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6年秋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25-09-25 05:04:45 责编:小OO
文档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吴  则  广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6人,其中男生 20人,女生16人。经过五年的学习,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好的学习态度和自觉性,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比较吃力,需要教师多引导、多辅导。 本班的学生整体上阅读的兴趣不浓,习作水平还有待于加强。这学期应继续加强双基的训练,加大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训练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让孩子学会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喜欢写日记,提高习作水平。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框架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

本册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组“轻叩诗歌的大门”。其中,“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二十八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十四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四篇课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两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两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的栏目。“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安排了两次,“展示台”安排了一次。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1、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2、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3、加强导学功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口语交际·习作”的编排,加强指导,明确要求 5、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6、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三、教学要求

(一)本册教学要求

1.在语言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热爱自然、热爱地球、热爱祖国、热爱艺术的教育;感受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赤子情怀;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2.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3.培养识字的能力。学习12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

4.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地课文。能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并能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结合课文的学习收集有关的资料。

6.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本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20万字。

7.乐于参加讨论或辩论,稍作准备,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

8.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能写书信和其他常见应用文。练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单元要求 

第一组: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3、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第二组:

1、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更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骄傲。

2、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感悟、表达自己的爱国情,强调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第三组:

1、让学生阅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 

第四组:

1、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2、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第五组:

1、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2、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3、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4、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第六组:

1、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

2、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通过朗诵诗歌、欣赏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

4、能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第七组:

1、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2、学习作者将这种真挚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第八组:

1、欣赏音乐、绘画、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 

2、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叙事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是怎样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学习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

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4、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阅读和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艺术。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精读课文的学习中积累语文学习的方法。

2、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3、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4、学会理解和运用“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等读写方法。

5、注重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力争使课内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6、针对教材中的习作训练,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提供写作的素材。

四、教学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教学观,以育人为主,培养创新型人才。

2、认真学习新课标,在课堂中渗透新理念,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学能力及合作交往等能力为主,提高学生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

3、把握同组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且注意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使理论和实践融合为一体。

4、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情况,适当地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杜绝以往简单的“一刀切”的做法。

5.平时注重向别的老师学习,积极参加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和教研组的各种教研活动,以此丰富个人的教学经验。

6、加强读写训练,认真开展读书活动,启发督促学生多读课外书,读好课外书,和好书交朋友,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同时指导学生注意积累,勤动笔,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7、优化教学手段,积极使用电教和远程教育资源,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并将专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认真进行实践,做好材料准备工作。

8、坚持不懈地做好培优促中转差辅导工作。不放弃一个差生,课后对其进行辅导,表扬他们的点滴进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加强对优秀生的思想教育,要适当评价,正确引导,培养优秀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9、认真实行阳光教育,营造阳光课堂,让每个学生感受到学习如阳光般地普照、温暖、快乐。

五、优等生的提高、学困生的优化措施:

1、对优等生的要求要高于班级平均要求。

2、针对特别优秀的学生,采取特殊手段,使他们各方面的才能能够更加精进。

3、优等生起带头、示范作用,在班级的日常管理、课堂中能够帮助学困生,以使大家能够共同进步。

4、努力寻找优等生各方面的不足,因材施教,加强训练强度,以求他们能够在各方面有更好的发展。

学困生的优化措施:

1、针对本班学困生的学习情况,采取“一对一”的帮扶形式,请优等生来帮助学困生,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2、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对重点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多说几遍;并在课后对后进生的作业等问题进行及时的辅导和解答。

3、课堂时间里给予适当的机会,请后进生来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及其他同学要给予鼓励,给他们提供交流的时间和场地。

六、教学进度(附后)

周次日   期

教  学  内  容

可 用

课 时

备  注

19.01-9.04

新生报名领书等一系列开学工作 1.山中访友    

胜利日
29.05-9.11

2.山雨   3.草虫的村落

39.12-9.18

4.索溪峪的“野”    口语交际一    回顾拓展一

49.19-9.25

5. 詹天佑    6.怀念母亲   7.彩色的翅膀

中秋节
59.26-10.02

8.中华少年

国庆
610.03-10.9

口语交际二       回顾拓展二

710.10-10.16

9. 穷人    10.别饿坏了那匹马   11. 唯一的听众

810.17-10.23

12.用心灵去倾听    口语交际三    回顾拓展三

910.24-10.30

13.只有一个地球      14.大瀑布的葬礼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1010.31-11.06

16.青山不老      口语交际四     回顾拓展四

1111.07-11.13

期中复习,考试

1211.14-11.20

17.少年闰土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9.一面

1311.21-11.27

20.有的人      口语交际五     回顾拓展五

1411.28-12.04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诗海拾贝

1512.05-12.11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与诗同行

1612.12-12.18

21.老人与海鸥    22.跑进家来的松鼠

23. 最后一头战象

1712.19-12.25

24.金色的脚印

口语交际七     回顾拓展七

1812.26-1.01

25.伯牙绝弦

元旦
191.02-1.8

26.月光曲  27.蒙娜丽莎之约  28.我的舞台

201.9-1.15

口语交际八     回顾拓展八

211.16-1.22

复习
221.23-1.29

复习,期末考试及阅卷分析等一系列结束工作

2016年9月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