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口语交际:劝告【教案】
2025-09-26 04:20:17 责编:小OO
文档
口语交际:劝告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精妙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体会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2.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方式,尝试劝告别人,多从别人的角度思考。

3.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说话的技巧,劝告时能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教学重难点

能了解和感悟劝告语言的特点和技巧,能得体地劝告他人。

▶教学策略

1.双向交际策略

本次交际主题是“劝告”,内容源于学生生活,学生有交际需求。教学时,侧重培养学生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能力。

2.真实情境策略

本文提供了三个交际场景,贴近生活,易于学生实践。在情景模拟练习中,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其他不文明的现象。设计角色换位表演环节,更有利于丰富学生的体验,从而提高劝说的能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巧设情境,导入话题

1.播放课件,自由谈话。

(1)课件出示乱丢纸屑、挤公交、楼梯上追赶等不文明行为的图片。

(2)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这样的场景吗?看到这样的场景,你一定有话想说,你想说什么?(学生交流)

2.引入新课,板书课文题目。

师:刚刚大家都想尝试用讲道理的方式来阻止这些行为,这就叫“劝告”。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当一位称职的文明使者,文明地劝告别人,同时让别人心服口服。(板书:劝告)

【设计意图】由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引入,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理解“劝告”,让学生有兴趣地投入到口语交际活动中。

板块二 讨论劝说,换位思考 

1.课件出示课本事例。(有一个同学,下课时坐在楼梯的扶手上往下滑)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师:小朋友乐此不疲地从楼梯扶手上往下滑,他这样做对吗?如果你在他旁边,会说点什么、做点什么?

3.学生简要表达自己的看法。

4.对照朗读,课件出示三种不同的劝说话语。

课件出示

●你这样做太危险了,有可能会撞到别人的。

●你怎么不遵守学校纪律呢?太不应该了!

●小同学,别这么玩!扶手很滑,如果没抓稳的话,你会摔伤的。

师:这种行为实在太危险了,三位高年级的同学都对他进行了劝说。

5.小组分角色演示故事,试着换位思考。(组内同学轮流扮演故事中的四个不同角色)

6.交流感受。

师:组内派代表说说故事中的小朋友听完这三种劝告,分别会有怎样的感受?

预设1:不喜欢前两位同学说话的语气,太严厉了。第二位同学完全是指责的语气,让人听了很不舒服。

预设2:第三位同学的语气比较委婉,容易让人接受。

预设3:我喜欢第三位同学的劝告,因为我能从她的话语里感受到对我的关心,而不是责备。

7.全班总结。

(1)师:所以,故事中的小朋友更容易接受哪位同学的劝告?我们一起看看小朋友都是怎么回答的吧!

课件出示

●我知道怎么做,不用你管!

●你是谁啊?凭什么管我!

●谢谢你,我知道了,我不会再这样玩了。

(2)学生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选择恰当的方式,换位思考。

(3)教师总结:劝说别人真是一门学问,从刚刚的讨论中,我们知道要劝说成功,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课件出示

●注意说话的语气,不要用责备的口吻。

●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这样别人更容易接受。

(4)齐读课件中的要点。

【设计意图】在角色扮演中,学会换位思考;亲身感受被不同语言劝说,并比较其效果;在劝说别人的同时,让自己也能受到良好的启迪和教育。

板块三  模拟情境,体悟感知

1.积累名言。

(1)师:古人特别重视学习,所以出现了很多劝人趁年少赶紧学习的励志名句。

(2)课件出示含有劝告意味的古诗文句子。

课件出示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师:你还知道哪些有劝告意味的名言?可以是劝人要友好相处的,也可以是劝人要诚实守信的,还可以是劝人要有宽广胸怀的。

2.互动交流,合作练习。

(1)引导语:古人的劝告,有的是说给自己的亲人,有的是说给自己的同学,还有的则是说给陌生人的,但一般都是以长者或智者的身份进行劝说。当自己的亲人长辈有做得不当的地方,你该怎么劝告?当遇到陌生人不遵守社会规则,你会劝告吗?你会怎么说呢?

(2)同桌合作,选择其中一个情境进行操练。(课件出示提前找好的有关不文明行为的视频)

课件出示

●情境一:儿子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商场,爸爸随手将擦过嘴的卫生纸丢在路上,头也不回地往前走,儿子一直回头望着那张纸……

●情境二:在红绿灯路口,身旁的一位骑电动车的阿姨见路口通过的车辆不多,闯红灯冲到马路对面。刚好有一辆汽车驶过,司机一下子急刹车停在路中间。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评价。

(1)选两组学生分别表演以上两种情境。

(2)学生评价。

(3)教师引导评价:你觉得他的劝告成功吗?想给他提什么建议?

(4)根据反馈再次表演。

师:请这两组小演员再来演一次,好吗?

(5)教师总结:对长辈进行劝说时,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说话的场合。

【设计意图】回顾古诗文中有劝告意味的诗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形成一种难能可贵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选择情境进行操练,将劝告要点运用于实践中。学生的互评,是站在更宏观的角度互相修正,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自我认识。

板块四  反思过程,总结要点

1.聚焦结果,调整态度。

师:如果劝告没被采纳,你会怎么办?

2.学生思考,与同桌讨论。

3.学生自由回答。

师总结: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不必强求。

4.课件出示注意事项。

课件出示

●选择最容易成功的劝说方式。

●劝告的场合要适宜,劝告时可以给出建议。

●注意观察对方的表情和反应,懂得保护自己。

5.联系实际,拓展劝告。

(1)课件出示三幅情景图。

课件出示

(2)师:这样做好吗?你会怎样劝告?

(3)同桌任选其一,用上学到的劝告技巧,合作完成“劝告”。

(4)学生自由展示。

(5)其他小观众们打分,进行评比。

6.总结回顾,鼓励运用。

师:劝告他人,传播文明,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也要懂得保护自己。

【设计意图】关注劝告的结果,是引导学生在传递正能量的同时,懂得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和挫折。学会保护自己,也学会平衡自己社会交往的心态。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劝告”,包含有情境引入、贴士提醒及任务延伸等内容,意在将口语交际活动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对于此课,我进行了以下尝试:

1.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口语交际要让大部分的同学有机会开口说,并有话可说。上课伊始,我将学生日常校园活动中的不文明情境一一呈现,请学生自由发言,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都能畅所欲言。指导学习“劝告”的社交技巧时,我让学生互相评点劝告要点的运用是否恰当,既锻炼了学生的评价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2.用“课本教”而不是“教课本”。

书本设计的话题情境比较贴近学生生活,但内容有限。从对方角度出发进行劝告并不是多管闲事,而是古来已有的优秀品质,是责任感的外在表现。所以,我在“模拟情境,体悟感知”这一板块的教学中,出示了有劝告意味的古诗文。课程设计中,我将劝告者分为亲人、同学、陌生人,涵盖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一张社交网。在本课结束时,借助对“劝告不成功,怎么办”的思考,引发学生对于自我人身安全的思考,同时提高其抗挫能力,而健康的社交心理,正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品质。教学中,很多地方可以通过朗读想象画面,来体会文章的内涵。因此,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如自读、分组读、男女生读、对话读等。不仅要让学生读出感受,读出情感体验,读出八儿的心理变化过程,还要读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