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小学教学管理规程
2025-09-24 05:32:35 责编:小OO
文档
教学管理规程

小学教学管理规程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学管理,建立正常、有序、良好、和谐的教学秩序,推进课程和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订本校教学常规管理规程。

一、课程计划

我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课程门类及授课时数不得随意增减,以免影响课程计划的严肃性。各学校在每学期开课前应及时科学地编排各班课程表,教师个人课表。

二、教学计划

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在开学前一周完成,教师应在知晓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认真钻研学科课程标准、熟悉了解班级学生特点、通读教材并掌握教材的全部知识内容和体系的基础上制订学科教学计划。学科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是: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材分析、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教学进度表等。计划制订后,交学校教导处检查,学校要对计划实施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定期每月查,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学期结束时各教研组和学科教师要对照计划,结合教学实际,认真反思,写出书面总结。

三、备课

备课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为本,明确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系,知识结构,基本技能训练的要求;备课是上好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备课方式坚持“两个结合”,即: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坚持做到提前两周备课。

个人备课。认真钻研教材,查阅教学参考书和资料;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状态,确保每节课的教学有目标,有内容,重难点突出;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环保教育等;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法,选取适当的教学媒体编写教案。

2、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其目的是发挥教师群体优势和骨干教师的作用,交流教学经验,统一认识,解决教学中的重要问题,研究和改进教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3、教案检查。学校教导处每月24日对教师的备课进行常规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提出整改建议,查后注明检查日期并盖教导处专用章。

四、上课

教师在上课前应准备好教材教案、资料、及教具。上课前两分钟教师到达教室门口,面向学生侧身站立,检查班级学生课前准备的情况,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讲课一律使用普通话。语言文明健康,合乎语法逻辑。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应紧扣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应尽可能体现不同的层次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他们的学习需求。提倡鼓励学生质疑,营造氛围,让学生敢问;拓展渠道,让学生会问;精心组织,让学生善问。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讲授提出不同意见。课堂提问题要精心设计,要提在关键处,问在点子上。

五、作业布置与批改

根据教育部“双减”和“五项管理”制度

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我校严格控制各学科作业总量,每天由班主任统筹各学科作业时长,同时对班级每周作业总量时长进行台账登记,并认真执行落实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3-6年级完成书面作业的时间不超过1个小时。让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能完成。

2.作业要根据教学要求、教材内容,做到重点突出,可根据学生实际因人而异,分层布置作业,适时适量地布置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具有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等多样化的课外作业。坚决杜绝惩罚性作业,随意性作业,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

3、教师必须及时批改学生作业,及时订正,日期明确,批改作业采取等级制,不得出现只给评价等级而不批改,或既不给评价等级又不批改,只写一个“查、阅”等不负责任的现象。

4、作业要求全批全改。作业批改由教师本人进行,如发现让学生代改作业或家长批改,学校应追究该教师的责任。

5、教导处组织教研组每月检查一次作业批改情况与学校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学校每学期期末要组织一次的各年级作业书写评比

六、考试管理

严格执行教育部颁发的“四个严格”中考试管理要求,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实行等级评价,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教师要运用考试结果精准分析学情教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帮扶辅导,科学研判教学工作的重难点,切实改进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校加强对考试结果的整体分析,对教学质量做出科学判断,针对性地加强教师教学指导和培训。

七、校本研训

教导处具体负责全校教研工作,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教研组长具体组织本学科组的教研活动,建立月教研活动日,大教研活动每月一次,各年段教研组活动间周一次,做到时间、主题、中心发言人三落实,确保每次活动有明确的内容,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做好活动过程考勤和记录,组织好集体备课、专题研究、组内听课、评课活动、反思学习案例、教研课等。教师要积极认真地参加所属教研组的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全体教师要经常深入课堂相互听课,共同提高。

学校每学期举行教师“优质课”评比,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一次研究课,利用师徒结对活动,师徒之间主动互听课,同年段教研组在集体备课基础上每月进行展示课。严格建立听课学习制度。学校行政领导每周推门课至少两节,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听课时,必须记录听课笔记并书写点评。学校制定课堂教学评价表,并且跟踪听课,针对情况进行具体的课堂教学指导。

    八、实验教学及图书管理

重视科学课程中常规实验教学,按课程标准规定认真做好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努力提高实验参与率。学校的图书(包括教学挂图、地图及各种期刊),要建帐登记,分类上架,整齐有序,并做好防火、防霉、防蛀工作,学校要建立图书室、阅览室,制定图书借阅制度,定期为师生开放。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