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生物教案第二单元 第三章 第二节细胞是生命生命活动的单位(一)
2025-09-25 05:00:50 责编:小OO
文档

课 题

第二单元  第三章 第二节细胞是生命生命活动的单位(一)

课 型

新授课序号14
教育

教学

目的

知识方面观察变形虫的形态结构和运动方式。

初步学会显微镜高倍物镜的使用方法。

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学会显微镜高倍物镜的使用方法
思想教育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教育、健康的和绿色的生活方式。
重点观察变形虫
难点制作变形虫装片,观察变形虫。
关键制作变形虫装片
教法观察法,实验法教具显微镜,载玻片等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互 动

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组织教学

课前综艺: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动植物细胞的异同?

引入新课:

通过用显微镜观察,我们知道动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人体也不例外。那么,细胞是怎样生活的?细胞的生命活动与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又有什么关系?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观察一种生活在水质洁净的溪流或池塘中的小动物----变形虫。

活动目标:

1、观察变形虫的形态结构;

2、观察变形虫的运动及其摄取食物的活动;

3、学会使用显微镜高倍物镜观察细胞。

活动准备:

变形虫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盖

玻片、吸管、吸水纸。

过程和方法

1、制作变形虫玻片标本。

2、用低倍镜观察,找到变形虫。(注意缩小光圈)

"

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

教师引言

学生朗读活动目标

学生进行活动准备

变形虫图

"

本节教材内容涉及细胞生理学的知识较多,难度也圈套,学生不易理解,所以将观察变形虫安排在本节内容顡,让学生首先观察变形虫的运动,由变形虫的生活引入学习相关的知识。

本活动的难点是做到吸取的培养液中有变形虫,制作的装片中有变形虫的存在。

由于变形虫体积较小,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互 动

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3、用高倍镜观察变形虫,观察:变形虫伸出伪足,在载玻上作缓慢运动;运动时细胞形态的变化;伸出伪足摄取食物的方式;细胞质内有大小不等的食物泡。

4、染色:用醋酸甲基绿溶液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对侧引流,然后用显微镜观察,可以清楚地看到染色的细胞核。

讨论:

1、变形虫运动时,它的细胞形态如何变化?

2、变形虫摄取食物时,它的细胞发生怎样变化?

3、变形虫的形态变化与细胞的哪些结构有关?

小结

"

学生制作玻片标本

学生进行观察

学生进行染色

教师指导 

教师巡视

学生讨论

学生总结

呈半透明、半流动的胶状,在强光下不易辨别,观察时需要显微镜光圈适当调小,使观察的视野暗一些。

观察时尽可能不要震动,防止观察时变形虫因震动缩成小团,难以发现。

提 高 与 发 展教 学 反 思
  身体不断变化的动物—大变形虫

  变形虫属于原生动物,大种,但直径也仅有大约变形虫是变形虫中最大的一200~600微米。它的分布很广,生活在清水池塘或在水流缓慢藻类较多的浅水中,通常在浸没于水中的植物上就可找到。大变形虫在运动时,由体表任何部位都可形成

临时性的细胞质突起,称为伪足,是变形虫的临时运动器。活的大变形虫的体形在不断地改变着,但里面的结构却比较简单。它的体表为一层极薄的质膜。在质膜的下面没有颗粒、均质透明的一层为外质,在外质的里面为流动的内质,内具有颗粒,其中有扁盘形细胞核、伸缩泡、食物泡以及处在不同消化程度的食物颗粒。在质膜的下面没有颗粒、均质透明的一层为外质,在外质的里面为流动的内质,内具有颗粒,

"

  变形虫不易培养,且课程安排得较晚,待需要培养时,天气已经转冷,无法培养。观察不到变形虫,课的进行就有些枯燥。 如果能有一些录像资料或相关课件也能使课堂生动一些。

课 题

第二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二)

课 型

新授课序号15
教育

教学

目的

知识方面描述细胞的生命活动,说明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单位。
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思想教育使学生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重点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
难点细胞核在细胞中的作用。
关键细胞核在细胞中的作用。
教法说明分析法,读书指导法。教具挂图、材料、录相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互 动

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组织教学

课前综艺:

1、变形虫运动时,它的细胞形态如何变化?

2、变形虫摄取食物时,它的细胞发生怎样变化?

3、变形虫的形态变化配细胞的哪些结构有关?

引入新课:

通过实验观察,我们看到,变形虫结构简单,身体只有一个细胞。但是,变形虫表现出一系列的生命活动,例如,它伸出伪足进行运动,利用伪足从外界环境获取食物,形成食物泡,能够把生活中产生的废物排泄到体外,能够对外界的刺激发生反应,那么,变形虫是怎样完成这些生命活动的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涉及细胞生理学的知识较多,难度也较大,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材将观察变形虫安排在本节内容前面,让学生首先观察变形虫的运动,由变形虫的生活引入学习相关的知识。

分析:变形虫是怎样运动的?变形虫运动需要什么条件?变形虫运动需要能量,变形虫是怎样获得能量的?变形虫为什么要摄取食物?

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分析,使学生认识细胞生活必需的条件。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互 动

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一  细胞的生命活动

(一)  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二)细胞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

二  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实验一

实验二

三  多细胞生物的特点 

小结

练习:

教师讲解介绍动物细胞的运动、取食、物质交换、能量供应等生命活动以及完成这些活动的细胞结构基础。

教师讲解细胞核在细胞中的作用。

教师分析“变形虫分割以及细胞核移植实验”的过程

师生共同小结

学生做练习

教师指导

教师需要强调细胞核的重要性,一方面在于它对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作用,另一方面细胞核在遗传中有重要作用。

教师在强调细胞核重要性的同时,还需要注意“细胞是一个整体”。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不能长久生活下去,但是离开了细胞的细胞核也不能正常生活,所以细胞是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

提 高 与 发 展教 学 反 思
细胞学说

细胞学说是由德国生物学家M.J.施莱登和T.施旺在1938年和1939年提出的。施莱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1)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动植物的结构有显著的一致性。(2)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的基本单位,既有它们“自己的”生命,又与其它细胞协调地集合,构成生命的整体,按共同的规律发育,有共同的生命过程。(3)新的细胞可以由老的细胞产生。尽管细胞学说的某些部分已成为历史的陈迹,然而其中心思想仍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生物学的发展,任何生物学的重要问题都必须从细胞中寻求最后的解答。

 

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无法理解,而且也没有相关挂图和录像,只能不断地举例。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