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1
2025-09-24 21:09:27 责编:小OO
文档
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问自答、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致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毫无疑问,这种教学方法也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及技能,积累和运用一些学过的知识,然而,被动接受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却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使学生的思维无法得到培养的发展,另一方面,学生的个性发展也受到阻碍。这些消极方面的影响,都是有悖于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我在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几个环节,现介绍如下。

一、课前自主学习环节

提倡自主合作、自主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发展方向,但要实现这种学习方式,最根本的是落实好自主学习这一关键环节。因为只有在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学习才有意义;同时,自主学习也是探究学习的前提。课前自主学习是学生对文本初步自我体验、自我领悟、自我掌握的过程,是课堂教学、合作学习的基础。为了体现课前自主学习,不流于形式,我根据课的内容,设定了“课前预习提纲”,其中包括自主学习方法和自我评测两部分。让学生在自学中不但“有法可依”,还能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一展用武之地,真正体验学习的收获与乐趣。

为使学生在操作中能有自我体验,更好地完成自主学习环节,又避免和其他环节之间脱节,在课前自习的自我评测环节,我作如下两方面设计:

(一)让学生亲身去体验自主学习,并从中获得知识。在这个版块中,主要以字词为主加以一些学生通过阅读就能够完成的问题,如给课文列提纲,分层次,概括层意;作者意图,主人公心理活动,人物语言等,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有一种自我成就感。

(二)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师教学的内容组织当中去。这个版块中,我设计了一些有关课文内容与文章整体感知的问题。主要的目的就是为课堂讨论作好准备,紧凑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效率。除此之外,我还设计了“我的疑问”和“挑战我的你”两个内。“我的疑问”在于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能抓住疑点,并顺着疑点,层层追问,加深了对事物认知的精确度,通过“挑战我的你”这个环节促使学生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活跃课堂气氛。以此创设更好的课堂教学情境。

二、合作学习环节

(一)组内合作交流阶段。在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导入内容之后,马上就课前自习内容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对一此基础问题进行指正、交流、再巩固,对于参与性问题组内达成共识,学生个人意见允许保留。

(二)班级共同探讨交流阶段。这一阶段要求各小组针对问题陈述自己的观点,展开班级讨论,教师适时进行引导,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并促使至少是大多数的学生达成一致见解。

(三)个人问题研讨阶段。在本环节中要求学生提出“我的疑问”和“挑战我的你”中的问题,可以在课堂进行讨论,(也可根据课堂时间确定,不一定放在课后。)教师对于讨论情况进行指导,并要求接受任务的小组给予提出问题的同学明确的答复。

三、探究拓展环节

本环节根据各课内容的具体情况设置不同的拓展练习,可以是拓展阅读训练,也可以是片段写作练习,但要注意所安排的内容不宜过多,课堂上要有充足的时间去完成,并进行交流总结。通过探究拓展环节,学生更深刻掌握、巩固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利用学过的知识面去解决学习中相关的问题。

无论接受与否,课程改革已经势在必行。新课程将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和教学、学习方式,它积极提倡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不但使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更新,而且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会学习,不断成熟,不断进步。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就必须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拓者、决策者”;必须掌握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会创新,学会思考,在课程改革中跟上时代步伐,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实现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