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药用植物学》
2025-09-24 20:46:04 责编:小OO
文档
名词解释:

1、模式植物细胞:将各种细胞的主要构造集中在一个细胞里加以说明。这个细胞称为典型的植物细胞或模式植物细胞。

2、细胞器:是细胞质内具有一定形态结构、成分和特定功能的微小器官,也称拟器官

3、细胞壁:是包围在原生质体外面的具有一定硬度和弹性的薄层。

4、单粒淀粉:只有一个脐点,无数的层纹围绕这个脐点。

5、复粒淀粉:具有2个以上脐点,各脐点分别有各自的层纹围绕。

6、半复粒淀粉:具有两个以上脐点,各自脐点除有本身的层纹环绕外,外面还有共同的层纹。

7、组织:是由许多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机能相同而又彼此密切结合、相互联系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

8、维管束:是维管植物的输导系统为束状结构贯穿于整个植物体的内部,除了具有输导功能外同时对植物体还有支持作用,维管束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

9、周皮:为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组成的复合组织,是取代表皮的次生保护组织。

10、定根:主根、侧根和纤维部都是直接或间接由胚根生长出来的,有固定的生长部位。

11、不定根:有些植物的根并不是直接或间接由胚根所形成,而是从茎、叶或其他部位生长出来的,这些根的产生没有一定的位置。

12、直根系:主根发达,主根和侧根的界限非常明显的根系。

13、须根系:主根不发达,或早期死亡,而从茎的基部节上生长出许多大小、长短相仿的不定根,簇生呈胡须状,没有主次之分的根系。

14、凯氏点:因增厚部分宽度常远比其所在的细胞壁狭窄,故从横切面观,径向壁增厚的部分呈点状,故又称凯氏点。

15、凯氏带: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壁和上下壁的局部增厚,增厚部分呈带状,环绕径向壁和上下壁而成一整圈,称凯氏带。

16、年轮:在一年中早材和晚材是逐渐转变的,没有明显的界限,但当年的秋材与第二年的春材界限分明,形成一同心环层,称年轮。

17、边材:在木质茎横切面上可见到靠近形成层的部分颜色较浅,质地轿松软,称边材。

18、春材:形成层的活动季节影响很大,温带和亚热带的春季或热带的雨季由于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形成层活动旺盛,所形成的次生木质部中的细胞径大壁薄,质地轿疏松,色泽轿淡,又称早材。

19、秋材:温带的夏末秋初或热带的旱季形成层活动逐渐减弱,所形成的细胞径小壁厚,质地紧密,色泽轿深,又称晚材。

20、心材:在木质茎横切面上可见到中心部分颜色较深,质地轿坚固,称心材。

21、根迹维管束:茎中维管束与不定根中维管束相连的维管束。

22、叶迹维管束:茎中维管束与叶柄维管束相连的维管束。

23、完全叶:凡具备叶片、叶柄、托叶三部分的叶。

24、不完全叶:缺少任何一部分的叶。

25、叶脉:叶片中的维管束,有输导和支持作用。

26、叶序:叶在茎枝上排列的次序或方式。

27、异性叶性:有的植物在同一植株上却有不同形状的叶,这种现象称为异性叶性。

28、两面叶:叶片的内部构造中,栅栏组织紧接上表皮下方,而海绵组织位于栅栏组织与下表皮之间,这种叶称两面叶。

29、等面叶:有些植物的叶在上下表皮内侧均有栅栏组织。

30、单叶:一个叶柄上只生一个叶片的。

31、复叶:一个叶柄上生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叶片的。

32、宿存萼:有些花萼开花后不脱落并随果实一起增大,称宿存萼。

33、单体雄蕊:花中所有雄蕊的花丝连合成一束,呈筒状,花药分离。

34、聚药雄蕊:雄蕊的花药连合成筒状,花丝分离。

35、四强雄蕊:花中有6枚雄蕊,其中4枚的花丝较长,2枚较短。

36、单雌蕊:是由一个心皮构成的雌蕊。

37、复雌蕊:是由一朵花内2个或2个以上心皮彼此连合构成的雌蕊。

38、心皮:是适应生殖的变态叶。

39、完全花:一朵具有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的花。

40、不完全花: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

41、单性花:仅有雄蕊或仅有雌蕊的花。

42、两性花:一朵具有雄蕊和雌蕊的花。

43、整齐花:植物的花被各片的形状大小相似,通过花的中心可作几个对称面的花,又称辐射对称花。

44、不整齐花:花被各片的形状大小不一,通过其中心只可作一个对称面,又称两侧对称花。

45、花序:花在花枝或花轴上排列的方式和开放的顺序。

46、双受精:是指被子植物的雄配子体形成的两个精子,一个与卵融合形成二倍体的合子,另一个与细胞的极核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的现象。双受精后由合子发育成胚,初生胚乳核发育成胚乳。

47、真果:指由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

48、假果:指有些植物除子房外,花的其他部分如花被、花柱及花序轴等也参与果实的形成的果实。

49、单果:是由单雌蕊或复雌蕊所形成的果实,即一朵花只结成1个果实。

50、聚合果:是由1朵花中许多离生雌蕊形成的果实,每个雌蕊形成1个单果,聚生于同一花托上。

51、聚花果:是由整个花序发育形成的果实。

52、有胚乳种子:种子中有发达的胚乳,胚相对较小,子叶薄。

53、无胚乳种子:种子中胚乳的养料在胚发育过程中被胚吸收并贮藏于子叶中,故胚乳不存在或仅残留一薄层,子叶较肥厚。

54、高等植物:蕨类植物门、裸子植物门和被子植物门的植物在形态上有根、茎、叶的分化,构造上有组织的分化,生殖器官是多细胞,合子在母体内发育成胚,又称有胚植物。

55、低等植物:菌类、藻类及地衣门的植物在形态上无根茎、叶的分化,构造上一般无组织分化,生殖器官是单细胞,合子发育时离开母体,不形成胚,又称无胚植物。

56、显花植物:裸子植物门和被子植物门的植物有性生殖开花并形成种子,又称种子植物。

57、隐花植物:藻类、菌类、地衣门、苔藓植物门、蕨类植物门的植物都用孢子进行有性生殖,不开花结果,又称孢子植物。

58、学名:根据国际命名法规命名的植物名字。由属名+种加词+命名人组成。

59、世代交替:是指在生物的生活史中,产生孢子的孢子体世代与产生配子的配子体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

简答题:

1、模式植物细胞的构造?

(1)、一个典型的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外面包围着一层比较坚韧的细胞壁,壁内的有生命的物质总称为原生质体,主要包括细胞质、细胞核、质体、线粒体等;其中含有多种非生命的物质,它们是原生质体的代谢产物,称为后含物。另外,还存在一些生理活性物质。

2、试比较腺毛与非腺毛的区别?

(1)、腺毛由多细胞构成;非腺毛由单细胞或多细胞构成。

(2)、腺毛是能分泌挥发油、树脂、黏液等物质的毛茸;非腺毛不能分泌物质。

(3)、腺毛有腺头和腺柄之分;非腺毛无头、柄之分。

(4)、腺毛的腺头通常呈圆形,具有分泌作用,由一个或几个分泌细胞组成,腺柄也有单细胞和多细胞之分;非腺毛末端通常尖狭,不能分泌物质。

3、什么叫维管束及维管束的常见类型?

(1)、维管束是维管植物包括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输导系统,维管束为束状结构,贯穿于整个植物体的内部,除了具有输导功能外,同时对植物体还起着支持作用。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

(2)、常见类型:①、有限外韧维管束②、无限外韧维管束③、双韧维管束④周韧维管束⑤、周木维管束⑥、辐射维管束

4、什么叫根尖的构造,根尖分为哪几个区域?

(1)、不论主根或侧根、定根或不定根,其最先端到生有根毛的部分称根尖,由根尖形成的构造称根尖的构造。

(2)、根据根尖细胞生长和分化的程度不同,根尖可划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根冠位于根尖的顶端,由多层薄壁细胞组成,形似帽子,包被在生长锥的外围,起着保护作用;分生区位于根冠上方,呈圆锥状,由顶端分组织组成,其不断,产生新的细胞;伸长区位于分生区上方到出现根毛的地方,其细胞迅速伸长,且细胞停止开始分化;成熟区位于伸长区上方,其细胞已分化成熟,形成各种初生组织,且表皮一部分细胞外壁向外突出形成根毛。

5、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及其构造特点?

(1)、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从外到内可分为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①、表皮位于根的最外围,由单层细胞组成,起保护作用,表皮上常可见根毛;②、皮层位于表皮内方,由多层薄壁细胞所组成,通常分为外皮层、皮层薄壁组织和内皮层(内皮层具凯氏点或凯氏带增厚、辐射维管束)。③、在根的内皮层以内的所有组织构造统称为维管柱,包括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

(2)、构造特点:①、根的初生木质部分为几束,一般双子叶植物束数少,为二至六原型;②、在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有一至多层薄壁细胞,在双子叶植物根中,这些细胞以后可以进一步转化为形成层的一部分,由此产生次生构造;③、一般双子叶植物的根初生木质部往往一直分化到维管柱的中心,因此,一般根不具髓部。

6、试从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来源、活动及活动结果来阐述根的初生构造向次生构造的过程?(1)、、根的次生构造:次生分生组织的细胞、分化而成的结构。(2)、形成层的产生及活动:产生: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逐渐向两侧扩展,对着木质部束的维管柱鞘细胞恢复分生能力,形成一个波浪状环。逐渐形成一圆环;结果:向外产生的细胞分化成次生韧皮部,向内产生的细胞分化成次生木质部。次生木质部:导管、管胞、木纤维、木薄壁细胞。次生韧皮部:筛管、伴胞、韧皮纤维、韧皮薄壁细胞组成。(3)、木栓形成层的产生及活动:产生部位:维管柱鞘;向外产生木栓细胞——形成木栓层;向内产生栓内层——次生皮层;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三层合称周皮。

7、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及其构造特点?

(1)、表皮:一般不具有叶绿体,有的植物茎的表皮细胞有气孔、毛茸及其他附属物;(2)、皮层:含叶绿体,基本成分是薄壁细胞,有厚角组织,还有纤维、石细胞;(3)、维管柱:①、初生维管柱:a、初生韧皮部b、初生木质部c、束中形成层;②、髓:中心部分,由基本分生组织的薄壁细胞组成;③、髓射线:具横向运输、贮藏作用,产生不定根、不定芽。

8、双子叶植物草质茎的初生构造及其构造特点?

(1)最外方为表皮,其上长具角质层、毛茸、气孔、蜡被等附属物,少数植物表皮下方有1-2层木栓细胞和少量栓内层;(2)、维管柱中的维管束所占比例远比木质茎少;(3)、有的种类只具束中形成层而无束间形成层,有的种类则束中形成层和束间形成层均无;(4)、髓射线一般轿短、宽;(5)、髓部发达,由大量薄壁细胞组成。

9、双子叶植物根茎的初生构造及其构造特点?

(1)、表皮常具木栓组织,少数具表皮或鳞叶;(2)、皮层中常具根迹维管束和叶迹维管束斜向通过;(3)、维管束呈环状排列,外韧形;(4)、机械组织不发达,贮藏薄壁组织发达;(5)、有明显的髓部。

10、双子叶植物叶的构造、单子叶植物叶的构造?

(1)、双子叶植物叶的构造:①、叶柄的构造:叶柄的横切面一般呈半圆形、圆形、三角形等;②、叶片的构造:可分为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叶肉通常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有等面叶和两面叶之分)(2)、单子叶植物叶的构造:①、单子叶植物的叶外形多种多样,有条形、管形、剑形、卵形、披针形等,叶可以有叶柄和叶片,但是大多数分化成叶片和叶鞘,而叶片较窄,脉序一般是平行脉;(2)、叶片一样具有表皮、叶肉和叶脉;(叶肉一般都属于等面叶)

11、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在形态上的区别?

器官双子叶植物纲单子叶植物纲
直根系须根系
维管束环列,具形成层维管束散生,无形成层
网状脉平行脉
通常为5或4基数

花粉粒具3个萌发孔

3基数

花粉粒具单个萌发孔

2片子叶

1片子叶

一、寥科:

1、形态特征: ①.多为草本,节膨大。②.单叶互生,托叶膜质,鞘状抱茎,称托叶鞘。③.花两性或单性,花被3-6(5)枚,常花瓣状,多宿存。④.瘦果或小坚果,三棱形或两面凸起(凸镜状),包于宿存花被内;或有翅。

2、化学成份:含蒽醌甙、鞣质。

3、代表药物:掌叶大黄、拳参、红蓼、何首乌、虎杖。

二、毛茛科:

1、形态特征:①.一或多年生草本,具宿根。②.单叶或复叶,无托叶。③.花两性,雄蕊多数,螺旋排列,心皮多数,分离,螺旋排列。④.单生或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⑤.聚合蓇葖果或聚合瘦果。

2、化学成份:生物碱、甙类。

3、代表药物:毛茛、乌头、威灵仙、黄连、白头翁、升麻。

三、木兰科:

1、形态特征:①. 木本,乔、灌木,稀为木质藤本,多具油细胞,有香气。②. 单叶互生,托叶大,早落,留下托叶环痕,稀无托叶。③. 花单生,大,花两性或单性,花被3数。轮状排列,花托柱状,雄蕊多数,螺旋排列。心皮多数,离生,螺旋排列,稀较少,轮生。④. 聚合蓇葖果,稀浆果或翅果。

2、化学成份:挥发油。

3、代表药物:厚朴、五味子、八角、望春花、地枫皮。

四、十字花科:

1、形态特征:①.草本,富含汁液。②.单叶、无托叶,基生或互生。③.总状花序,十字花冠,四强雄蕊、有蜜腺。④.角果。⑤.种子无胚乳,子叶弯曲或折叠。

2、化学成份:苷类、挥发油、生物碱。

3、代表药物:菘蓝、莱菔、葶苈、播娘蒿、白芥。

五、蔷薇科:

1、形态特征:①.草本、木本均有,常具刺。②.叶多互生,常有托叶。③.花单生、伞房、圆锥花序。④.花两性,辐射对称,花托凸起、凹陷或平展,花萼下部与花托愈合成盘状、碟状壶状的萼筒,周位花,花萼5枚,花瓣5枚,雄蕊多数,偶定数,雌蕊心皮多数或1-5枚,分离或合生。⑤.蓇葖果、瘦果、梨果、核果。具宿存萼。

2、化学成份:含苦杏仁甙、酚类、鞣质及有机酸。

3、代表药物:绣线菊、龙牙草、掌叶覆盆子、金樱子、月季花、玫瑰花地榆、山楂、皱皮木瓜、枇杷、杏、梅、桃。

六、豆科:

1、形态特征:①、草本、木本或藤本。②、叶互生,多为复叶,有托叶。③、花序各种,花两性,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花萼5裂,花瓣5,通常分离,多数为蝶形花,雄蕊10,二体,少数分离或下部合生,稀多数,心皮1,子房上位,胚珠1至多数,边缘胎座。④、荚果,种子无胚乳。⑤、叶柄及小叶柄基部都膨大成叶枕。

2、化学成份:含黄酮、生物碱、蒽醌类、树胶;种子含脂肪油、蛋白质。

3、代表药物:合欢、含羞草、决明、皂荚、云实、膜荚黄芪、甘草、野葛、苦参、槐、补骨脂、密花豆、扁豆。

七、五加科:

1、形态特征:①.乔木、灌木或木质藤本。常有刺。②.叶柄基部常扩大成鞘。③.花序为伞形花序或头状花序,或在集合成总状或圆锥花序。④.花小,两性或单性,辐射对称;花萼不显著5枚;花瓣5枚,分离;雄蕊与花瓣同数互生;子房下位,2-5心皮,稀多数,合生2-5室,胚珠1枚,倒生;有花盘。⑤.浆果或核果。    

2、化学成份:含挥发油、皂甙。

3、代表药物:人参、西洋参、三七、刺五加、细柱五加、土当归、葱木、常春藤。

八、伞形科:

1、形态特征:①.均为草本,茎常中空,常有纵棱,植物体含有挥发油,有香味。②.常为复叶,互生或基生,叶柄基部扩大成鞘状。③.花两性,排列成伞形或复伞形花序,各级花序均有总苞。④.花小,花萼5枚,常不明显,花瓣5,雄蕊5,与花瓣互生,雌蕊由2心皮组成,子房下位,2室,胚珠1枚,顶生,花柱2,部膨大形成花盘。⑤.果实为双悬果,每个悬果有5条纵棱,沟的内侧有1-数条。⑥.种子有胚乳。

2、化学成份:含挥发油。

3、代表药物:当归、白芷、杭白芷、重齿当归、柴胡、狭叶柴胡、大叶柴胡、川芎、藁本、前胡、野胡萝卜、防风、、珊瑚菜。

九、唇形科:

1、形态特征:①.草本或灌木,常含有芳香油而含有香气,茎常4棱形。②.叶对生,无托叶。③.轮伞花序。④.花两性,两侧对称,花萼合生,常5齿裂,宿存,花冠合生,二唇形,常上唇二裂,下唇3裂,雄蕊4,2强或仅2枚发育,着生于花冠筒上,广歧着药,常有花盘,子房上位,2心皮,合生,常4深裂成4室,O1,花柱基生。⑤.果实由4枚小坚果组成。

2、化学成份:含挥发油;有些含苦味质,甙类,生物碱。

3、代表药物:益母草、丹参、黄芩、薄荷、紫苏、藿香、石香薷。

十、葫芦科:

1、形态特征:①.攀援状或匍匐状草本,有卷须。②.多单叶,互生。③.花单性,雄花花萼5、花冠5,多合生,雄蕊3-5,花药常“S”形。雌花萼管与子房合生,花萼5、花冠5、3心皮合生。④.瓠果,肉质或干燥变硬;稀为蒴果。⑤.种子扁平,无胚乳。⑥.双韧维管束。

2、化学成份:富含三萜皂甙、抗癌物质三萜苦味素。

3、代表药物:栝楼、绞股蓝、雪胆、罗汉果、木鳖、丝瓜络、冬瓜子。

十一:桔梗科:

1、形态特征:①.草本、希灌木。有乳汁或汁液。②.单叶,无托叶。③.花两性,辐射对称 ,花冠钟状、筒状,有花盘。④.蒴果、浆果。⑤.根多含菊糖,不含淀粉。

2、化学成份:皂苷、生物碱、多糖。

3、代表药物:桔梗、沙参、党参、半边莲。

十二、菊科:

1、形态特征:⑴. 草本,稀木本,有些种类有乳汁管或树脂道。⑵. 无托叶。⑶. 花无柄,集成头状花序,有总苞1-∞层,再集成各种花序。⑷. 花两性或雌雄同株,头状花序中的花有同型:全为管状花或舌状花。有异型的:外围为舌状花,雌花或无性,称为边缘花,为两性花或无性的管状花,称为盘花。花萼:变态,有毛状、刺状或鳞片状或缺,花冠菊科最复杂,有:①. 管状花:两性花,辐射对称,花冠5裂,盘花。②. 舌状花:两性花,左右对称,花冠5裂,边缘花。③. 唇形花:两性花,左右对称,花冠5二唇形,盘花。④. 假舌状:雌花,左右对称,花冠3,边缘花。⑤. 漏斗状:无性,辐射对称,不育花,雌,雄蕊退化。雄蕊5枚,稀4,聚药,花药4室,基部,顶有尾部或鳞片。雌蕊(2:1:1),柱头2裂,胚珠基生。⑸. 瘦果或称菊果( cypsela ),果实顶端常有冠毛。(6).含菊糖,不含淀粉粒.

2、化学成份:黄酮类,挥发油,内酯,香豆素,菊糖。

3、代表药物:菊花、红花、白术、苍术、木香、黄花蒿、艾蒿、苍耳、牛蒡、旋覆花、蒲公英、苦苣菜。

十三、天南星科:

1、形态特征:①.草本,稀为木质藤本,常具块茎或根茎,多含水汁或乳状汁液及针晶。②.单叶或复叶,网状脉或平行脉,叶柄基部常具膜质鞘。③.肉穗花序,基部有彩色或绿色的佛焰苞,稀叶状苞片,称佛焰花序。④.浆果。

2、化学成份:含生物碱,皂甙,挥发油。

3、代表药物:天南星、半夏、独角莲、石昌蒲。

十四、百合科:

1、形态特征:①.多年生草本,具根茎、球茎、鳞茎,稀木本。②.单叶基生,茎生叶常互生。③.花单生或总状花序,稀伞形、穗状花序。④.花两性,辐射对称,单被花,花被片6,分离呈花瓣状,子房上位或半下位,3心皮合生3室,。⑤.蒴果,浆果。

2、化学成份:多含生物碱、皂甙。

3、代表药物:百合、黄精、玉竹、浙贝母、暗紫贝母、川贝母、知母、七叶一枝花、麦冬、天门冬、藜芦、芦荟。

一、毛茛科和木兰科的异同点:

1、相同点:①、花两性,雄蕊和雌蕊多数。螺旋状排列在伸长的花托上;②、子房上位;③、蓇葖果,种子具胚乳。

2、异同点:

毛茛科木兰科
草本、稀灌木、藤本木本、稀藤本
单叶或复叶,互生或茎生,常无托叶单叶互生,托叶早落,具明显脱落环痕
除聚合蓇葖果,具有聚合瘦果、稀浆果除聚合蓇葖果,具有聚合浆果
有的花托伸长植物体内多油细胞(挥发油)
二、蔷薇科四个亚科的区别:

绣线菊亚科蔷薇亚科苹果亚科梅亚科
心皮1-5,离生或基部连合,花托下陷。

心皮多数,离生,长在突起的花托上或壶形花托内心皮5-2,合生,长在下陷的花托内,与花托合生

心皮1,极少5-2,生于下陷的花托内,但不与花托合生

子房上位子房上位子房下位子房上位
聚合骨突果聚合瘦果梨果核果
灌木、草本,单、复叶,无托叶灌木、草本,单、复叶,有托叶木本,单叶,有托叶木本,单叶,有托叶。
三、豆科三个亚科的区别:

含羞草亚科云实亚科蝶形花亚科
多为木本木本多为草本、藤本
花冠镊合状上升复瓦状(假蝶形花冠)

下降复瓦状(蝶形花冠)

花序头状总状、穗状、单生,聚伞花序单生,总状、穗状
二回羽状复叶一回羽状复叶三出或一回羽状复叶
四、五加科和伞形科的异同点:

1、相同点:均为伞形花序,花为离瓣花,花萼、花冠、雄蕊均为5基数,具上位花盘,子房下位。2异同点:五加科植物多为木本,叶为掌状或羽状复叶,由伞形花序排列成总状或圆锥状,浆果或核果;伞形科植物多为草本,叶片成复叶,具鞘状叶柄,复伞形花序,双悬果。

五:唇形科与玄参科的异同点:

1、相同点:草本、稀木本,叶对生,无托叶,花两性,两侧对称,花萼常宿存,雄蕊4,2强,子房上位,2心皮。2、异同点:玄参科:茎多为圆柱形,总状花序或聚伞花序,子房2室,中轴胎座。蒴果,稀浆果,花柱常宿存,种子多数;唇形科:茎为方柱形,植物体常有香气,轮伞花序,子房4深裂至基部形成4室,每室1胚珠,花柱常着生于子房底部,果实为小坚果。

五加科和伞形科的异同点:

相同点:均为伞形花序,花为离瓣花,花萼,花冠,雄蕊均为三基数,具上位花盘,子房下位。不同点:五加科多为木本,掌状叶或羽状复叶,由伞形花序排列成总状或圆锥状,浆果或核果。伞形科之外多为草本,叶片成复叶,具鞘状叶柄,复伞形花序,双悬果。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