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小班角色游戏娃娃家
2025-09-24 21:00:56 责编:小OO
文档
小班角色游戏娃娃家

角色游戏:娃娃家

游戏的产生:

 娃娃家游戏其实是小朋友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小朋友们对这些内容很熟悉,比如吃饭、睡觉等,他们也希望自己能成为爸爸妈妈照顾孩子,像他们的爸爸妈妈那样做,因此游戏的内容小朋友很兴趣,于是我们决定开展这个游戏。

游戏总目标:

1、幼儿喜欢参与角色游戏活动,对游戏活动感兴趣。

2、围绕“娃娃家”主题开展游戏,能用语言、动作再现爸爸、妈妈照顾小朋友的情景,反映自己对所扮演的家庭成员中各个角色的认识。

3、建立并遵守游戏常规。

4、学习使用礼貌用语,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第一阶段游戏( 9月 13日— 9月23 日)

阶段目标一:

1、围绕“娃娃家”主题开展游戏。了解娃娃家的物品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2、萌发幼儿对角色游戏的兴趣,愿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3、围绕“娃娃家”开展游戏,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

4、引导学习抱娃娃的方法及如何给娃娃喂饭等。

5、继续巩固游戏常规,能正确使用各种游戏材料。

第一次游戏

第一次活动准备:

1、娃娃若干、炊具(煤气灶、锅、铲、勺等)、餐具(碗、盘子、茶壶、杯子、小勺等)、电视机、食品(面条、鱼丸、饺子、各种饼干等)。

2、布置若干娃娃家的环境。

指导要点:

一、教师出示娃娃家物品引起幼儿游戏兴趣。

二、幼儿了解娃娃家物品的名称并讨论其使用方法。

1、让幼儿说说桌上有什么?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这些物品?

2、让幼儿自由说说自己认识的物品的使用方法并示范。

三、幼儿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1、教师创设若干个娃娃家,幼儿自由游戏练习使用各种炊具、餐具等。

2、在游戏中教师可充当某个角色和幼儿一起玩。

3、教师在游戏中进行随机教育,提醒幼儿要轻拿轻放玩具,玩具玩完后要及时归位。

第一次观察推进:

1、观察:从本次游戏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小朋友们对娃娃家的游戏十分兴趣,能运用到自己的生活经验,但也有一些地方脱离游戏,以下是几游戏片段

片段1:有一个小朋友抱着布娃娃坐在桌子旁边,什么都没有做,一个下午的游戏时间浪费了。

片段2:另外一组一个小朋友拼命的把各种蔬菜水果放进了锅里,然后再倒出来,最后再放进去,这样一直重复,没和任何交流也没做其他的事。

2、推进:

娃娃家小朋友们的表现,反应了小班小朋友现在仍处于操作材料自我满足的阶段。他们的角色意识较差,有时候一个东西可以玩很久时间,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改怎么样做,不会与人交往,教师在今后的游戏中要继续的引导,使幼儿有更多互动和分享经验。

第二次游戏

第二次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娃娃、炊具(煤气灶、锅、铲、勺等)、餐具(碗、盘子、茶壶、杯子、小勺等)、电视机、食品(面条、鱼丸、饺子、各种饼干等)。

2、布置若干娃娃家的环境。

指导要点:

一、以娃娃家环境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游戏兴趣:

二、引导幼儿学习抱娃娃:

1、幼儿自由抱娃娃并互相交流:“怎么抱娃娃才会更舒服?”

2、教师小结抱娃娃的要点:

〈1〉娃娃的头应靠在爸爸(或妈妈)的手臂上。

〈2〉爸爸(或妈妈)一只手拖着娃娃的头,另一只手拖着娃娃的臀部。

三、学习给娃娃喂饭:

1、让幼儿回忆平时爸爸、妈妈怎样给自己喂饭的。

2、请个别幼儿示范给娃娃喂饭。

3、启发提问:“饭很烫时怎么办,怎么喂宝宝?宝宝饭滴在身上,要怎么做?”

四、教师小结抱娃娃、给娃娃喂饭的要点。

五、幼儿分组活动,教师指导:

1、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扮演某种角色进入游戏与幼儿一同游戏,鼓励个别能力弱的幼儿大胆参与游戏,体验和同伴游戏的乐趣。

2、教师创设若干个娃娃家,幼儿自由游戏练习抱娃娃、给娃娃喂饭。

3、教师根据幼儿的需要以游戏的方式给予具体的帮助和指导。

4、在游戏中及时纠正、指导幼儿正确使用游戏材料,提醒幼儿要轻拿轻放玩具。 

第二次观察推进:

观察:针对上次观察推进的结果,这次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学习如何抱娃娃喂娃娃吃饭等,照顾娃娃的方法。在观察中发现幼儿对照顾娃娃很感兴趣,而且学习的很快,但是观察游戏中又发生了另一个问题:因为娃娃的数量是有限的,而小朋友们都想抱娃娃照顾她,所以在游戏中,很多小朋友都去抢娃娃,这样会出现争执和混乱,大家都说我要娃娃。

推进:在下次游戏中,教师可以多增加一些娃娃够幼儿游戏时使用,然后要进行幼儿的角色分配,可以让一些小朋友扮演妈妈去抱娃娃,照顾娃娃;另一些小朋友扮演爸爸、爷爷、奶奶等,这样可以帮娃娃煮东西吃,或者帮娃娃洗澡等,分工合作,这样游戏中也不会发生争执。

第三次游戏

第三次活动准备:

1、娃娃家所需的材料:娃娃、炊具(煤气灶、锅、铲、勺等)、餐具(碗、盘子、茶壶、杯子、小勺等)、食品(面条、鱼丸、饺子、各种饼干等)。

2、布置若干娃娃家的环境(内有桌、椅、电视、电话、床等)。

指导要点:

一、启发引导幼儿结合自身经验,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是怎么照顾自己的,从而引申到幼儿身上,让幼儿讨论:如果自己当娃娃的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做?爸爸可以做什么?妈妈可以做什么?

二、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1、教师根据幼儿扮演角色的意愿,将幼儿分为两人一组,并带领幼儿到“娃娃家”的场景中开展游戏。

2、教师巡视,介入指导:

〈1〉让幼儿明确自己所扮角色的简单职责,并能说出对方所扮角色的称谓如“他是爸爸。她是妈妈。”

〈2〉提醒幼儿掌握正确抱娃娃的姿势及给娃娃喂饭的方法。

〈3〉鼓励个别能力弱的幼儿大胆参与游戏,体验和同伴游戏的乐趣。

〈4〉继续提醒幼儿要轻拿轻放玩具,不争抢玩具,会轮流使用玩具。 

第三次观察推进:

观察:通过2次的游戏后,幼儿对如何进行娃娃家的游戏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积累了一些生活的经验,于是这次活动将小朋友们进行角色分配,有的人演爸爸有的人演妈妈。在观察中发现小朋友们有了自己的角色后玩的更开心了:比如倩玉会抱着娃娃说“不哭我是妈妈”而扮演爸爸的伟锋会在一边像模像样的煮东西。

推进:从此次游戏的情况看,前2次小朋友出现的问题和娃娃家中的游戏材料的使用和一些常规的培养有很大的关系,通过游戏角色的分配和教师对常规的强调,使的幼儿慢慢形成了较良好的游戏常规。

第四次游戏

第四次活动准备:

1、娃娃家所需的材料:娃娃、炊具(煤气灶、锅、铲、勺等)、餐具(碗、盘子、茶壶、杯子、小勺等)、食品(面条、鱼丸、饺子、各种饼干等)。

2、布置若干娃娃家的环境(内有桌、椅、电视、电话、床等)。

指导要点:

  一、教师出示若干游戏材料,让幼儿说说材料的名称及用法,启发引导幼儿讨论:“这些游戏材料还能怎么用?”初步激发幼儿参与探索活动的兴趣。

二、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1、幼儿自由结伴,两人一组,到游戏区活动。

2、教师巡视,介入指导:

〈1〉继续提醒幼儿明确自己所扮角色的简单职责,能愉快地与同伴一起游戏。

〈2〉重点用语言提示,鼓励幼儿尝试游戏材料的不同使用方法,引导幼儿体验不同的乐趣。

〈3〉带领能力差的幼儿参与游戏,及时肯定他们表现。

〈4〉督促个别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如轻拿轻放玩具,不争抢玩具,不乱跑等。 

第四次观察推进:

观察:本次游戏中教师发现幼儿对爱护玩具材料的常规要求做的还不太好,比如:在游戏中,几个男孩子在抢娃娃家的灶,于是他们吧桌子旁边的东西碗啊盘子啊什么的,全部扫到了地上,但是他们根本没有去捡,而是继续的去抢;还有的小朋友不玩的东西不重新放在篮子立,而是随手一扔就不管了。

推进:在活动中出现的这种行为在下次游戏的开始,教师要先进行强调,先给小朋友们说一说让幼儿思考这种行为对不对,哪错了,应该怎么做,教育幼儿游戏材料要爱护,如果损坏了小朋友们就没的玩了,大家要把幼儿园的东西当成自己家的玩具好好爱护,不要互相争夺,要互相谦让。

第二阶段游戏(9 月26 日— 10月10 日)

阶段目标二:

1、继续引导幼儿学习如何互相商量着玩游戏,有初步的角色分工合作的意识。

2、愿意与人交往,发展友好交往能力。

3、知道与人分享玩具,体验和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第五次游戏

第五次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娃娃家所需各种材料:娃娃、炊具(煤气灶、锅、铲、勺等)、餐具(碗、盘子、茶壶、杯子、小勺等)、食品(面条、鱼丸、饺子、各种饼干等)。

布置若干娃娃家的环境,内有桌、椅、电视、电话、床等。

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回忆上次游戏情况导入活动。

2、引导幼儿讨论:怎么样才能做好娃娃的爸爸和妈妈?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强调要求:两人一起游戏时,要商量好爸爸做什么?妈妈做什么?不要抢着做同一件事,如:爸爸在做饭时,妈妈可以去照顾娃娃,给娃娃讲故事,或给娃娃喂饭,哄娃娃睡觉,然后和爸爸一起吃饭等。

3、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自由结伴,两人一组,佩带好角色挂牌后到各娃娃家活动。

2)幼儿游戏,教师巡视指导:

A、提醒幼儿在游戏时商量好爸爸、妈妈各自的工作,在游戏中不争抢着做一件事。

B、教师可扮演客人,针对个别组出现的问题予以提示与指导,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多交流,互相协商游戏的开展。

C、继续鼓励幼儿互相分享玩具,不争抢其他组幼儿的活动用品,及时归放。

D、注意观察、肯定及带动内向幼儿积极地参加游戏,督促个别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不乱跑。 

第五次观察推进:

观察:在本次的游戏中,教师针对上次游戏的情况对幼儿的行为进行了评价和激励,告诉小朋友们要爱护玩具的重要性以及评选看看谁是最爱护玩具的小朋友将奖励他们红花。因此这次游戏小朋友们都注意到了这点。而且在游戏中教师新增加了电视和电话,小朋友们对新增加的材料很有他们会用电话假装与人聊天,邀请别人到家里做客等,这样就在无形中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和交往能力。

推进:在活动中发现,幼儿会打电话邀请其他小朋友来自己的娃娃家做客,因此在下次的游戏中决定多鼓励幼儿到别人娃娃家去玩,这样可以让幼儿知道如何接待客人和如何当客人,发展了幼儿的交往能力。而且小朋友们对电话电视这些新的游戏材料很感兴趣,下次游戏中可以多增加一些材料供幼儿游戏。

第六次游戏

第六次活动准备:

1、娃娃家所需各种材料:娃娃、炊具(煤气灶、锅、铲、勺等)、餐具(碗、盘子、茶壶、杯子、小勺等)、食品(面条、鱼丸、饺子、各种饼干等)。

2、布置若干娃娃家的环境。

指导要点:

一、师生共同回忆上次游戏情况。

引导幼儿讨论:有客人来家里做客,我们应该怎么接待客人?客人进门时我们要说什么?做什么?客人走了要怎么说?教师小结:客人来做客时小朋友要先问清是谁再开门。客人进门要问好,给客人拿拖鞋、倒水。可以做很多好吃的请客人吃;客人走了要送客人到门口和客人道别等。

二、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自由结伴,两三人一组。

2、幼儿游戏,教师巡视指导:

1)提醒幼儿在游戏时商量好爸爸、妈妈各自的工作,在游戏中不争抢着做一件事。

2)教师鼓励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互相去做客,重点帮助幼儿掌握接待客人的礼节。

3)继续鼓励幼儿互相分享玩具,不争抢其他组幼儿的玩具。

4)提醒幼儿爱护玩具材料,及时捡起丢在地上的玩具。

5)注意观察、肯定及带动内向幼儿积极地参加游戏,督促个别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不乱跑。 

第六次观察推进:

观察:今天游戏,教师以客人的身份到各个娃娃家做客,并随机观察了一下小朋友们如何接待客人的,记录了一些片段

片段1:我走到本豪那组的娃娃家,本豪第一个看见了我就说:你来我们这玩的吗?我说对啊,我来你这做客,你们欢迎吗?本豪说:好啊。而其他的小朋友们正在自己玩自己的玩具没有发现我。

片段2:我又来到第2个娃娃家,励勤那,这回我敲门,励勤问谁啊,我说我是陈老师来你们这做客的,她打开了门欢迎我,并请我坐下倒水给我喝。

推进:我发现在活动中能力强的幼儿对如何接待客人还是做的不错的,比较热情,而能力弱的幼儿做的不够好,还要加强。还有大部分幼儿不喜欢去别人家做客,喜欢自己留在娃娃家玩,因此下次游戏可以多鼓励幼儿外出做客/

第七次游戏

第七次活动准备:

1、娃娃家所需各种材料:娃娃、炊具(煤气灶、锅、铲、勺等)、餐具(碗、盘子、茶壶、杯子、小勺等)、食品(面条、鱼丸、饺子、各种饼干等)。

2、布置若干娃娃家的环境。

指导要点:

一、教师出示游戏材料,引起幼儿游戏兴趣。

二、师生共同回忆上次游戏情况。

1、教师启发提问:

“你在上次的娃娃家游戏中扮演的是谁?你都做了些什么?娃娃的妈妈(爸爸)又做了些什么?你们玩得愉快吗?”

2、引导幼儿讨论:

有客人来家里做客,我们应该怎么接待客人?客人进门时我们要说什么?做什么?客人走了要怎么说?

3、教师小结:客人来做客时小朋友要先问清是谁再开门。客人进门要问好,给客人拿拖鞋、倒水。可以做很多好吃的请客人吃;客人走了要送客人到门口和客人道别等。

三、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自由结伴,两三人一组。

2、幼儿游戏,教师巡视指导:

1)提醒幼儿在游戏时商量好爸爸、妈妈各自的工作,在游戏中不争抢着做一件事。

2)教师鼓励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互相去做客,重点帮助幼儿掌握接待客人的礼节。

3)继续鼓励幼儿互相分享玩具,不争抢其他组幼儿的玩具。

4)提醒幼儿爱护玩具材料,及时捡起丢在地上的玩具。

5)注意观察、肯定及带动内向幼儿积极地参加游戏,督促个别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不乱跑。 

第七次观察推进:

观察:本次游戏中教师继续加强对幼儿如何做客和当客人的指导,小朋友们也对当客人产生了兴趣,重点我观察了景其,他先到了本豪的娃娃家,敲了敲门,然后和本豪说他是谁,接着在他们家高兴饿玩了起来,本豪给他谁喝,还说了谢谢,并且走时还对那家的小朋友们说之间,之后他在自己的娃娃家也接待了客人,表现的不错。

推进:

从游戏中我感觉到教师还可以注意多教给幼儿一些交往的方法,丰富他们的游戏内容。让幼儿学习与客人交谈,沟通交流,这样游戏的内容也会更有趣更吸引孩子,并且能有效的增加幼儿的交往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阶段游戏( 10月14 日— 10月21 日)

阶段目标三:

1、巩固掌握接待客人的礼节,能与同伴交往,促进各角色、各个娃娃家间的联系,发展交往能力。

2、巩固礼貌用语(请、谢谢、你好、再见等)的使用,培养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3、懂得爱惜游戏物品,初步学会归类摆放,培养爱护玩具材料的好习惯。

第八次游戏

第八次活动准备:

1、娃娃家所需各种材料:娃娃、炊具(煤气灶、锅、铲、勺等)、餐具(碗、盘子、茶壶、杯子、小勺等)、食品(面条、鱼丸、饺子、各种饼干等)。

2、布置若干娃娃家的环境。

活动过程及指导要点:

〈一〉教师以今天要到娃娃家做客导入,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二〉引导幼儿回忆客人来家里玩,接待客人的情景,教师启发提问:“有人按门铃时怎么做,说什么?客人进屋要给客人准备什么?客人走了要怎么做?”

〈三〉幼儿分组游戏,教师指导:

1、幼儿自由结合分组并确定好自己扮演的角色(教师可协助幼儿分配角色。)

2、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掌握待人的礼节,鼓励幼儿和其他组幼儿交往,互相串串门。提醒幼儿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及时表扬爱护玩具材料、积极游戏的幼儿。

第八次观察与推进

观察:在此次的游戏中教师以参与的形式推进了一些游戏的内容,比如和小朋友一起去一个娃娃家做客,或者是跟小朋友们一起聊天问问他们今天煮了什么给娃娃吃,做了哪些事等等,游戏的内容也有所丰富,有了一定进展。

推进:本次活动由于教师的参与,游戏的内容有所丰富,由于孩子的年龄还比较小,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生活经验有限因此不能够进行深一步的交往,需要成人的帮助,因此还可以在亲子,区域等活动继续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第九次游戏

第九次活动准备:

1、娃娃家所需各种材料:娃娃、炊具(煤气灶、锅、铲、勺等)、餐具(碗、盘子、茶壶、杯子、小勺等)、食品(面条、鱼丸、饺子、各种饼干等)。

2、布置若干娃娃家的环境。

活动过程及指导要点:

〈一〉教师请能力强的两组幼儿开展娃娃家游戏,引导其他幼儿观看后进行简单评价,如:客人上门如何接待?到别人家做客时,要怎么做?

〈二〉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扮演角色(教师作适当的协调),到布置好的场景中游戏。

〈三〉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1、教师扮演角色介入指导,有意识的创造一些游戏情节,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到其他组的游戏中,大胆用语言或动作进行交流,丰富游戏内容。

2、提醒幼儿讲礼貌,友好待人,爱护玩具材料。

3、及时观察幼儿的表现,做出适时的引导。

第九次观察与推进

观察:在本次的游戏观察中有部分的幼儿在使用礼貌用语的情况方面做的还不够好,重点观察了宇兵,只见他抱着自己的娃娃跑到了别人的组上,也不敲门就进去做客,而且只顾玩别人的东西也不和别人说话,过了一会又自己跑开了。

推进:教师对幼儿在游戏中使用礼貌用语方面还需

要加强教育指导,可以收集粘贴礼貌做客的图片、照片等启发幼儿,鼓励学做文明的小主人、学做文明小客人等活动进一步丰富积累幼儿的经验。

第十次游戏

第十次活动准备:

1、娃娃家所需各种材料:娃娃、炊具(煤气灶、锅、铲、勺等)、餐具(碗、盘子、茶壶、杯子、小勺等)、食品(面条、鱼丸、饺子、各种饼干等)。

2、布置若干娃娃家的环境。

活动过程及指导要点:

〈一〉教师针对上一次游戏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讨论:

“客人上门如何接待?两个娃娃家间可以如何交往?一个娃娃家的爸爸妈妈有急事要出门,娃娃该怎么办呢?”

〈二〉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扮演角色(教师作适当的协调),到布置好的场景中游戏。

〈三〉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1、教师扮演角色介入指导,有意识的创造一些游戏情节,用语言提示的方法帮助幼儿丰富游戏内容,学习如何交往,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到其他组的游戏。

2、提醒幼儿讲礼貌,友好待人。

3、及时观察幼儿的情绪表现,做出适时的引导。

第十次观察与推进

观察:在本次游戏中幼儿在玩的时候,一个小朋友发现了问题,他说“今天有很多的客人到我的娃娃家做客,来了这么多的人我家里吃的东西用的东西还有盘子和碗都不够用了怎么办。这时让幼儿思考到了一个问题,如果娃娃家的东西不够用我们该如何解决,这时教师进行了适当的引导,可以去商店买了,于是很多小朋友们响应对啊,可以开个商店的啊。那我们下次开个商店吧,大家都说,于是产生了一个新的游戏商店。

推进:随着游戏的不断推进,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现在他们在游戏中产生了新的需求,就时需要商店买东西,于是产生了一个新的游戏商店,因此试生共同商量决定在下次的角色游戏中新增商店这一内容,孩子在游戏不断进步,也发展了各方面的能力。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