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我和两个孩子的故事
2025-09-24 20:48:44 责编:小OO
文档
我和两个孩子的故事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父亲就对我说:“孩子,你一定要考上中专哦,好减轻些家里的负担。”猛抽了几口烟,迟疑了一会儿,父亲又说:“就算你考上了高中,我们也不会同意让你上的。”听得出来,父亲说最后一句话的时候,态度是严厉的。哎,谁叫我是个女孩子,又是家里的老大呢。于是,四年后的一天,怀揣着满腔的热情和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我踏上了回乡的路。我的同学分配得都还可以,有的留城了,有的在镇小或乡小工作,我独自一人回到了自己村。当时的我并没有考虑太多,每天和孩子们玩在一起。第二年,正赶上撤并,在班主任老师的帮助下,我调入了东和乡小工作,认识了第一个孩子。

东和是个比较偏僻的乡镇,山里来上学的孩子较多,他们一般小学三年级就住校了。我接收的是四年级班,用心的我不到两天就发现有个孩子很特别。他长得很瘦,浑身脏兮兮的,眼睛亮亮的,而且特别大。放学后,我把他叫到了寝室,和他拉起了家常。在谈话中我了解到,他是东和小坑人,爸爸好,也比较懒惰。输了钱以后就开始打他妈妈,夫妻俩常吵架,后来他妈妈干脆离开了这个家。难怪他爸爸开学的时候把钱放在我这边,让我每星期给他10元,说是自己到外面去打工了。可怜的他就成了个没人疼,没人管的孩子。也许是因为都是穷苦家庭出身的原因吧,我并没有嫌弃他,反而很欣赏他。可是,住校上学的孩子,一星期吃的菜都是爸爸妈妈准备的,一个10来岁的孩子怎么可能安排得好自己的生活呢。他有时吃豆腐乳,有时吃榨菜,有时吃西施豆腐,有时在饭盒上倒点酱油将就……我那时也是刚离开父母的怀抱,自己都不知道怎么烧菜做饭,更不知道怎么去疼他了,只是觉得内心酸楚,很同情他的遭遇。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我也过了实习期,就打算照顾他。于是,每天傍晚放学后,我把他叫到寝室里做作业,和他一起吃饭。一个星期五的傍晚,他跑来高兴地对我说:“老师,今天爸爸回来了,我要回家去!”他一脸的自豪,好像这样的待遇也已经很奢侈了。此后的第二个星期,无论我怎么叫他,也不肯来我那儿吃饭了。直到后来我才知道,他爸爸叮嘱他不可以来老师这儿,难为情的。多懂事的孩子!一天,有个孩子跑来告诉我:“老师,朱浩偷了我的橡皮和笔。”这个问题有点棘手,我怕伤他的自尊,就单独和他谈了一次。刚开始的时候,他怎么都不肯承认自己拿了别人的东西,后来才红着脸说东西是他拿的。我没有责怪他,内心感到很内疚。对他说:“朱浩,别难受了。你爸爸把钱放在我那儿,就是想让老师照顾你。是老师做得不好,老师粗心,忘了给你买学习用品。”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碰到有好菜的时候,我就叫他一起吃饭。渐渐地,他也肯来吃饭了,但总是一吃完饭就走。后来,我们班男寝室住校孩子的菜老是少,我也曾经调查过几次,都没有收获。听孩子们说他们的菜都是晚上大家睡觉的时候少的,就关照孩子们晚上睡觉的时候关好自己的箱子。这以后,寝室里失窃的事情平静了许多,我也就不再追究了。直到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朱浩同学吃不饱饭,趁大家熟睡的时候,悄悄起来偷吃同学的菜,听了真叫人心酸。一天,和往常一样,我从窗户拿出钥匙,打开抽屉,发现自己藏在那里的2000多元钱不翼而飞。2000元钱,在1992年的时候,是个不小的数目,那可是我的全部积蓄。我一边怪自己粗心,一边暗地里调查,想不到的是,拿钱的竟然是朱浩同学。他那天深夜和之前一样,又起床去别的寝室偷菜吃,被学校的老师发现了。老师问他还曾拿过别人什么东西,他说拿了我的钱。天哪,原来我经常叫他来寝室吃饭,他知道我的钥匙一直都放在窗户旁边,就趁我不注意的时候,把我藏在抽屉里的钱洗劫一空。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估计也许是缺少家庭温暖的缘故吧,抑或是偷菜后没有被发现,胆子越来越大的原因。我把他叫到身边,静静地看着他,没有说一句话。他把头深埋在胸前,也没有说一句话。许久,我叫他抬头看着我。他抬起头,满脸是泪。我本想好好教育他一番,看到他这样,也就收回了要说的话。只是轻轻地对他说:“朱浩,老师希望以后这样的事情不要再发生了,好吗?”他点点头,早已泣不成声了。后来,我调到了离城较近的双桥小学工作,他也换了班主任。离别的时候,我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对他说:“老师走了,要照顾好自己哦。”现在,他应该已经长大成人了,也不知道是否把那个坏习惯改了,但在内心里,我仍然希望自己关心过的孩子能健康成长,无论身体还是心灵。

2002年,我到和济小学工作,认识了第二个孩子。和济小学情况比较特殊,外地来诸暨打工的孩子特别多,本地的学生反而很少。她是个外地来的孩子,很文静,我是她的语文老师。几个星期接触以后,我发现这孩子特别好学。不但课堂上那眼睛一直是发亮的,就连下课的时候也不肯出去玩,总是在自己的座位上看课外书。有好几次,我想赶她出去玩一会儿,她都不肯。原来是因为她家庭条件不好,看的书都是问同学借的,她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书看完。知道了这个情况以后,我就有意识地在班级里成立了个图书角,让她担任图书管理员。心想:这样,她就不用那么赶时间看书了吧。她的工作可出色了,借书还书一笔笔都记载得很清楚,但下课就看书的习惯还是照旧。图书角里的书马上就被她看完了,我就把家里拿来的书借给她看。这孩子因为看的课外书多,语文成绩一下子提高了不少,作文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我就在全班孩子面前表扬了她,期末结束的时候,还跟班主任老师提议,推选她为“三好学生”。女孩对我的鼓励一直很感激,我吩咐她做的事情总是特别卖力去完成。一天,我发现她情绪低落,就问她怎么了?她什么都不肯说,但看得出她很难受。于是,当天,我把写接力作文的任务交给了她。第二天,打开她的作文本,我读出了一种欲言又止的难受。看着她的文章,我的内心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抑,就把她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和她推心置腹地进行了一次长谈。她确实有难言之隐,她原来的爸爸去世了,妈妈带着她来诸暨打工,后来经人介绍,嫁给了现在的后爸。由于我们当地人的生活条件相对好些,外地人嫁给当地人,在大家眼里看是高攀了。事实也确实如此,她后爸和妈妈又有了一个女孩,但后爸一直看不起她和妈妈。妈妈为了她的事情,也不止一次和后爸发生争执,但从来没有能改变过现状。这次因为自己和妹妹争看电视的事情,她遭到了后爸的打骂,妈妈又不敢多说什么。听了她的诉说,我觉得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出在他爸爸身上。于是,我打电话找来了她爸爸,让她爸爸先说说她怎么样。她爸爸一听老师让他说说孩子,可来劲了,说她在家里不听话,常和妹妹吵架,不照顾妹妹等。我知道那是他爸爸疼自己亲生女儿的缘故。于是,就故意在她爸爸面前大力地表扬了她。说她每门功课都名列前茅;作文写得好,已经在报刊上刊登出来了;学习认真,同学间关系融洽;特别强调了一点,就是对长辈很尊敬。之后,他爸爸也似乎感觉到自己有点过分了,说话变得吞吞吐吐起来。我又把女孩的作文拿给她爸爸看,并对她说:“你女儿真的很出色,我估计她将来一定有出息。你好好爱她,像爱自己的小女儿一样喜欢她。等她长大了,会孝敬你的,说不定你将来还是要指望她呢。”她爸爸后来向我保证,今后一定好好爱她。送走了她爸爸,我舒了口气,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这么轻松过。第二天,我去找女孩,她很高兴地告诉我说,昨天一回家,爸爸就奖励她了。看到她的开心劲,我内心比她还甜。现在,她上六年级,我教四年级。我们虽在同一所学校,但彼此接触的时间明显少了。平时也很难得看到她在操场上玩耍的身影,只是放学的时候从她身边经过时,她都会害羞地叫我一声:“老师,再见!”那声音轻得只有我和她自己才听得到。我并不求什么,只希望她——一个从外地来的孩子,也能够变得越来越自信。

    就这样,我默默地祝福着我的孩子们,已走过了20几个春秋。我觉得与孩子作伴,做孩子的向导,尽自己所能,替他们排解困难,是我的责任和义务。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