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我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5-09-24 21:02:19 责编:小OO
文档
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我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者:***

来源:《市场周刊》2018年第12期

        摘;要: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但我国跨境电商贸易却逆势而上,持续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但美国为我国最主要的出口目的国,贸易摩擦的影响不可小觑。我国跨境电商出口企业及制造企业应当提前预警防范,做好采取应对措施,建立自主品牌,形成核心竞争力,加快产业的升级转型。

        关键词:跨境电商;出口贸易;贸易摩擦

        中图分类号:F7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8)12-0167-02

        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背景下,我国进出口贸易总体上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然而跨境电商贸易却逆势而上,持续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2016年,我国跨境电商的销售额占全球销售额的21%,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跨境电商商品来源地。以新的贸易方式带动产业的升级转型,跨境电商或将成为破解我国出口贸易窘境的突破口。

        一、 我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出口贸易增速放缓,出口贸易出现疲软之态,与此相比,跨境电商的出口贸易却异军突起。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报告,如图1所示,2012—2017年,跨境电商出口额每年均保持着高速增长,2017年,全国跨境电商出口额达到6.3万亿元,环比2016年增长21.2%。YOY保持在20%左右。在外贸出口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电商的表现可谓亮眼。我国的电商出口在贸易格局上也呈现出自身的特点:

        (一)出口模式:B2B+B2C

        在贸易方式上,我国跨境电商的出口主要采取B2B和B2C这两种形式。B2B模式下国内商家会建立自有平台或者选择第三方平台,主要的第三方平台主要有:阿里巴巴国际站、敦煌网、TOOCLE3.0、环球资源等。而B2C选择较为集中的第三方平台有:亚马逊、速卖通、eBay、Wish、环球易购等。

        目前B2B仍为最主要的贸易方式。根据商务最新公布的数据,如图2所示,2016全年,B2B出口贸易额达4.3万亿元,占跨境电商出口总贸易额82.7%,占出口贸易总额的 31.2%。相较于B2C,B2B在出口贸易数额上具有绝对优势。而B2C虽然在贸易总额上占比少,仅为电商出口总额的 17.3%,但发展非常迅速。据了解,2017年B2C出口贸易额增长超20%。随着订单碎片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跨境电商从业者开始试水B2C领域。将产品直接卖给消费者成为发展趋势。B2C的不俗成绩尤其体现在投资回报率上。虽然B2C出口贸易额只有0.9万亿元,但CAGR缺高达42%,远远超过了B2B的27%。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出口贸易,CAGR仅为-5%,出现了负数。因此,B2C市场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通拓、有棵树等多家B2C电商平台在一二级市场融资成功。B2C的跨境出口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综上所述,我国电商出口模式以B2B为主导,B2C协同发展。

        (二)卖家分布:集中于东南沿海

        我国跨境电商出口卖家主要集中于长江三角洲及珠江三角洲。广东省作为对外开放最早的省份,拥有丰富的出口贸易经验积累,已然形成成熟的出口产业。依托强大的经济背景和较多的高素质人才,吸引着大量卖家。而长江三角洲,一直以来轻工业十分发达,依托产业优势,也迅速地形成了跨境电商的产业聚集。

        (三)产品类别:轻工业

        在出口产品的类别上,主要集中在服饰和电子产品上。我国的制造业十分发达,并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依托传统产业优势以及成本优势,我国生产的服饰价格低廉、款式多样,受到海外中低消费群的追捧。其次是3C电子类产品的旅游出行品和电子娱乐产品也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四)目标群体:发达国家中低消费群

        目前我国跨境电商的出口目的国主要集中在欧美以及亚洲的日本、等地区。其中欧盟和美国为最主要的目的市场,占到出口总额的30%。而俄罗斯、南美、非洲等市场,虽然份额占比不大,但呈逐年递增模式。由于我国外贸出口缺乏优秀的自主品牌,竞争上主要依托成本和价格优势,因此目标群体主要锁定为中低收入的消费者。

        二、 中美贸易战对跨境电商出口贸易的影响

        从2018年的3月开始,贸易战不断发酵,美国对源自中国的2000亿商品加征关税。美国为我国最主要的电商出口目的国,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的电商出口产生的影响不可忽视。在涉案商品种类上,主要为航天、信息通信技术、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产品。在B2B出口市场,对美出口的机器人和信息服务占有一定份额,B2B市场将受到一定冲击。另外在海外物流方面,集装箱运输将会受到较大影响,海外仓储如布局美国“海外仓”会受到波及。而在B2C市场,我国出口产品主要为服装类和3C电子类,和涉案产品目录重合率低。因此短期内,不会受到大范围的冲击。但从长期来看,其影响亦不可小觑。我国的电商出口主要依靠价格优势,优秀的自主品牌少,客户偏好还未形成,品牌忠诚度低。一旦加收关税,我们的制造业将会面临高额的税负成本,这无疑会使原来的成本优势丧失殆尽。

        而另一方面,美国的电商平台加大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美国在进口清关上提高门槛。例如亚马逊,2018年针对保护知识产权、禁止刷单行为的处罚力度进一步加大。我国很多电商企业都收到了平台的“小红旗”,处罚轻的产品被移除,重的整个网店被封,之前的流量积累化为灰烬。这些看似与本次的贸易战关系不大,但实际上,是与市场相关联的。这一趋势将会与贸易战产生叠加效应,使我国电商出口环境进一步恶化,引起整个电商出口的资源重新整合,导致那些没有品牌优势、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微小企业被淘汰。与此相应的,美国也在进口环节增设门槛。对此,许多卖家都深有体会,贸易战以来,美国的进口清关严格了许多,增加了许多原本并不需要的审批文件。

        三、 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跨境电商出口贸易的对策与建议

        在中美贸易战的大环境下,我国跨境电商出口企业以及相应的制造产业应当提前预警防范,采取应对措施。

        (一)建立自主品牌,形成核心竞争力

        1. 我国出口电商应当把握产品质量、控制产品成本,坚守原有的优势。产品以质量为基础,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严格控制生产成本、物流成本。

        2. 企业要重视知识产权问题。此次贸易战,美方反复强调了知识产权问题。将来,毫无疑问,知识产品的保护力度会越来越强。对此,我国电商企业选择商品时,要注意避开可能会侵犯知识产权的商品,规避侵权风险。而我国制造企业应当注重自主研发与设计,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努力自主研发核心技术,或许只有设计产品构建品牌,才能使我们摆脱价格竞争的低端竞争格局。提高产品的情感、创意等附加值,力求使目标群在情感层面形成特殊偏好,提高品牌忠诚度,最终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无论电商企业还是制造企业,均应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建立高素质的核心团队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依托自主平台,规避风险

        我国跨境电商的出口中,很大的市场份额是依托于亚马逊、ebay等海外第三方平台。在贸易战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依托海外平台尤其是美国平台,就会使得我国电商企业承担较大的政治风险。因此,我国应当扶植、发展以中国为主导的跨境电商平台。参与制定国际贸易游戏规则,为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取得更多的主动权、话语权。而我国企业也可建立自己的网站,拥有更多自由发展空间,避免第三方平台的变动风险。

        (三)加快产业集群化,产业升级转型

        电商渗透引发传统外贸转型,以跨境电商带动产业集群化发展,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使我国的上游供应商由原来的粗犷向精耕细作型转变,由传统的生产代加工逐步过渡到品牌化。2015年,我国在杭州建立了全国第一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并在杭州发展的经验上总结出“六大体系、两大平台”的可复制型做法。紧接着,2016年在上海、深圳等12城市建立新的跨境电商综试区,复制、推广杭州的经验。并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出台配套支持措施。以郑州为例,郑州原先优势产业集中在服装、家具等领域,企业普遍规模偏小且布局分散,恶性竞争也时有发生。在跨境电商带动下,开始出现产业聚集,中小企业资源重新整合抱团出口。

        此次贸易战也给我国跨境电商企业上了深刻的一课,居安思危,才是发展的硬道理。贸易战或将倒逼供应端的产业改革,成为我国制造业升级转型的契机。

        参考文献:

        [1]付宏宇.哈尔滨海关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分散集成监管模式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

        [2]周玲,王明宇.“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业电商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电子商务,2015(5).

        [3]李静.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发展的新方向[J].企业导报,2011(8).

        [4]窦雯璐.新经济背景下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J].中国商贸,2011(24).

        [5]杨华.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历程探讨[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4(10).

        [6]中国对外贸易形势2014年秋季报告[J].国际贸易,2014.

        [7]董鹏.破冰引爆国内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热潮[J].综合运输,2014.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