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小组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要求
2025-09-24 20:45:35 责编:小OO
文档
小组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要求

小组工作过程可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小组筹备期(工作准备)、小组初期(开始)、小组中期(中期转折)、小组后期(后期成熟)和小组结束期。

小组筹备期(工作准备阶段):小组工作正式开始之前,工作者对组成小组所进行的全面而充分的准备工作阶段。

组员的特征:此时的组员包括两种,即已经明确希望进入小组的人和潜在的成员。成员有的清楚自己的问题和需要,有的不清楚,需要通过评估来明确。

社工介入的焦点:这个阶段的关键工作在于对组员的真实需求进行评估,以明确小组目标,选择小组成员和小组类型,进行小组活动方案设计。

工作者的任务

1、 明确工作目标

    在了解成员真实需要的基础上,建立小组工作目标。小组工作的目标可包括总目标和具体目标。

    总目标是指组员希望参与小组中能够达到个人目标的基础要求,是宏观的、广义的和原则性的目标,而不是具体的目标。指导思想和总体任务。

    具体目标围绕小组工作的总目标,主要包括沟通目标、过程目标、实质目标(或问题目标)和需求目标四部分。

    沟通目标是促进组员之间相互理解、接纳从而实现互动和分享的重要环节。

    实质目标或问题目标,是小组工作能够解决的问题及其具体范围。

    过程目标是指在小组各个阶段的分目标。因为过程是动态的,因此,过程目标也是发展变化的,是随着不同阶段的问题产生的。

    需求目标是遵循个别化原则、针对每个小组组员的具体需求而设计的任务。

2、制定工作方案

主要环节基本内容
理念机构背景;组成小组原因;小组的理论或概念架构
目标总目标
组员特征、年龄、教育背景;需要解决的问题
小组的特征性质;时间(长期/短期);规模、人员组合;集体聚会的频率和时间

明确的目的各具体时间
初步确定的程序计划和日程每次集体聚会的计划草案;程序活动;日期、时间、每次聚会的特点;活动的具体目的;社工的责任;活动准备;需要的器材、设备;每次聚会需要的费用
招募计划按机构的规定制定小组建立的程序;组员的来源;宣传、招募方法;允许的招募时间;招收方法
需要的经费器材;地点和设备;人力资源;特别项目;有关人员
预料中的问题和应变计划小组组员的问题;小组社工或机构的问题;其他来源问题
预算程序、器材、交通等费用的总和;费用或小组组员会费
评估方法评估范围;评估方法
3、选择组员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招募那些可能成为特定类型工作小组的成员:

(1) 主动向本机构寻求帮助的某些人员;

(2) 已由本机构服务的某些对象;

(3) 其他机构转介来的特定服务对象;

(4) 通过互联网、社区宣传栏等载体得知信息而主动报名的某些人员;

(5) 社区居民向本机构介绍的某个人员。

在招募组员之后,还要进行遴选和评估,最后确定组员。

4、 申报并协调资源

向所属的服务机构提出申请,递交工作方案,争取批准和资源支持,也可以向有关社区或者赞助机构争取资源支持,寻求赞助机构特别是企业的支持时,需要了解其可能给小组工作带来的某些的影响和。

5、小组的规模与工作时间

影响小组大小规模的因素:

小组目标 小组类型 探讨问题的性质 组员的成熟度 工作者的经验 有无协同领导者

小组人数:多数同意3-50人;5人小组适合讨论;8人小组最容易完成任务;超过25人,成员之间的紧密性明显降低

小组工作的时间

(1) 工作的持续时间

(2) 小组聚会的频率

(3) 每次活动时间的长短

(4) 小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小组初期(开始阶段):从第一次聚会开始,小组正式进入小组初期,小组初期的目标在于提供机会使成员相互认识和熟悉,,建立小组期望和规范,建立初步的信任关系,小组组员对小组产生认同的阶段.

1、“趋避”的两极情感困境

2、以往成功或失败经验的影响

社工介入的焦点

集中在帮助组员建立信任关系上

工作者的任务

(1)充分理解组员进入小组初期时的两极矛盾心理。

(2)创建可信赖的环境,促进组员间相互了解,澄清小组目标并促进与目标相一致的小组规范和小组结构

(3)承担好组织者、鼓励者和统筹者的角色。

社会工作者的任务

    这个阶段小组工作的重点在于帮助小组组员之间建立信任关系。因此,社会工作者应重点做好下列几项工作:

(1)协助小组组员彼此认识以消除陌生感。

(2)帮助小组组员对小组的期望,提高他们对小组目标的认识。

(3)讨论保密原则和建立契约。

(4)制定小组规范。小组规范是小组初期社会工作者和小组组员一起建立的适合管理和协调组员行为的准则。

小组的规范有三类:

一是秩序性规范,用来界定组员之间的互动准则。

二是角色规范,界定和明确组员所期望的具体角色和行为。

三是文化规范,澄清和说明小组的信念和基本价值,强调开放、平等、保密、非批判和团结合作等原则。

(5)塑造信任的小组气氛。社会工作者要致力于塑造信任的小组气氛:

一是主动与组员沟通,建立信任关系。可以运用同理心,站在组员的角度考虑问题,倾听他们的问题,并做出真诚有效的回应。

二是创造机会让组员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组员间的相互回馈和关怀自然地产生信任。

三是寻找并强调组员之间的相似性。可以邀请组员分享人生经验或感兴趣的事情等。当组员发现彼此之间存在相似性时,小组的凝聚力就开始产生。

四是澄清组员间可能的误解。

五是培养组员倾听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六是形成相对稳定的小组关系结构。

小组关系结构主要包括:

(1)沟通结构。要建立能够最大限度鼓励组员进行沟通的理想结构

(2)接纳结构。在组员之间形成能够相互接纳、相互包容的结构

(3)权利结构。建立鼓励全体组员,特别是弱势组员能够自我肯定、有所增权的权利结构

(4)领导结构。在开放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建立注重责任、轮流参与、有利于推动小组过程的领导结构

(5)角色结构。协助建立每个组员都有适合自己位置的角色结构

小组初期阶段社会工作者角色

领导者

社会工作者处于小组的核心位置,具有指导小组发展、制定小组活动计划、统筹小组活动具体程序和细节的责任和领导角色

鼓励者

社会工作者要鼓励组员主动表达自己对小组和其他组员的各种期望,尽快适应小组环境

组织者

社会工作者要组织一些能够有助于组员之间相互了解的活动,促进组员之间尽快建立相对的熟人关系。

 

小组中期(中期转折阶段):为小组重整和归纳阶段,一方面组员之间的互动增强,建立起亲密关系,产生次团体,另一方面,随着小组成员了解增强,彼此之间的摩擦增多,围绕权力和资源竞争所产生的冲突增多。工作重点在于,通过处理冲突来促进小组目标的实现。

组员的特征

1、关系亲密

2、认同小组

3、权力竞争与控制

4、组员在冲突中出现有攻击性的成员、沉默的成员和替罪羔羊。

社工介入的焦点

处理小组冲突。

工作者的任务

(1)处理抗拒行为;

(2)协调和处理冲突;

    在解决冲突时,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以下具体措施:帮助组员澄清冲突的本质,特别是澄清冲突背后的价值观差异;增进小组组员对自我的理解;重新调整小组规范和契约;协助组员面对和解决由冲突带来的紧张情绪和人际关系;运用焦点回归法,即将问题抛回给组员,让他们自己解决。

(3)保持组员对整体目标的意识;

(4)协助组员重新建构小组;

(5)适当控制小组的进程。

    社会工作者应该认识到组员经过处理抗拒和冲突的过程,会养成一定的自我管理、自我决策的能力,但尚未达到完全自主的状态。这时,社会工作者还需要适当控制小组进程,引导组员以小组为中心的互动,创造一个以小组为中心的环境解决情境,以期更好地实现小组目标。

 

小组后期(后期成熟阶段):小组达到了最高的结合和凝聚,它的内外在系统更趋向于整合,小组成员的沟通基本达到理想状态,彼此之间的了解更深入,达到了深层次的理解和自我披露。

组员的特征

(1)成员达到最理想的沟通状态

(2)成员对小组有较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家庭式的情感减弱,围绕小组共同目标的达成形成了固定的、理性的互动模式。

(4)权力结构趋于稳定

社工介入的焦点

    促进小组目标更好实现 协助组员解决问题。

工作者的任务

(1)维持小组的良好互动;

(2)协助组员从小组中获得新的认知;

(3)协助组员把认知转变为行动;

(4)协助组员解决有关问题。

角色:资源提供者、使能者、引导和支持者

 

小组的结束期:当小组目标实现、任务达成时,或者约定的时间已经到了,任务没有实现时,小组面临着结束。

组员的特征

(1)离别情绪。在分离的情景中,成员有积极和消极两种情绪反应,即“两极情感”。即肯定、有信心和否定失落。

(2)情绪转移。面临分离,小组成员开始从其他地方寻找新资源以满足他们自己的需要。

(3)两极行为。包括焦虑、逃避、拒绝、愤怒等行为。

社工介入的焦点

    处理好组员对于分离的情绪

工作者的任务

(1)认识到成员在结束期的心理行为特征

(2)做好结束期的工作和小组评估

(3)担当好小组领导和引导角色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