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四年级期末数学质量分析
2025-09-24 21:07:30 责编:小OO
文档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四年级数学科质量分析

  

  一、试卷说明

    本次试卷由县教研室统一命题,试卷立足课本、关注过程、重视方法、体现应用、题量适当、范围全面、难度适宜,为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取得不同的发展提供了一次平台。

二、指导思想与命题原则

试题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坚持素质教育方向,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紧扣新课标和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及认知水平与特点进行编制。命题原则为:一、关注情感,体现人文关怀;二、关注差异,满足不同追求;三、关注过程,引导探究创新;四、关注生活,培养实践能力

三、试卷结构

本试卷内容灵活多样,内容主要包括:1、认真填空;2、判断是非;3、正确选择;4、细心计算;5、操作题;6、解决问题等六大题。

四、试题特点

1、综合运用性强  

一道题目不仅考查一个知识点,而是考查有联系的多个知识点。目的是要求学生能融合贯通,全面分析并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注重计算能力的考查,测试学生是否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和熟练的运算能力。整套试卷计算量大,范围广,分布于填空、判断、选择、口算、竖式计算、简便计算、作图题、统计图、解决问题中。

    3、注重对学生生活实际经验在数学中的运用的考查,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实用性。

五、成绩统计(年级汇总表)

年级参考

人数

总分平   均

及格率优秀率90分以上

最  高  分

最  低  分

人数%人数%人数%
1691500788.816396.414686.410360.910030.3
 六、学生答题分析:

1.第一大题:填空。此题共有12个小题.答题正确率比较低的是第4小题、第9小题和第12小题,第4小题是考查角的分类及直角和平角的度数知识,三个角拼成一个平角,已知其中一个角是30°另一个是直角,求另一个角的度数,有10个学生因弄不清楚直角和平角的度数不会计算而丢分。第9小题“向前屈体旋转720°”是指身体向前旋转几周,有的学生不理解题意或不知道周角度数55人丢分。第12小题考查可能性大小的问题,“口袋里有7个黄球和5个白球,任意摸一个,至少摸出多少个球才能保证其中一定有一个黄球。”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难度有点大。有120人丢分。说明对游戏规则的设计能力还是很低。

  2.判断题:这一题比较简单,学生丢分比较少,其中第4小题是考查混合运算运算顺序:100×25÷100×25=1,有35人因不细心审题确定运算顺序后再计算而丢分。

3.选择题:考察内容比较深,每一题都有一定的技巧性。错得较多的是第4、5小题。第4小题有40人出错,部分学生不会把几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第5小题考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问题,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两次后展开,两条折痕的位置关系怎样。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差,有95人丢分。

4.注意审题,细心计算:此题是在做的过程中,有马虎、粗心现象,体现在计算最后结果出错,还有第3小题的“用简便方法计算”有85人不理解算理不懂简便方法计算而丢分。

  5.动手操作:这题大部分学生会做,丢分较少。画垂线有40人画错或不标直角符号。

6. 解决问题部分:这部分内容大多数学生掌握得比较好,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列式解答,检验等都能有条不紊的进行,答题正确率高,偶尔丢分是因为计算粗心造成结果出错。

七、今后教学建议 :

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利用课堂教学及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

2、加强计算的训练,课前3分钟进行口算练习,家庭作业以计算为主,同时要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以便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给学生创造机会,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合作交流,更好的发挥合作的潜能,使得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他们。 

4、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工作。

5、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动手操作能力,认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多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认真读题,审题,认真检查的习惯。 

7、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沟通,共同努力,特别是学困生的家长,要及时取得联系,,知道学生在校与在家的表现.必要时还可以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的学习方法。

8、加强教研活动,相互交流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并应用于自己的教学课堂实践中,以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018年7月13日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