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 2017 学年 第 二 学期)
专业名称 机电维修
课程名称 电工实训
授课教师
课题序号 | 授课班级 | ||
授课课时 | 30课时 | 授课形式 | 新授 |
授课章节 名称 | MF47型万用电表组装及调试 | ||
使用教具 | 万用表组装套件、焊接工具等 | ||
教学目的 | 熟悉手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 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 焊接。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的生产流程。 | ||
教学重点 | 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电子器件。 | ||
教学难点 | 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普通万用表。 了解电子产品的焊接、调试与维修方法。 | ||
课外作业 | |||
教学后记 |
日期 | 上下午 | 教学内容 | 标准 |
周一 | 上午 | 识读并讲解元器件 | 掌握识读元器件方法 |
下午 | 继续巩固识读并检测元件好坏的方法 | 检测元器件好坏 | |
周二 | 上午 | 考核学生识读和检测方法 | 能正确识读和检测 |
下午 | 元件组装方法和焊接技术要领进行讲解和示范 | 学生能按标准组装教师进行示范、检查 | |
周三 | 上午 | 元件组装方法和焊接技术要领进行讲解和示范 | 学生能按标准组装教师进行示范、检查 |
下午 | 元件组装方法和焊接技术要领进行讲解和示范 | 学生能按标准组装教师进行示范、检查 | |
周四 | 上午 | 对故障排除注意事项及方法进行分析和讲解,教师演示 | 学生操作,能完成故障的排除工作 |
下午 | 分组练习 | 学生能分析故障原因 | |
周五 | 上午 | 对线路板焊接、故障排除进行考核 | 学生能完成线路板焊接、故障排除 |
教学过程 |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 ||
安全教育内容 一、课堂纪律(检查考勤、课堂秩序、并记录等); 二、实训制度(对工装穿戴进行检查等); 三、实训当中反复强调用电安全及操作安全要领等。具体针对焊接制作时特别注意的事项: 实训步骤: 1、识读零件 2、 焊接 3、组装 4、调试 5、维修 6、组装成功 一、主要的技术性能 a.仪表的测量范围即准确等级 b.外型尺寸:165x112x49mm c.重量:800克 量限 | 按电平刻度增加值 | 电平的测量范围 | |
10V | -10~+22dB | ||
50V | 14dB | +4~36dB | |
250V | 28dB | +18~50dB |
测量范围 | 灵敏度 | 基本误差 | 基本误差表示法 | |
直流电流 | 0~50uA~ 0.5mA~5mA~ 50mA~500mA~ 5000mA | +_2.5 +_2.5 | 以标度尺工作部分上量限的百分数表示之 | |
直流电压 | 0~0.25~1~2.5~ 10~50~250~ 500~1000~2500V | 20K/V | +_2.5 | |
交流电压 | 0~10V~50V~ 250V~500V~1000V~ 2500V | +_5% | ||
电阻 | R~1ΩR*10R*100Ω* 1KΩR~10KΩ | +_2.5 | 以标度尺工作部分长度百分数表示之 | |
音频电平 | -10db~+22db | |||
晶体管放大倍数 | 0~300hE | |||
电感 | 20~1000H | |||
电容 | 0.001~0.3uF | |||
教学过程 |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 |||||
二、MF47型万用表的原理与设计 1.直流电流档的原理图设计与计算 注: 在测量电流时(50μA除 外)开关闭合,在测量其它开 关时则打开。 2.直流电压档的原理图设计与计算 直流电源灵敏度: 0.25V20K=5K 120K=20K 2.520K=50K 1020K=200K 5020K=1000K 25020K=5000K 50020K=1000K 100020K=20000K 3 .交流电压档的原理图设计与计算 直流电源灵敏度: 2500.445=111.25mA 2.3K∥1.88K+=12K 1020K=40K 504K=200K 2504K=1000K 5004K=2000K 10004K=4000K 4.欧姆档的原理图设计与计算
x1、x10、x100、x1K 是由1.5V电源供电, x10K是由9V电源 和1.5V电源串联供电 a. x1 表头 1.5V+ 导电环2 20K 3.3K 12K 1.5V- 15Ω b. x10 表头 1.5V+ 导电环2 20K 3.3K 12K 1.5V- 165Ω c. x100 表头 1.5V+ 导电环2 20K 3.3K 12K 1.5V- 1.78KΩ d.x10K 表头 9V+ 3.3K 12K 1.5V- 1.5V+ 导电环1 160K 9V- 三、MF47型万用表的组装与调试 1.装配调试过程中的技术分析和故障分析 a.故障部位:直流电流档 故障现象:(1)表针不动即无指示。(2)各量程的误差不一致,有正有负。(3)用小量程档时,指针偏转很快即阻尼很小,用大量程档时无指示。 故障原因:(1)表头故障或与表头串联的电阻断路或量程开关不通。(2)分流电阻某档焊接不良,阻值增大或局部烧坏。(3)分流电阻断路或分流支路连线断。 b.故障部位:直流电压档 故障现象:(1)表针无指示。(2)某量程误差大,随着量程增大误差变小。(3)小量程档均正常,超过某量程均无指示。 故障原因:(1)量程开关接触不良或烧坏,或量程开关与降压电阻脱焊。(2)分压电阻故障,如变值、短路等。(3)分压电阻损坏或其连线断路。 c.故障部位:交流电压档 故障现象:(1)指针轻微摆动或指示极小。(2)误差很大,有时偏低50%。(3)各档指示值偏低同一误差。 故障原因:(1)整流元件击穿。(2)整流组件中某一元件击穿断路,全波整流变为半波整流。(3)整流组件性能不佳,反向电阻减小。 d.故障部位:电阻档 故障现象:(1)短路调零时,表针无指示。(2)表笔短路时,表针调不到零位。(3)调零时,表针跳动。(4)个别量程不指示。(5)个别量程误差大。 故障原因:(1)某表笔断线或量程开关公共点断路、调零变阻器有断点、电池用完或引线断。(2)电池电压不足、量程开关接触不良或表头的限流电阻增大。(3)调零变阻器接触不良。(4)该档分流电阻断路或量程开关接触不良。(5)该档分流电阻变值或烧坏。 四、器件清单及参考资料 R1 38.8K | R2 160K | R3 47K | R4 160K | R5 60K | R6 1.78K | |
R7 165K | R8 15Ω | R9 267Ω | R10 0.54Ω | R11 5.4Ω | R12 54Ω | |
R13 54Ω | R14 2.7K | R15 115K | R16 30K | R17 150K | R18 800K | |
R19 4m | R20 5m | R21 2m | R22 1m | R23 800K | R24 5m | |
R25 5m | R26 3.1K | R27 34Ω | R28 1.88K | Rt 620Ω | C 10μ/16V | |
D1 IN4001 | D2 IN4001 | D3 IN4001 | D4 2AP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