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煤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MSDS
2025-09-25 05:01:01 责编:小OO
文档
煤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中文名称煤气英文名Coal Gas
物理特性
比重1.295kg/Nm³燃烧热7100kJ/Nm³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一种低热值燃料。可用于焦炉、热风炉等的加热
反应活性数据
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
禁配物强氧化剂、碱类燃烧(分解)产物二氧化碳
火灾爆炸危险数据
燃烧性易燃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
燃爆危害有燃爆危险侵入途径吸入
危险特性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健康危害

煤气中的一氧化碳在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10%;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皮肤黏膜呈樱红色、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浅至中度昏迷,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30%;重度患者浓度昏迷、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强、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休克、肺水肿、严重心肌损害等,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50%。部分患者昏迷苏醒后,约经2~60天的症状缓解期后,又可能出现迟发性脑病,以意识精神障碍、锥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为主。慢性影响:能否造成慢性中毒及对心血管影响无定论。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露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物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生产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用管路导至炉中、凹地焚之。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检修、检验后再用。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护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