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加强企业感恩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2025-09-26 04:12:15 责编:小OO
文档
加强企业感恩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企业感恩文化的内涵

  感恩对于个人是感恩心态,对于社会就是感恩文化。企业感恩文化,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长期实践所积淀起来的企业与国家、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客户、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感恩之情、感恩之行的总和。“感恩文化”是中西方文化结合的产物,是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普适价值观,是企业精神层面和文化底蕴的主要载体。企业感恩文化旨在用感恩意识来作为建立各种关系的基础。当今时代,企业管理形态已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过渡到文化管理阶段,感恩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精髓,日益受到企业的重视。知恩图报是企业感恩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商业伦理和道德操守,也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之一。

  企业感恩文化主要包括六大元素: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恩企业、感恩父母、感恩员工、感恩同事。“六大感恩元素”之间相辅相成,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感恩父母是人性存失的标准,是感恩祖国、感恩社会和感恩企业的支撑点。一个不孝顺父母的人,他的心是冷酷的,是不可能热爱祖国、热爱社会、热爱企业的。感恩祖国和感恩社会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感恩企业是感恩祖国、感恩社会的具体化,感恩企业是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员工、感恩同事的中心环节。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恩企业,并为企业发展壮大建功立业就是感恩父母。因为,父母养育之恩的本质意义在于“精忠报国”。培育感恩文化的重点是感恩企业,突出感恩企业这个重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有一位学者这样说道:“企业作为我们的事业父母,我们同样应心存感恩。”这里,企业被人格化,视作员工的父母。同时提醒我们要把感恩企业─-事业父母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抓住感恩企业教育这个重点,就抓住了企业知恩图报价值观教育的中心环节。

    重要意义

  有利于坚实“以德治企”的文化基础。人是兴企之本,德是治企之魂。一个国家要走向文明富强,一个企业要想持续稳定地健康发展,都离不开德治。感恩是企业员工基本的道德,企业感恩文化是“以德治企”的起点和有效途径。 “感恩”其实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企业感恩文化的取向性在于让员工知恩图报,不忘国之恩、党之恩、社会之恩、养育之恩、之恩、知遇之恩、提携之恩、帮扶之恩,它的功利性在于诱发生命的感动,唤醒心灵的真善,催生行动的回报,这就为“以德治企”找到了切入点和着力点。

  有利于培养员工的健康心理。从“感”到“恩”有一个质的飞跃过程,也就是体现在人的知、情、意、信、行相统一的心理活动过程。就到底,感恩是一种心理美德。要想心理健康,就要培养积极的心理,经常表达积极的情感。感恩文化培养一种美好、慷慨、优雅的员工行为与感情,导致幸福、宁静、人际关系的满意感,甚至身体健康。不止如此,感恩文化还使员工具有责任感与义务感。

  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具有社会属性,人与人是相互依存的。感恩是人与人相处的润滑剂,他人为我们做了好事,我们感谢他人。这既是对他人行为的肯定也是对对方的尊重。同样,我们为别人做好事时,对方也会感谢我们、尊重我们。这样相互感谢、相互尊重会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反之,一个感恩缺乏的企业必然是冷漠的、相互猜疑的、人际关系紧张的企业。这样的企业,缺乏沟通和温情,会大大降低人们的生活工作质量。

  有利于推动企业的人文教育。从终极目的来说,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最高利益和最高任务。人在走向理想境界的过程中,都有一个寻求全面发展的问题。偏执一端常常导致不完整的人生体验,给寻求尽可能完善的人生留下无尽的遗憾。因此,企业的员工教育理念应该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要传授政治理论和技术业务知识,还应当注重人文修养的培养。培育感恩文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矫正学校、家庭教育重科学文化知识传授轻人文精神培养,重理论灌输轻情感培养的单向教育弊端,契合了新时期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对员工教育的要求。 

建设载体

  企业感恩文化的建设需要通过活动方式、组织形式、物态实体和形象方法及手段来承载。感恩文化需要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实践中表现出来。

  营造感恩环境,形成感恩氛围。坚持以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为目的;以拓展延伸企业文化为核心;以提升员工的思想道德素养为重点;以感恩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坚持教育与实践并举,倡导人文关怀,丰富企业文化,让广大员工通过个人成长、家庭及企业的发展变化,激励员工“感恩于心、报恩于行”,为企业的不断发展提供新的精神动力和发展活力。不断加大感恩宣传和企业形象设计征集,把感恩文化根植于心、形成于思、见诸于形、收获于果。

  开展感恩活动,加强感恩教育。人生的杠杆是精神,精神的支点是感恩。员工只有具备了感恩报恩的思想,才能焕发出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开展感恩教育,是培育企业感恩文化的主要途径。

  在培育企业感恩文化实践中,应将“为儿要孝顺,做人要感恩”作为开展感恩活动,加强感恩教育的基调,选择企业厂(矿)庆日所在的月份作为“感恩教育活动月”,注重贴近生活工作实际,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广泛开展以“感恩自强谋发展,立足岗位作奉献”为主题的系列感恩活动、组织员工在“感恩教育活动月”每人做一件感恩的事情、写一条感恩心语、写一篇感恩文章、在青年职工中开展“写一封家书、送一份亲情”活动、唱感恩歌曲、举办感恩演讲比赛、组织感恩人物评选、举办感恩巡回报告会;应将“感恩教育活动月”系列活动、集中教育与日常的感恩教育结合起来,以党支部或车间(班组)为单位经常性开展“忠于祖国、忠于企业、孝顺父母”的主题大讨论。在大讨论中要做到“三个结合”,即与个人和本单位的生产工作实际相结合,与党的基层组织“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与企业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文艺活动,充分发挥文艺活动抚慰心灵、增强信心、鼓舞士气的重要作用。

  注重搭建平台,加大制度保障。加强感恩文化建设组织领导,制定总体规划方案,明确各级各部门责任,形成“领导带头、部门推动、员工主体、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干部首先要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带头讲感恩,做好示范带头作用,强调各级干部对企业、对员工、对父母常怀感恩之心,珍惜岗位,努力工作,并将干部道德品质情况纳入工作考核中;每年的“感恩教育活动月”要找准主题,制定具体活动方案,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加强领导、提供保障,精心部署、狠抓落实,统筹兼顾、注重实效,要与企业中心工作相结合,做到“两不误、两促进”。形成企业感恩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王卫东)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