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华为OSPF协议基本配置
2025-09-24 21:00:42 责编:小OO
文档
华为OSPF协议基本配置

本文主要讲述了系统视图启动OSPF进程,OSPF接口网络类型,cost,配置OSPF引入其它协议的路由等技术详细的向大家介绍了如何配置OSPF

  1、系统视图下启动OSPF进程

  请根据需求,在相应的华为路由器、华为交换机上进行以下配置。

  步骤 1执行命令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步骤 2   执行命令ospf [ process-id ] [ router-id router-id ],启动OSPF进程,进入OSPF视图。

  步骤 3执行命令area area-id,进入OSPF区域视图。

  步骤 4可选配置(配置OSPF区域认证方式)

  执行命令authentication-mode simple { [ plain ] plain-text | cipher cipher-text },配置OSPF区域的验证模式(简单验证)。

  执行命令authentication-mode { md5 | hmac-md5 } [ key-id { plain plain-text | [ cipher ] cipher-text } ],配置OSPF区域的验证模式(md5验证)。

  步骤5 执行命令  network ip-address wildcard-mask,配置区域所包含的网段。

  router-id 建议配置OSPF 进程的时候,首先规划好Router ID,然后使用手动配置RD。

  network 该处的网段是指运行OSPF协议接口的IP地址所在的网段。一个网段只能属于一个区域,或者说每个运行OSPF协议的接口必须指明属于某一个特定的区域。满足下面两个条件,接口上才能正常运行OSPF协议:1)、接口的IP地址掩码长度≥network命令中的掩码长度。2)、接口的主IP地址必须在network命令指定的网段范围内。

  Loopback 对于Loopback接口,缺省情况下OSPF以32位主机路由的方式对外发布其IP地址,与接口上配置的掩码长度无关。如果要发布Loopback接口的网段路由,需要将Loopback接口网络类型配置为非广播类型,一般配置成P2P

  authentication-mode 使用区域验证时,一个区域中所有的路由器在该区域下的验证模式和口令必须一致。

  2、配置OSPF接口参数,包括OSPF接口网络类型,cost等等。

  请根据需求,在相应的华为路由器、华为交换机上进行以下配置。

  步骤 1 执行命令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步骤 2 执行命令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进入接口视图。

  步骤 3 执行命令ospf network-type { broadcast | nbma | p2mp | p2p },

  配置OSPF接口的网络类型。

  步骤 4   执行命令ospf cost cost,设置OSPF接口的开销值。

  如果没有在接口视图下通过命令ospf cost配置此接口的开销值,OSPF会根据该接口的带宽自动计算其开销值。计算公式为:接口开销=带宽参考值/接口带宽,取计算结果的整数部分作为接口开销值(当结果小于1时取1)。通过改变带宽参考值可以间接改变接口的开销值。在配置时注意,必须保证该进程中所有路由器的带宽参考值一致。建议在网络规划阶段,就应该规划好全局各条链路的ospf接口cost。

  3、配置OSPF引入其它协议的路由

  请根据需求,在相应的华为路由器、华为交换机上进行以下配置。

  步骤 1 执行命令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步骤 2 执行命令ospf [ process-id ],启动OSPF进程,进入OSPF视图。

  步骤 3 执行命令import-route protocol [ process-id ] [ cost cost | type type | tag tag ] * [ route-policy route-policy-name ],引入其它协议的路由信息。

  步骤 4 可选配置(配置对步骤3引入的外部路由进行过滤)

  执行命令filter-policy { acl-number | ip-prefix ip-prefix-name } export [ protocol [ process-id ] ],对引入的路由进行过滤,通过过滤的路由才能被发布出去。

  import-route 1)、经常在后面加上route-policy进行过滤,过滤一些不想通过ospf协议发布的网段,在运营商网络中一般为私网地址。OSPF lsdb里是不会出现这些ase路由的。2)、该命令不能引入外部路由的缺省路由,OSPF引入外部缺省路由,将在其他文章中详细阐述。

  filter-policy  1)、是对OSPF对引入后的路由进行过滤,是指OSPF只将满足条件的外部路由转换为Type5 LSA并发布出去。2)、用户可以通过指定protocol [ process-id ]对特定的某一种协议或某一进程的路由信息进行过滤。如果没有指定protocol [ process-id ],则OSPF将对所有引入的路由信息进行过滤。

  4、OSPF状态查看命令

  查看OSPF统计信息 display ospf [ process-id ] cumulative

  查看OSPF的LSDB信息 display ospf [ process-id ] lsdb [ brief ]

  display ospf [ process-id ] lsdb [ router | network | summary | asbr | ase | nssa | opaque-link | opaque-area | opaque-as ] [ link-state-id ] [ originate-router [ advertising-router-id ] | self-originate ]

  查看OSPF外部路由信息 display ospf [ process-id ] lsdb ase

  查看OSPF自己引入的外部路由 display ospf [ process-id ] lsdb ase self-originate

  查看OSPF邻居的信息 display ospf [ process-id ] peer [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 neighbor-id ]

  查看OSPF接口信息, display ospf [ process-id ] interface [ all |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查看OSPF路由表的信息 display ospf [ process-id ] routing [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 nexthop nexthop-address ]

OSPF协议的优缺点分析

、下面我们主要探讨一下有关于OSPF协议的一些优点和缺点。在跟以往的RIP协议相比,OSPF有很多优势,并且做了不少的改进,那么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

OSPF协议优缺点

与RIP协议不同,OSPF将一个自治域再划分为区,相应地即有两种类型的路由选择方式。当源和目的地在同一区时,采用区内路由选择;当源和目的地在不同区时,则采用区间路由选择。这就大大减少了网络开销,并增加了网络的稳定性。当一个区内的路由器出了故障时并不影响自治域内其他区路由器的正常工作,这也给网络的管理、维护带来方便。

(1)OSPF协议主要优点

OSPF协议主要优点如下:

快速收敛。OSPF是真正的LOOP- FREE(无路由自环)路由协议。源自其算法本身——链路状态及最短路径树算法,OSPF收敛速度快,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路由变化传递到整个自治系统。

区域划分。提出区域(Area)划分的概念,将自治系统划分为不同区域后,通过区域之间的对路由信息的摘要,大大减少了需传递的路由信息数量,也使得路由信息不会随网络规模的扩大而急剧膨胀。

开销控制。将协议自身的开销控制到最小。目的如下所示:

用于发现和维护邻居关系的是定期发送的不含路由信息的hello报文,非常短小。包含路由信息的报文是触发更新的机制,而且只有在路由变化时才会发送。但为了增强协议的健壮性,每1800秒全部重发一次。

在广播网络中,使用组播地址(而非广播)发送报文,减少对其他不运行OSPF的网络设备的干扰。

在各类可以多址访问的网络中(广播型网络和非广播型多路访问),通过选举DR(指定路由器),使同网段的路由器之间的路由交换(同步)次数由O(N×N)次减少为O(N)次。

OSPF协议提出STUB区域的概念,使得STUB区域内不再传播引入的ASE路由。

在ABR(区域边界路由器)上支持路由聚合,进一步减少区域间的路由信息传递。

在点到点接口类型中,通过配置按需播号属性(OSPF over On Demand Circuits),使得OSPF不再定时发送hello报文及定期更新路由信息。只在网络拓扑真正变化时才发送更新信息。

路由可信。通过严格划分路由的级别(共分4级),提供更可信的路由选择。

安全性高。良好的安全性,OSPF支持基于接口的明文及MD5 验证。

适应性广。OSPF适应各种规模的网络,最多可达数千台。

(2)OSPF协议主要缺点

OSPF协议主要缺点如下:

配置相对复杂。由于网络区域划分和网络属性的复杂性,需要网络分析员有较高的网络知识水平才能配置和管理OSPF网络。

路由负载均衡能力较弱。OSPF虽然能根据接口的速率、连接可靠性等信息,自动生成接口路由优先级,但在通往同一目的的不同优先级路由中,OSPF只选择优先级较高的转发,不同优先级的路由中,不能实现负载分担。只有相同优先级的,才能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不像EIGRP那样可以根据优先级不同,自动匹配流量。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