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机械制图》教学总结
2025-09-26 04:17:20 责编:小OO
文档
《机械制图》教学总结

张丽娜

本学期担任15级数控班机械制图教学工作,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基本达到了教学要求,完成了教学任务,现就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养兴趣,提高效率

学习跟我们做任何事情一样,有了兴趣,就有动力,就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机械制图》的学习也不例外。由于学生初次接触专业课,专业课的内容、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与基础课不一样,心理上往往会产生一种陌生感和畏惧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我校的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层次教学。上课时把基本问题讲清楚,使每个学生都能听懂,差一点的学生“吃饱”了,布置作业时也把题目分为两种难度,基本题,要求每个学生都会做,中等的学生再做加强题,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能转为好的。

三、归纳总结,循序渐进

这门课的一个难点也是重点即为组合体的三视图,这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书本上只是笼统地讲解,因此,我在教学中随时归纳总结,找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如点的三视图是最基础的,我把点归纳为四种情况:①点在空间:其三面投影在三个投影面上。②点在投影面上:其一面投影在一个投影面上,另两面投影在构成该投影面的两坐标轴上。③点在坐标轴上:其二面投影在该坐标轴上重合,另一面投影在坐标原点。④点在坐标原点:其三面投影均在坐标原点。

线归纳为三种情况:①一般位置关系的直线:其三面投影用“三斜”概括,即三面投影为三条倾斜直线。②投影面平行线:其三面投影用“一斜二平”概括,即该直线与哪一投影面平行,在该投影面上为反映实长的倾斜的直线,而在另两面的投影为与构成该面的两坐标轴平行。③投影面垂直线:其三面投影用“二垂一点”概括,即该直线与哪一投影面垂直,在该投影面上为一点,而在另两面投影为与构成该面的两坐标轴垂直。

同样面也归纳为三种情况:①一般位置关系的面:其三面投影可归纳为“三面”,即三面投影都为面。②投影面垂直:其三面投影可归纳为“一线二面” 即该平面与哪一投影面垂直,在该投影面上投影为一直线,另两面投影都为面。③投影面平行面:其三面投影可归纳为“一面二线” 即该平面与哪一投影面平行,在该投影面上投影为真实大小平面,另两面投影都为线。

教学中按照点→线→面→基本体→组合体,做到循序渐进。

四、精讲多练,综合提高

《机械制图》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识图和绘图能力。我们在平时讲课时不能忽略让学生多做多练,以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掌握读图和绘图的基本技能。为此精心选题,类型和数量可多些,难度以基本题为主,适当放一些提高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五、总结评价,纠正错误

这是教学中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学生练习结束后,教师要检查学生的练习,包括学生想的过程,迅速正确地找出问题所在,查出“病因”,及时纠正错误,特别是对学生极易出现错误,或者错误率较高的地方要重点评讲、强调。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