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比较政治制度期末考试
2025-09-26 04:20:16 责编:小OO
文档
比较政治制度

一、政治制度概念及其功能作用

 (一)政治制度: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一个国家所形成的包括国家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国家权力分配与实际运作等方面的各种规范与行为准则的总和。政治制度包括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关于国家本质的规定; 关于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规定;关于国家结构制度的规定; 关于各类具体的政治制度; 关于基层民主政治制度。 

(二)功能作用:1. 规范政治权力的运作。 2. 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3. 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4. 保证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按照现代政治理论,现代国家制度是人类社会创造的最有效的组织单位,是现代社会的核心元素。其显著特征有:

一是法治完备,建立起一整套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法律体系;

二是表达有一系列的规范,建立起保护公众表达权的一系列规章 制度;

三是国家的政治、社会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一整套保障决策科学、民主的程序;

四是国家政党、行政机构、社会组织运行高效,能够保证社会、经济的高 效、平稳、低成本运行;

五是有一套体现现代人类文明的观念,如法治、科学、、爱国、民主等观念的价值体系。 

二、政治概念

 政治的种种界说

  (1)国外将“政治制度”与“政治”视为同一概念

  (2)国内学者对“政治”的不同解释

 第一,政治等同与政治制度; 第二,政治是指具体的政治制度。 

 第三,政治是指国家制定的国家政治机构行为方式的规范体系与国家公民参加政治活动形式的规范体系的总和。 

 第四,政治是指政治机构的设置及其权限; 第五,政治是比政治制度更为广泛的范畴。 

三、政治运行机制的涵义和内容

 政治运行机制,是政治制度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和过程,它表明“政治主体的权力配置及其运行过程,是政治制度、政治的运行形式”。

“政治主体”,是指政治权力是谁行使、属于谁。 

“权力配置”,是指政治权力在政治主体中如何分配。 

“运行过程”,是指政治主体活动的发端、推进和实现的过程。

四、政党制度的内涵及其功能

政党制度的内涵:政党制度,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党的政治地位和作用以及执掌、参与或影响政权的方式、方法、程序的规范。

1.政党与政党的关系;2.政党与政权的关系;3.政党与群众的关系;4.政党内部的关系。 

政党制度的作用:政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是同政党的功能问题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政党制度的功能作用必然要通过政党在国家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活动而显示出来。

  第一,政党制度为政党在表达和凝聚,并使之上升为“公意”和立法,以及监督其实施等方面发挥作用,提供了制度上的规范和保证。

  第二,政党制度为政党在动员、组织和指导民众参政活动中发挥功能作用创造了制度上的有利条件。

  第三,政党制度为政党举荐国家领导人的候选人提供了规范化的方法和途径。

  第四,政党制度对协调和缓和社会利益矛盾,增进社会稳定团结,起着重要的作用。

五、代议制度的内涵及其功能作用

(一)代议制度的内涵

  所谓的代议就是 “代表商议”、“代表议事”,是指由一个人代表某一特定的群体,同另一些代表其他群体的人,就彼此共同面临的问题进行商议、讨论、并作出决定。 

  “代议制度”作为一个特定的术语,是指代议在国家政治生活领域中具体运用后形成的一种国家政治制度,又称“代议制”。

(二)代议制度在当代政治实践中的作用:

(1)推动和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2)维护了社会的稳定;(3)维护和巩固了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4)推动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三)代议制度的特征

  代议制度萌芽于中世纪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代议方式的采用,在近代资产阶级过程中最终形成。代议制度的基本特征:

  第一,代议制度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最合理形式。

  第二,代议机关由有选举权的人民选举产生,并有一定的任期。

  第二,代议制度的运行以及代议机关的名称、地位、组成、产生、任期、权限有明确的法律规范。

  (四)西方国家议会制度的基本特征

1、西方国家议会政治与政党政治融为一体

2、西方国家议会的主要特征是分权与制衡

  3、西方国家议员大多是职业政客;4、西方国家议会的本质特征是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

首先,它是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实现资产阶级统治的最佳形式。代议制度为资产阶级内部不同利益集团通过非暴力方式解决彼此间矛盾提供了可能,从而有利于维护整个阶级的根本利益,实现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统治。 

其次,它是维护资本统治的最好的工具。在怎样调整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维护其统治秩序上,资产阶级比它以往统治阶级要高明得多。它的突出特点就是给“机会”,给“出路”,即把被统治阶级也纳入到资本的统治过程中来。 

第三,它是保持社会活力的助推器。即通过定期的、开放式议会选举,通过另一些反对势力的存在,一方面有效遏止政权的,另一方面不断更新国家,使国家和社会保持一定的清廉和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六、行政制度的内涵及其功能作用

 (一)行政制度的内涵

行政制度,是指有关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权限、活动方式等方面的一系列规范。

行政制度是以一定的行政思想和观念作指导的、由国家和法律规定的有关国家行政机关的产生、职能、权限、组织结构、领导、活动规程等方面的准则体系以及内各权力主体的关系形态。 

第一,行政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行政权力的法定性规则。

第二,行政制度内含着相互关联、有序组合的多层次结构。

第三,行政制度与行政思想(观念)、行政主体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二)行政制度的地位和作用

行政制度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使得它在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中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功能。归纳起来,行政制度的重要功能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规范行政权力运作;(2)维护统治阶级利益;(3)促进社会经济发展;(4)实现公共管理职能

七、选举制度的内涵及其功能作用

 (一)选举制度的内涵

选举制度是有关选举的各项程序、方法和实现这些程序、方法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选举制度是一种政治制度,是当代民主国家政治制度必不可少的部分。

——选举制度是有关选举的各项程序、制度的总称,在其单独使用时并不专门确指某项具度。

——选举制度是由有关选举的一系列原则、程序、方法按法定规范形成的具度构成。

 (二)选举制度的作用

选举制度作为当代民主国家政治制度的基石,具体作用可分别从对国家、对个人和对社会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1、有助于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2、有助于提高人民的政治素质

3、有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八、西方与地方的关系

(一)西方国家与地方关系的类型

西方国家与地方关系,从静态角度看,其国家结构分为单一制和联邦制两种形式。其与地方权限划分为集权制和分权制,结合国家结构和与地方的权限划分,西方国家与地方关系大致有联邦分权模式、单一集权模式、单一分权模式三种形式。

1、联邦分权模式

联邦分权模式是一种实行时间最长的、已相当成熟的联邦制的典型模式,以现代的美国、德国为典型。 

联邦分权模式的共同特点是:

(1)(联邦)与地方(州)权力范围划分的法律化。

(2)与地方的纵向权力结构是一种分权协作型的结构。

(3)与地方权力运行机制的灵活性。

(4)和地方关系的调整呈现出一个双重的过程:一方面是联邦权力的扩张,另一方面则是州和地方职能的扩张。

2、单一集权模式

法国是一个历史上以高度集权为特征的传统单一制国家。 

其特点在于:

(1)与地方的权力关系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

(2)通过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的方式对地方代议机关和地方行政长官实施控制和影响,保证国家的一体化,从而显示出明显的集权特征;

(3)地方的法律地位、行政地位和财政地位呈现出一种不断提高的发展趋势。 

3、单一分权模式

这种模式以现代英国、战后日本为典型。 

单一分权制基本政治理念在于地方自治。其与地方关系特点是:

(1)地方职权范围确定的法律化和程序化;

(2)政党组织在协调与地方关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与地方关系存在一种内在的相互依赖关系,与地方是相互、相互依赖、相互需要和相互协商的关系;

(4)总体趋势是走向集权。 

(二)西方国家与地方关系的特点

1、集权和分权难以求得比较稳定的平衡,集权和分权的矛盾普遍存在

2、集权化和地方分权化始终贯穿于西方国家和地方关系的发展过程

3、西方国家协调与地方关系的基本手段是法制和财政控制

九、西方国家地方的类型

1、依附型

所谓依附型地方,是指职权范围较小,主要遵照指挥、指令行动并主要向负责的地方制度形式。

2、自主型

自主型的地方制度,主要是指实行联邦制的国家中的州和地方,它们享有立法、人事、财政、司法、等多种不受管辖、干涉的权力,主要向选民负责。

 、中间型

中间型的地方制度,是指那些既要向负责,又要向选民或议会负责,受到上、下双重制约的形式,这主要是指英国和日本的情况。

十、我国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框架,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 

1、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

2、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3、民主集中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组织原则

4、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运行的基本方略

5、积极稳妥的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不断完善的根本途径

十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特点:1. 按照“议行合一”的原则建立起来,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 代表来自人民,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3. 代表人民进行国家管理; 在中国党领导下进行工作

 (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真正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2. 有利于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3. 有利于集中全国人民的意志,集中力量办大事;4. 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国家的团结、稳定与统一

十二、我国的政党制度

(一)内涵  

  中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下简称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这一制度在中国长期的、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明确规定:中国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在中国,中国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为根本活动准则,维护尊严,保证实施。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价值和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民主监督;维护稳定。 

十三、我国的选举制度

(一)我国的选举制度是指各级人民代表的选举、选择制度。

 各级人民代表的选举、选择制度,包括普通地方选举和人民代表、特别行政区全国、省全国的选举、选择制度。

 普通地方选举适用于一般行政地方人民代表的选举、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的选举。

(二)中国选举制度遵循的基本原则 

(1)普遍选举权原则;(2)平等选举权原则;(3)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4)秘密投票原则;(5) 差额选举原则;

十四、我国的行政制度

    (一)中国与地方的关系

1、关系上的领导与隶属关系;2、职能上的分工与协作关系

3、职权上的集权与分权关系; 、行政运作过程中的互相影响关系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