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5KV升压电力变压器安装
1.1工程内容及参数
S11-6300/31.5和S11-3150/31.5型三相电力变压器各1组,Sn=6300KVA和Sn=3150KVA,接线组别YN,d11。相关参数见下表:
序号 | 名称 | 型号及规格 | 数量 | 安装地点 | 备 注 |
1 | 变压器1B | S11-6300/31.5 | 1组 | 35KV变电站 | 组合式 |
2 | 变压器2B | S11-3150/31.5 | 1组 | 35KV变电站 | 组合式 |
2 | 高压断路器 | LW34-40.5 | 3组 | 35KV变电站 | |
3 | 高压隔离开关 | GW4-35ID | 11组 | 35KV变电站 | |
4 | 电流互感器 | LGB-35 | 6个 | 35KV变电站 | |
5 | 氧化锌避雷器 | YH10WX-57/170 | 9个 | 35KV变电站 |
主变压器安装程序见下页图1.2-1:
中性点设备安装
1.2-1主变压器安装程序框图
1.3主要施工技术方案与措施
(1)施工准备
1) 按厂家技术文件、设计要求及规程规范编写主变安装施工方案报工程师审批,并向参与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进行材料、工器具以及倒运、吊装设备和检查、试验设备的准备。
3)确定施工责任人、技术负责人以及具体施工人员,统一指挥协调。
4)土建施工已完成,运输轨道安装完成并验收合格,场地清理干净、道路畅通。
(2)外观检查
按厂家、设计及规程规范要求,对主变及其它到货设备进行外观及其它方面检查,做好检查记录。
(3)开箱检查、验收
开箱检查、验收包括设备(本体和附件)及备品备件、随设备到货的技术资料、出厂试验报告等厂家技术文件是否齐全、完好无损并作好详细记录。清点完毕,各种附件分类存放在库房内。
主变压器在35KV变电站卸车,用25t汽车吊进行卸车,并将变压器1B和2B放置在基础上。
(4)油处理
1)油处理准备
绝缘油到工地前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准备工作:
A.清扫绝缘油罐,阀门管路配制齐全,做到干净、清洁、不渗漏,并对油罐进行干燥,干燥后密封保存,油罐上部呼吸器内硅胶应是新更换的干燥硅胶;
B.准备1台真空滤油机、1台压力滤油机,并检查试运行完好;
C.油处理系统、真空滤油机等设备的操作程序、规程、运行记录、注意事项等,用专用记录本记录或将栏板挂在油处理间和设备库。
2)油处理
油运至工地后应做如下工作:
A.从原油运输容器中抽取油样化验,桶装按规程抽取油样化验;罐装的必须在每个油罐的中部取油样化验分析。
B.将已抽取过化验用油样的油通过压力滤油机抽到副厂房绝缘油库油罐中。
C.采用两个油罐循环的办法通过真空滤油机进行油循环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应定期取油样化验,监视油质变化趋势。
(5)附件清扫、检查试验
1〕QJ系列气体继电器经外观检查后应送校验部门校验。电接点温度计进行校核、试验。
2)冷却器开箱清点,清扫后,应竖立并按制造厂及合同要求作打压试验。检查应无渗透漏,然后用合格变压器油进行彻底冲洗,并密封存放。
3〕储油柜清扫干净后,隔膜用0.2Kg/cm2干燥空气做压力试验,30分钟后压力无降低。最后用合格变压器油冲洗,密封存放。
4)检查呼吸器内硅胶是否已失效,如已失效,应在115~120℃温度烘烤8小时使其复原或换新:浅蓝色硅胶变为浅红色表明已失效。对白色硅胶,不加鉴定一律烘烤。
5)油泵电机进行绝缘和直流电阻检查。
6)其它各种零部件清点、清扫后,用合格变压器油清洗,用干净白布塑料布捆扎密封好就近存放待装。
(6)分相进行器身检查:
1)器身检查前的准备
A.根据天气预告。预测一个睛好,温度、湿度均满足要求的天气,进行器身检查。器身检查、回装、抽真空注油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连续完成。
B.场地清扫干净,吊车已作全面仔细的检查、试验。
C.油处理工作结束,油样化验合格。
D.专用工具、相关材料运抵现场。
准备合格的倒链及钢丝绳、手电筒等;根据现场情况搭设三步架子,铺跳板,并经检查合格;盛油器(经过清洗的油桶等)、试验用绝缘摇表、电工工具、专用服装准备妥当;必要时准备耐油橡胶垫备件。
E. 附件清扫、检查试验工作结束。
2)器身检查注意事项
A.变压器在搬运过程中,不应有冲击或严重振动情况。利用机械牵引时,牵引的着力点应在变压器重心以下,以防倾倒。搬运倾斜角不得超过15°,否则,应采取措施,防止内部结构变形。
B.分相进行变压器钟罩起吊时,应将钢丝绳系在下节油箱专供起吊整体的吊耳上,且必须经钟罩上节相应的吊耳方向,防止变压器倾倒。
C.周围空气温度不宜低于0℃,器身温度不应低于周围空气温度。当器身温度低于周围空气温度时,应将器身加热,宜使其温度高于周围空气温度10℃。
D.器身在空气中暴露时间应符合如下规定:
环境温度〉0℃ 相对湿度〈65% 时, 器身暴露时间24h
环境温度〉0℃ 相对湿度〈65-75% 时,器身暴露时间16h
环境温度〉0℃ 相对湿度〈75-85% 时,器身暴露时间10h
如果空气湿度或露空时间超过规定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3) 器身检查
A.采用抽真空排氮。排净后,用干燥空气破坏真空。并将油箱内的残油排出。
B.钟罩起吊前,检查运输支撑和器身各部位无移动现象,运输用的临时防护装置及支撑应予拆除,仔细清点并作好记录以备查。
C.钟罩起吊前,折除调压切换装置,钟罩连接螺栓等钟罩所有与其相连的部件。钟罩起吊时,吊索与铅锤线的夹角不宜大于30°。起吊过程中不得与器身相碰撞。
D.接生产厂、规范要求,检查器身各部位的情况。如各种螺栓的紧固、防松措施,铁芯、线圈绝缘的完好情况,调压切换装置等等。并清扫干净各部位应无油泥、水滴,金属屑未等异物。
(7)分相进行铁芯检查
1)铁芯无变形,铁轭与夹件间的绝缘垫良好。
2)铁芯无多点接地。铁芯外引接地的,拆开接地线后铁芯对地绝缘良好。
3)打开夹件与铁轭接地片后,铁轭螺杆与铁芯、铁轭与夹件、螺杆与夹件间的绝缘良好。
4)当铁轭采用钢带绑扎时,钢带对铁轭的绝缘良好。
5)打开夹件与线圈压板的连线,检查压钉绝缘良好。
6)打开铁芯屏蔽接地线,检查屏蔽绝缘良好。
7)铁芯拉板及铁轭拉带紧固,绝缘良好。
(8)分相进行绕组检查
1)绕组绝缘层完整,无缺损变位现象。
2)各绕组排列整齐,间隙均匀,油路无堵塞。
3)绕组的压钉紧固,防松螺母锁紧。
4)绝缘围屏绑扎牢固,围屏上所有线圈引出处封闭良好,引出线绝缘包扎牢固,无破损、拧弯现象;引出线绝缘距离合格,其固定支架牢固可靠,引出线裸露部分应无毛刺或尖角,其焊接良好,引出线与套管的连接牢固,接线正确。
(9)电压切换装置各分接头与线圈的连接紧固,各分接开关清洁、紧密,弹力良好。分接头与线圈所有接触到的部位用0.05×10mm塞尺检查,应塞不进去。转动接点正确地停留在各个位置上,与指示器指示一致。转动盘应动作灵活、密封良好。
(10)器身检查完毕后,必须用合格的变压器油进行冲洗,并清洗油箱底部,不得有残留杂物,箱壁上的阀门应开闭灵活、指示正确。
(11)回装、扣钟罩
检查、清扫完毕后,按生产厂技术要求回装,其中在安装耐油密封垫(圈)时,必须无扭曲、变形、裂纹、毛刺。垫(圈)应与法兰面尺寸相配,并安装正确,其压缩量不宜超过其厚度的1/3。
(12)运输就位安装
变压器就位前,核对高低压侧方向,避免安装时调换方向发生困难。
主变到位后检查主变到位后的中心线是否与设计相符。检查高低压侧套管中心线与母线安装中心线是否相符。
(13)附件安装
1)气体继电器的安装:关闭截油阀,将运输用的临时短节拆下,将气体继电器按正确的方位装上,使其箭头符号指向储油柜,截油阀应位于储油柜和气体继电器之间,垫好原有的耐油胶垫,上紧螺丝,消除漏油。二次配线时,若操作电源为直流,必须将电源正极接到水银接点,以免断点飞弧。
2)防潮呼吸器的安装:将呼吸器盖子处的橡皮垫取掉,使其畅通,并在盖子中加装食粮变压器油,起滤尘作用。
3)温度计安装:变压器顶盖上的温度计套筒内应加适量的变压器油,软管不得压扁或死弯,其富裕部分应盘圈并固定在温度计附近。
4) 绕组套管连接:根据设计图纸及厂家图纸的要求将变压器按照正确的组别连接。
(14)分相抽真空、注油
1)准备
A.已完成变压器套管、储油柜、气体继电器及冷却器等附件的安装,且位置正确、牢固可靠。
B.已完成油箱上油气连通管、阀门和真空注油系统的安装连接。
C.已将在真空下不能承受机械强度的附件如储油柜、安全气道等与油箱隔离。
2)抽真空、注油
A.打开各部位与主体的连通管(除储油柜及气体继电器外),然后用真空机抽真空至规定值,并保持8h后,用真空滤油机注入合格的变压器油至淹没铁芯处。抽真空时,监视并记录有无漏气部位及箱体有无变形。
B.真空注油时,注入油的油温宜高于器身温度,注油时间不宜少于6h。注油后继续保持真空,真空保持时间不得少于4h。真空注油工作应避免在空气湿度过大的情况下进行,以防潮气进入。
C.油注到抽真空阀门处,然后拆除真空系统,连接气体继电器和储油柜间的等,继续充油至储油柜的下限为止,打开储油柜橡皮隔膜通道(阀门等)。
D.用真空滤油机热油循环真空过滤变压器箱内的油,热油循环过滤时按油的四项指标是否达到要求来确定。即油的击穿电压、含气量、含水量、介损达到合格为止。
(15)补油、排气及静压试验
1)从储油柜内隔膜上放气塞注油直到放气塞冒油为止。这时应拧紧放气塞,打开气体继电器与导气连管处的阀门,使储油柜中的油与油箱中的油箱通。
2)储油柜达到正常油位(环境温度对应的刻度线)后开始计算静放时间,在静放过程中应每隔8小时打开各部位的放气塞放气,静放时间最好达48小时以上。
3)静压密封试验
从储油柜下端呼吸器的管口中向隔膜袋内充入0.3kg/cm2的干燥空气(或氮气),3小时后检查应无渗油部位。
(16)电气试验
1)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
2) 检查所有分接头的变压比;
3) 检查变压器的三相接线组别和极性;
4)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吸收比;
5)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
6)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泄漏电流。
7) 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在变压器制造厂试验工程师监督下,做感应耐压试验)。
8) 绕组连同套管的局部放电试验。
9) 测量与铁芯绝缘的各紧固件及铁芯接地线引出套管对外壳的绝缘电阻。
10) 绝缘油全套(包括色谱和金属粒子试验)注油前后及投运后的试验。
11) 额定电压下的冲击合闸试验
12) 检查相位
13) 测量噪音
14) 控制保护设备试验
15) 控制保护设备运行
16) 冷却装置的检查和试验
(17)变压器试运行
1) 开机建压后进行递升加压(零起升压)和相位核对检查试验
2) 变压器冲击合闸试验
开机前由系统从主变高压侧进行全电压冲击合闸。
变压器进行5次全电压冲击合闸试验,每次时间间隔5min,第一次冲击合闸受电时间不少于10min,其余四次持续时间为5min,变压器应无异常。励磁涌流不应引起保护装置的误动。
3) 变压器带电后,检查变压器及冷却装置所有焊缝和连接面,不应有渗漏现象。
2 35KV户外出线场设备安装
2.1工程内容及参数
序号 | 名称 | 型号及规格 | 数量 | 安装地点 | 备 注 |
1 | 接地开关 | 6组 | 35KV变电站 | ||
2 | 高压隔离开关 | GW4-35ID | 11组 | 35KV变电站 | |
3 | 电流互感器 | LGB-35 | 6只 | 35KV变电站 | |
4 | 氧化锌避雷器 | YH10WX-57/170 | 9只 | 35KV变电站 |
总体验收
2.3主要施工技术方案与措施
(1)施工前已完成的工作
出线构架及已设备混凝土杆支柱安装完成并经验收,设备基础已按图纸和厂家要求安装调整合格。
(2)设备的转运及开箱检查
1) 用25T汽车吊和汽车进行倒运、安装。运输安装过程中,注意不要碰撞设备,特别注意瓷套防护,可用木箱或软布防护。
2) 由监理工程师主持,甲方及制造厂代表参加,我方负责实施开箱检查,清点和清扫以及验收工作。
3) 检查互感器的电磁装置和谐振阻尼器的铅封。互感器取油样化验,不合格必须用合格油冲洗后再注入合格油。
4)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如有异常情况,在征得厂家代表和监理工程师同意后,进行器身检查。
5)取下避雷器防爆片上下盖,检查防爆片应完整无损,安全装置完整无损。
(3)设备安装
1)检查合格的设备,使用25t汽车吊并用专用吊具到安装位置并固定、清扫。
2)严格按照图纸及设备成套供应组件编号进行安装。
3)隔离开关的相间距离与设计要求之差不应大于5mm,相间连杆应在同一水平面上。
4)支柱绝缘子应垂直于底座平面,且连接牢固;同一绝缘子柱的各绝缘子中心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同相各绝缘子柱的中心线应在同一垂直平面内;各支柱绝缘子间应连接牢固,安装时可用金属垫片校正其水平或垂直偏差,使隔离开关触头相互对准,接触良好。隔离开关的闭锁装置应动作灵活、准确可靠;带有接地刀刃的隔离开关,接地刀刃与主触头间的机械闭锁应准确可靠。
5) 35KV金属氧化锌避雷器按制造厂家的安装使用说明书和有关规范规程规定进行安装试验。放电记数器应密封良好,保证动作可靠。
6)避雷器引线的连接不应使端子受到超过允许的外加应力。
7)互感器在保管期间应防止受潮、倾倒或遭受机械损伤。互感器整体起吊时,吊索应固定在规定的吊环上,不得利用瓷瓶起吊,并不得碰伤瓷套。
8)检查互感器变比分接头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检查互感器二次接线板应完整,绝缘良好,标志明晰。
9)互感器安装面应水平,并列安装的互感器应排列整齐,同一组互感器的极性方向应一致。
10)各设备导电连接处金属接触表面,应彻底清除氧化膜等杂物,涂上电力复合脂。
11)所有设备接地连接可靠。
(4)一次拉线安装
1) 全部设备经电气试验合格后,进行设备连线工作。设备连线时,做好安全措施,包括设备安全和人员安全。
2) 每片、每串绝缘子用2500V绝缘摇表检查合格后先吊上排架安装好。
3) 按设计图的尺寸要求,测量实际尺寸下线。
4) 放线、紧线及附件安装时,应防止导线磨损,在容易产生磨损处应采取有效防止措施,软导线不得有扭结、松股、断股及其他明显的损伤或严重腐蚀等缺陷。
5)所用的金具,除取得质量合格证外,尚应进行外观检查。金具的镀锌层有局部碰损,剥落或缺锌,应除锈后补刷防锈漆。
6)绝缘子串、导线及避雷线上的各种金具上的螺栓、穿钉及弹簧销子除有固定的穿向外,其余穿向应统一。
7)引下线与设备间连线安装后,应呈似悬链状自然下垂,测量弧垂及安全净距应符合设计规定。
8)软导线与电器设备端子连接时,控制导线的松弛度,要保证电器设备端子不受到超过允许的外加应力。
(5) 电器设备及一次拉线安装工作完成后,最后进行必要的补漆工作。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