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单位:贵广铁路GGTJ—11标段第三项目部
| 主送单位 | 架子一、二、三、四队 | 编号 | JSJD-003 | |||||
| 项目名称 | 隧道洞口开挖、边坡防护 | 日期 | 2009/03/01 | |||||
| 一、洞口开挖 1、洞口开挖施工前认真核对洞口地形、地貌、地质情况、各里程标高、曲线要素等。洞口开挖应避免雨季。 2、测量班首先对进洞的各个桩点进行复核,由测量人员对洞口的边、仰坡的的起点及终点的平面位置精确放样。 3、将施工便道修至洞口位置,以便于施工机械、人员进场,平整施工场地。 4、根据设计图纸,平整洞顶地表、排除积水,整理隧道洞口周围的流水沟渠,以防地表水冲刷而造成边、仰坡失稳,做好地表截水天沟,洞口临时排水沟等防排水工作,截水沟施工见第二点。 洞顶边、仰坡周围的排水系统宜在雨季前及在边、仰坡开挖前完成。截水天沟断面图如下: 5、按照测量班放出边、仰坡的边线开挖。洞口土石方开挖前,先检查边、仰坡以上的山坡稳定情况,清除悬石、处理危石。施工期间实施不间断监测和防护。 6、洞口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每层的厚度不大于4米,开挖的过程当中,对松软的土层,采用边开挖边支护,加强防护,随时检测、检查山坡的稳定情况;通过装载机配合挖掘机进行开 挖,开挖后的坡面应达到稳定、平整、美观的要求。 7、边坡、仰坡开挖完后,对上面的浮石、危石及时进行清除,对坡面凹凸不平的地方,进行整修。边仰坡防护:锚杆网喷防护,自上而下,随开挖分层及时施作,必要时随开挖随支护。做好坡顶喷砼防护层与原坡面衔接,防止坡面风化,引起水土流失、导致边、仰坡防护受到损坏。 8、在洞口与暗洞衔接10米范围内的土石方先开挖至隧道上断面标高(拱部以上部分),作为隧道进洞施工平台。 9、洞口上半断面开挖完成后,及时对边、仰坡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喷锚防护,防止边仰坡下滑失稳等病害的发生。 10、施工过程中,要认真做好测量工作,充分结合实际地形地质,按照设计,尽量减少边仰坡的挖方量,减少对坡体原状土的扰动。 11、边仰坡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地表及坡面情况,发现开裂,滑动等现象时应立即采取加固措施保证边、仰坡稳定和施工安全。 二、洞顶截水沟施工 1、总体要求 边仰坡施工前先施工洞顶(离仰坡约5~10m处)截水沟,截水沟尺寸为60cm×60cm,用M10浆砌片石砌筑,浆砌石厚度30cm(见上图),截水天沟能保证沟内各处排水顺畅。待进洞后及时施作洞门和两侧排水沟,与洞顶截水沟相连形成完整排水系统。 2、石料质量 片石要求片石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厚度不应小于150mm,宽度及长度应分别为厚度的1~1.5倍和1.5~3倍,无锐角。质地适当细致,色泽均匀,无风化剥落和裂纹及结构缺陷。石料表面应清洁干净,不得影响外观和砌筑施工。 3、基坑开挖 天沟应结合现场地形进行放样,做到线条平顺。对于流水坡率陡于1:1.5的原地形,要求每隔不大于5m设置一道防滑槽,台阶宽度不小于50cm。 基坑要严格按设计尺寸采用人工开挖进行。基坑开挖后,清除掉基底松软土石,对过软地基应采取换填、夯实等方法加以处理。基坑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后方可进行一道工序。 4、砌筑施工 当天沟流水坡率小于1:1.5且大于1:5时,按急流槽施工工艺进行砌筑,流水面裁砌石牙粗糙面;当坡率大于1:1.5时,按多级跌水施工工艺进行砌筑,出水口设置消能设备及挡水埂。 为保证砌体质量,砌筑前根据设计尺寸制作大样架,进行施工放样,然后检查砌体坡度、厚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定出沉降缝、伸缩缝的位置,放出定位桩,挂线分段浆砌。伸缩缝每15m设置一道,遇地质变化处设置沉降缝,沉降缝和伸缩缝可综合考虑设置。缝宽按2cm左右留设,缝内填塞沥青麻筋。 砂浆采用M10水泥砂浆,由工地试验室下达配合比通知单现场配置。砂浆利用砂浆拌和机拌和。 砌体采用挤浆法砌筑,保证砂浆饱满,严禁用灌浆法施工。片石分层砌筑时,每层应大致找平,砌筑上层时不应扰动下层已经砌筑好的部分。片石在角隅或沉降缝处应使用粗凿大致方正的石料。砌筑前对石料要用水洗干净,不使用粘有粘土、油污的石料。砌筑应保证水沟直顺,沟底平整,排水顺畅。片石铺砌完后进行表面勾平缝,勾缝一定要整齐、美观、坚固。砌筑完成后要及时养护,养护由专人负责,采用覆盖土工布并定时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天。 三、边仰坡锚喷(网)防护 设计边、仰坡支护参数为:Ф6钢筋网,网格间距25cm×25cm,Ф22砂浆锚杆,锚杆长4m,呈1.5m×1.5m梅花型布置,锚杆端头外露25cm,其端头与钢筋网焊接连接。喷射混凝土采用C20湿喷砼,厚度为10cm。 1、锚杆施工 (1)按设计要求定出锚杆孔位,孔位误差不大于±10cm,钻孔应圆而直,钻孔方向宜尽量与岩层主要结构面垂直。 (2)锚杆长度应大于孔深6~10cm,每根加工长度误差不宜大于±1cm,并应除去杆上油污、铁锈、杂质。 (3)杆孔的深度应大于锚杆设计长度的10cm;锚杆的深度误差不得大于±50mm。 (4)砂浆锚杆采用先灌后锚施工。 2、钢筋网安装 (1)钢筋应冷拉调直后使用,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或片状锈蚀; (2)为便于挂网安装,钢筋网宜在施工现场预制点焊成网片,长宽尺寸为25cm×25cm;成品钢筋网安设时,搭接长度应为1~2个网格,采用焊接。 (3)钢筋网应根据坡面的实际起伏形状铺设,钢筋网宜在岩面喷一层砼后铺设;与初喷砼面的间隙应不大于3cm,钢筋网应与锚杆连接牢固,且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2cm,有水部位不小于3cm。 (4)钢筋网应与锚杆联结牢固,并应可能多点连接,以减少喷射砼时钢筋网发生“弦振”现象。 3、喷射混凝土 (1)喷射前,对欠挖部分及所有开裂、破碎、出水点、崩解的破损岩石进行清理和处理,清除浮石和虚碴,并用高压风吹净坡面,保证良好接触。 (2)当坡面普遍渗水时,可先喷砂浆,并加大速凝剂掺量,在保证初喷后,按原配比施工。当局部出水量较大时采用埋管、凿槽、树枝状排水盲沟等措施,将水引导疏出后,再喷砼。 (3)启动时,先送风,后送料,待砼从喷嘴喷出后,再供给速凝剂;停止时,先关闭速凝剂计量泵,之后停止供料,待喷嘴残留的少量砼和速凝剂完全吹净后,再停风。要控制好风压,风压过大,会增加回弹,甚至把未完全凝固的砼吹落;风压小,粗骨料冲不进砂浆层而脱落,影响喷砼品质,风压过小时甚至会造成堵管;现场以喷砼回弹量小、表面有光泽、易粘着为度掌握风压。当受喷面较潮湿或有滴水时,速凝剂的掺量适当加大到水泥用量的6~8%。 (4)喷射砼要保证供料的连续性,避免堵塞管路。 (5)回弹料不得再利用于喷砼材料。 (6)喷射中如有脱落的石块或混凝土块被钢筋网卡住时,应及时清除后再喷射混凝土。 | ||||||||
| 编制人 | 复核人 | 签收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