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习作3这儿真美
2025-09-26 04:10:21 责编:小OO
文档
这 儿 真 美 教 学 设 计

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是以“祖国,我爱你。我爱你每一寸土地,我爱你壮美的山河”为专题编写的,选编的四篇课文以多样化的体裁,丰富多彩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本次习作内容紧紧围绕本单元训练专题,以“这儿真美”为主题,写一处美景。此设计重在引导学生去发现我们周围美丽的地方,并且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写的时候,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在介绍美景时能按照一定顺序,有选择地描写景物,说清楚这个地方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同时,表达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鼓励学生在习作中尽可能用上这学期新学的词语,写好后自己读一读,改正错别字,并把习作读给同学听,和同学分享你发现的美景。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毕竟年龄幼小,生活阅历浅薄,阅读面和知识面较为狭窄,能写出佳篇的高手不很多,班上近三分之二的同学写话水平偏低,主要表现在:题材不够新颖,对火热的生活熟视无睹;课外阅读中接触的好词佳句不会灵活运用;内容空洞;字迹不够美观;写完了不能主动检查修改。极个别学生每人每次日记只能写不到100字,而且语句枝蔓过多,有时写的内容如同天书,令人不知所云。可见,本班作文教学有着不小的阻力,任务依然艰巨。我认为着眼点应放在“抓好起步,打牢基础”上,以片段写作为重点,不拔高,不降低,按照习作课的具体要求,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充分享受运用书面表达见闻、抒发情感的快乐。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从课文中习得的方法,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运用这学期新学的词语。(重点)

2.能抓住景物的特点,按一定顺序描写,写清楚这个地方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能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重点)

3.在写景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抒发自己的感受。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找一找身边的美景;准备身边美景的照片,描写美景的词语。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1.播放日月潭、西沙群岛、小兴安岭的优美风景图片,请学生谈一谈感受。

2.过渡: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地方,谁能说一说?(指名说)。是啊,景色怡人的公园,清新淡雅的田野,缓缓流淌的清澈的小河,洋溢着丰收喜悦的果园……多么让人流连忘返,那这节课,我们就以这儿真美为话题给大家分享自己身边的美景吧!

3.板书课题《这儿真美》。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直观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

二、围绕要求,确定内容。

1.课件出示习作要求:指名读要求。

2.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想把身边的哪处美景介绍给大家?

出示交流提示:可以介绍公园、田野、果园、小河、校园等我们周围美丽的地方。也可以介绍你曾去过的地方。(生小组内交流)

3.介绍一处美景我们往往在开头用一句话概括的说景美的句子,我们在第六单元学习了不少这样的句子。

4.多媒体出示三个句子,默读。

        操场后的小花园真美!

        秋天的树林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

一到池塘边,我就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

(1)这三句分别说的是哪里?

(2)是怎么说出景色的美,请找出表达美的词语。

(学生交流时,适时将表示地点的词变成红色,将描写景美的词语变成蓝色。)

5.师小结:孩子们,同样都是赞叹景美的句子,但我们可以直接赞叹,说出特点,表达感受。

6.接下来,我们也用这样的方法来概括地说一说你找的地方的美。

(1)出示格尔木胡杨林图片,师范说:秋日里的胡杨林是诗画中的绝品 !

(2)指名一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地说一说。(师点拨用了什么方法。)

7.学生自己试说。看看自己发现的美的地方,概括地说一说。

(1)出示以下词语,学生参考词语说一说。

真美啊       太美了

风景秀丽     景色如画    绚丽多彩      风景优美

又美丽又整洁     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是个可爱的地方

吸引    流连忘返    依依不舍 

(2)指名说。(强调要用一句话概括地说你发现的景怎么样?)

(3)写一写。在作文纸上把这一句话写下来。

(4)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相互交流,相互了解,教师给学生们提供一个广阔的思考空间。思想间的碰撞开阔了学生的习作思路,为下一步落笔行文打下了基础。

三、范文引路,指导习作.

1.选择景物,按顺序写。

过渡:你们真会学习(板书概括),今天老师特别想把这个美丽的胡杨林介绍给大家。

(1)请观察图片,猜一猜老师会选择哪些景物介绍给大家呢?

(2)指名学生说。

(3)老师打算介绍:①蓝天白云   ②胡杨树   ③树叶   ④沙漠

(4)如果让你介绍你发现的美景,你会选择哪几种景物?(同桌之间说一说)

(5)全班交流。

(6)小结:所选景物和观察方法的不同,写作的顺序也会不同。习作时安排好表达顺序,可以使内容有条理,联系更紧密。常用的顺序有:

①方位顺序。以景物的远近、上下、左右、前后等空间方位为序,层次清楚地加以描述。

②时间顺序。按春夏秋冬,早上、中午、晚上等顺序写景。

  2.抓住景物特点,围绕一个意思写。

(1)你们用自己的眼睛记录下了身边多姿多彩的美。(板书:景物)和你们一样,老师常常被美丽的景色所陶醉,我用词语的形式把自己感受到的美记录了下来。下面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是怎样用这些词语,抓住景物特点,连词成句,把这处景的美写出来的。

(2)师说胡杨林的美景,学生认真听。(师看图说话)

(3)出示范文,孩子们,听完后说一说老师分别是抓住了蓝天、白云、胡杨树、树叶、沙漠的什么特点进行描写的?(蓝天白云的颜色,胡杨树的怪,枝叶的奇,沙子的软、多)

(4)小结:只有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景物就会栩栩如生

四、动笔成文,互评互改。

过渡:同学们,你们瞧,为了说清楚秋日里胡杨林真美这个意思,老师抓住景物特点,把景物描写的活灵活现,写出了胡杨林的美。这就叫围绕一个意思写。下面就请同学们也根据你的图片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1.播放音乐,学生动笔成文,教师巡视。(时间10分钟左右)

2.课件出示习作提示。

    ①写完后自己读一读,修改一下。

    ②自己认为好的句子下面画上“      ”

3.学生分享写得好的句子。(师生共同点评)

4.优秀习作展示交流。

①投影大屏,学生自己读。

②师生共同评议,然后根据评议修改自己的习作。

设计意图:学生在互相评改的过程中,既可以检查自己习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合理的修改,又可以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为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习惯带来帮助。

五、运用方法,完善习作。

1.你们刚才都写下了自己发现的美景,那么我们怎么样把美景说地更清呢?让我们走进《海滨小城》再去读一读,想一想。

2.多媒体出示句子:

远处响起了汽笛声,那是出海捕鱼的船队回来了。(你听到了什么?)

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树叶都没有。(你看到了什么?)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你闻到了什么?)

3.课堂小结:你们发现了吗?我们介绍一处美景,不仅可以说自己看到的,还可以说说听到的、闻到的、用心灵感受周围的美景。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回顾课文中的优秀片段,引导学生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从而抓住景物的特点,按照一定顺序进行介绍,运用多种修辞方法使表达更具体、生动。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行文思路和写法,高效地完成本次习作。

六、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前我们用明亮的眼睛寻找了美,在这节课上我们用优美的语言表达了美,用真情的话语写下了美。希望你们留心观察生活,一定会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

七、布置作业。

请你们在第一次写的基础上,围绕一个意思再增加一、两句话,也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完成之后,和大家分享,共享有温度的美。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前,我布置学生们一个活动“寻找身边的美”并拍成图片,为习作课做准备,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学生无话可说。在教学时,考虑到三年级的学生习作体验较少,虽具备初步的观察能力,但缺乏顺序重点和概括能力,所以把“一句话表达一段的主要意思”,也就是写关键句列为一个主要教学环节,列为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难点,即是运用本单元教材所学到的内容,围绕“关键句”来写,尽可能使用最近学到的描写景物的词语。考虑到学段的要求,担心拔高了,所以我以范文引路,板书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对这次习作在脑海中有一个整体框架。对于学生的活动定为“先把想到的内容通过说表达出来,再用笔写下来”,从教学反馈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能达到。在观察方面,我把能按“从上到下、从远到近”改为“能按一定的顺序”等。一节课下来,感觉到从设计上的定位,再落实到教学中的具体指导,没有课改的新理念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很难把握得住。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第一、选好你要介绍的一处景物。身边一定有许多美丽迷人的风景奇观、名胜古迹,但是在一次小小的作文中我们不可能一个一个去介绍,因此在习作课前先让学生去寻找身边的美景,并拍成图片带到课堂上来。这就解决了习作“写什么”的问题。

第二、围绕一个意思写。通过示范概括地说出自己找到的美景名称和特点。借助课本中的三个句子,明白可以从直接赞叹、说出特点、表达感受等几个方面去写,这样就习作就有了目标了。

第三、写景一定要有顺序。写景的顺序有观察顺序,如由远到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由外到内等,还有时间顺序,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就是按照四季的顺序来介绍的。我在示范的时候用序号标注,潜移默化,让学生有序的描写。值得高兴的是,上课时一个爱思考的学生就提出了“为什么先写蓝天白云,再写胡杨树呢?”她的这个问题我抛给了学生们,学生们各抒己见,最终明白了有序描写。

第四、抓住景物的特点介绍。什么是景物的特点呢?那就是这种景物与其他景物的不同之处,是它自己所独有的。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作者抓住每个季节树木的不同特点来表现了小兴安岭是座大花园,表达了作者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习作是我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用学过的词语表达出每个景物的特点,然后连词成句。

    不足之处:

没有完全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应该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自说自写,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师的范说有些多了,学生以范文为例,框住了他们的思维。

没有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优势。思维导图对于致力于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提高思维水平具有非凡的功效。本课板书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如果在学生习作之前,简单的小结一下,效果会更好。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