with distinct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echnology commercialization,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nd enterprise derivative incubation, and also independent legal entities with diversified invest-ment subjects, internationalized construction mode, marketized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modernized management system. By investigating the existing foundation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a number of Tianjin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ianjin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s a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ianjin innovation ecosystem, and mak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s become an important carrier and benchmark to open the "last kilometer"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realiz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y.

Key words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new research organization

0 引 言

为加快天津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发展,营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创新生态体系,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天津市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先后赴江苏、广州、深圳、北京进行实地考察,与江苏省科技厅、广东省科技厅、深圳市科创委以及当地的产业技术研究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总结其经验和模式。同时对天津市的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产业研究院等50个研发机构做了摸底调查,了解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发展情况。

通过深入调研,参考借鉴深圳经验,了解其“四不像”

、市场化运营管理、人才引进培养、成果转化和企业培育等情况,遵循市场化规律,提出在天津市建设一批“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找到一条更加符合市场规律和天津实际情况的发展之路。

1 天津市产业技术研院的功能定位

天津市产业技术研究院要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创新链后端,成为在

工程技术开发、技术商品化、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衍生孵化等方面具有鲜明优势与特色的新型研发机构,是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模式国际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管理制度现代化的法人组织。突出集聚资源、技术供给、转化孵化和人才输送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并在产业链条、领域上技术集成,打造航母级的研发平台,形成合力和军团作战的竞争优势。

2 天津市产研院的现有基础

2.1 新型研发机构数量快速增长

近5年来,天津市新型研发机构在数量和资产方面快速增长,新增各类新型研发机构34家,对其中基本符合天津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方向和条件的18家机构开展重点调研,近5年注册数为16家,18家机构的总资产合计达到11.2亿元。新成立机构普遍采用了较为灵活的机制,企业性质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共计10家。2018年认定通过的7家产研院,4家为企业、3家为事业单位,2017年收入总额超过3亿元。

2.2 新型研发机构研发实力较强

天津市新型研发机构依托单位主要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中科院等国家一流的高校和院所。18家机构共拥有在职人员700余人,累计研发投入2.2亿元,承接了一批国家重大专项或重大科研项目。部分机构的产品达到了国际国内一流水平,如军民融合研究院的麒麟芯片和飞腾CPU,中科智能识别研究院研发的我国第一台远距离虹膜人脸识别系统等。拥有高水平人才170多人,许多都是国内外知名专家,成果 丰硕。

2.3 新型研发机构集聚效应明显

天津市一半的新型研发机构集中在滨海新区和东丽区。18家机构中主要从事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和成果转化,约72%集中在滨海新区和东丽区。2018年认定通过的7家产研院,2家从事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3家从事智能制造研究、2家从事新能源新材料研究;4家位于滨海新区、3家位于东丽区,领域及空间集聚效应明显。

3 天津市产研院存在的问题

3.1 机构整体实力较为薄弱

天津市新型研发机构与广东、江苏等地的产研院相比,在机构规模、研发硬件、专利拥有量、成果转化收入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如广东每家机构从事研发超过140人,天津市仅为40余人。广东180家机构共有发明专利7000项,户均3,选取调研的天津市18家机构拥有137项,户均7.6项。

3.2 新型研发机构发展不均衡

天津市18家新型研发机构呈现出明显的发展不均衡问题。如人才主要集中在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等5家机构;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等5家机构,占到了全部投入的70%以上;专利主要集中在天大工研院、南大津南院和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孵化衍生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较大的主要集中在浙大滨海研究院、军民融合研究院等机构。

3.3 自造血能力有待提高

天津市新型研发机构的研发投入比例整体较高,但整体创收能力不足,主要资金来源为各类项目支持。重点调研的18家新型研发机构,国家级项目资金支持占比3.0%,省部级项目支持占比8.%,其他财政资金占比88.1%。2018年认定通过的7家产研院,其中清华高端院、浙大滨海院等通过签订技术合同,自行实施或与他人联合转化科技成果,以及在衍生企业占有股权等方式获得资金,有持续稳定的研发投入和造血能力。

4 天津市产研院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加大引进新型研发机构力度

吸引国内外高校院所和有实力的大型企业来津建立市场化的集工程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衍生孵化企业等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对来津建设产研院的给予项目资金支持,打通科学研究与产品开发之间的通道,推进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4.2 不断提升产研院创新能力

鼓励产研院承担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并给予配套资金支持,不断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落实好研发加计扣除等普惠性,降低进口研发设备采购成本。鼓励产研院整合产学研资源开展协同创新,实现创新要素高度集成,立足天津、辐射京冀、服务全国、面向世界,推动创新发展互利共赢。

4.3 提升产研院引才聚才能力

鼓励产研院吸引聚集海内外高端人才、重大成果、产业资本等高端要素,突出对京津冀资源的协同整合,充分吸纳北京科技创新中心溢出资源。鼓励高·6·天 津 科 技第47卷 第1期

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到产研院创新创业,支持产研院率先落实国家和天津市释放科研人员创新活力等相关人才激励,对于引进和培育的高端人才及团队,给予相应的科研资助和生活补贴。

4.4 引导加强产研院服务社会能力

产研院是高校、院所和企业对接的中枢,以产研院为纽带,可以将产学研三方的力量集成,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天津市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及时将社会和企业的科技创新需求反馈到产研院,使产研院的研究成果更加贴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大幅增强天津市科技创新的综合实力,引导加强产研院对经济社会的服务能力。

4.5 不断优化衍生孵化企业环境

做好产研院的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拆除产研院在机制创新、人才引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企业衍生孵化等各方面遇到的“篱笆墙”,加强科技金融支持,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入研究人工智能时代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战略布局,助力天津市智能科技产业发展。

支持产研院创新能力建设、加快衍生企业发展,激励产研院在技术开发、人才聚集、成果转化、创业孵化等创新链上持续发力,形成天津市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通过一批产研院建设,引导创新资源补短板、强链补链,推进天津市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成为打通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实现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和标杆。加快引进培育、发展壮大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不断完善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加快“五个现代化天津”建设的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新华社. 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Z]. 2016.

[2]天津日报. 天津天津市关于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实施意见[Z].

2016.

[3]广东省科技厅.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新型研发机构管理的暂行办法》的通

知(粤科产学研字[2017]69号)[Z]. 2017.

[4]天津市. 天津市关于加快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津政办发

[2018]24号)[Z]. 2018.

[5]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天津市产业技术研究院认定与考核管理办法(试行)[Z]. 2018.

上接第3页

费,对重点实验室给予长期稳定支持,提升重点实验室自身建设能力。合理运用考核评估结果,对不同建设水平的重点实验室实行差异化经费支持,并进行动态调整,激发重点实验室建设活力。同时,应明确要求依托单位对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提供必要的稳定经费支持,赋予重点实验室更多自主权。

5.4 提升重点实验室管理信息化水平

建立重点实验室信息报送系统,提高年度报告填报质量,提升重点实验室相关信息报送的准确性、稳定性、可比性和及时性。管理部门通过掌握重点实验室详细信息和数据,加强对其建设状态的监督考核,为重点实验室定期考核评估提供重要支撑。

5.5 建立重点实验室合作交流机制

通过机制创新,搭建重点实验室之间、重点实验室与其他科技创新基地之间的合作交流平台,为开展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科研合作、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创造条件。围绕重大建设目标,通过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推动不同实验室之间的联合攻关。在相关领域尝试以科技创新平台联盟的形式,推动合作交流,汇聚优势力量,形成全流程一体化科研合作模式。■

参考文献

[1]天津市科技局. 天津市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EB/OL].

(2016-03-03)[2019-09-15]. http://kxjs.tj.gov.cn/xinwen/

tzgg/201603/t20160303_101351. html.

[2]天津市科技局. 天津市重点实验室[EB/OL]. (2019-01-22)[2019-09-15]. http://kxjs.tj.gov.cn/zhengwugong-

kai/cxjg/zscxjg/zdsys/201901/t20190122_142192. html. [3]杨晓秋,李旭彦. 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情况和发展思考[J]. 中国基础科学,2015,17(1):28-32.

[4]张浩,杨阳. 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问题及对策[J]. 江苏科技信息,2019,36(17):34-36. [5]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饶子和院士团队科研成果发布会举行[EB/OL]. (2018-10-26)[2019-09-15]. http://news.

nankai.edu.cn/ywsd/system/2018/10/26/000-414594.sht-

ml.

[6]天津市科技局. 聚焦国际学术前沿,产出重大科研成果[EB/OL]. (2019-03-13)[2019-09-15]. http://kxjs.tj.

gov.cn/zhengwugongkai/ztzl/kjgzhy/2019/dxfy/kjrc/201-

903/t20190313_142973. html.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