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大学生恋爱消费的调查研究分析
2025-09-25 05:05:20 责编:小OO
文档
大学生恋爱消费的调查与分析

——以南方医科大学为个案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对南方医科大学在校大学生的恋爱消费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从不同学生的性别、经济来源、消费用途等角度作了多重比较,并对调查对象的恋爱消费动机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恋爱消费大部分为合理消费,其消费水平与经济来源及消费动机密切相关,部分学生的恋爱消费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关键词:大学生     恋爱消费     消费理念

当今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已大大改善,大学生在恋爱消费中的价值取向也不同以往。这个年龄阶段正是接触时尚、追求时髦、渴望浪漫的时期,对待情感都不能做到理性,对待消费更是如此。笔者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南方医科大学的大学生的恋爱消费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客观地描述了大学生的恋爱消费心理和行为特征,以期引导在校大学生冷静、理智地对待恋爱消费开销,树立健康、正确的恋爱消费观。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为了提高调查问卷的效度,本调查的问卷在正式调查之前进行了网上预调查,预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70份。根据预调查,对问卷进行了修改,对与研究内容相关不大的题项进行了删减,并在预调查的基础上对研究假设进行了修订。

正式调查抽取了南方医科大学11个学院中的400名在校大学生。调查对象的专业包括:临床、经济、法学、英语、护理、心理、药学、基础医学、中医药等。在抽样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调查对象的学院分布、专业分布、年级分布和性别分布。在调查收回的400份问卷中,有效问卷378份,有效率高达94.5%。

表1.1   抽样基本情况

学生人数百分比
年级大一12032%
大二20654%
大三4913%
大四31%
性别18248%
19652%
二、调查数据分析

1、恋爱消费支出状况

调查的378名学生中,有233名正在谈恋爱或谈过恋爱的学生,比例占到62%(如表2.1所示)。

表2.1     大学生是否谈恋爱统计表

学生人数百分比
以前或正在谈恋爱23362%
没有谈恋爱14538%
总计378100%

表2.2      和恋人的花费(一个月)

学生人数百分比
100以下

13235%
100~300元

19752%
300~500元

3910%
500以上

103%
总计378100%

  谈恋爱或以前谈过恋爱的大学生的花费如表2.2所示,用于恋爱支出在100元以下的占35%,100~300元的占到52%,花费在300~500元的占10%,500元以上的占到3%。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的恋爱消费支出在中等以上水平。

2、恋爱消费的经济来源及用途

据调查显示,恋爱消费的经济86%来源于父母给的生活费,13%的来源于兼职所得。由此可知,为恋爱消费买单的人,其实真正的是他们的父母,正所谓“儿女恋爱,父母买单”。

而在恋爱消费中,有30%用于逛街购物,26%用于娱乐休闲,29%用于饮食,用于学习的仅占4%,并且在大大小小的各种节日中,基本上还要特别支出很大一笔,用于节日的制造气氛。(如表2.3所示)。

表2.3    恋爱消费用途统计表

3、恋爱消费的心理及动机

据调查显示,有48%的人表示恋爱消费是为了加深彼此的感情,另有32%的人是为了哄恋人开心。另外,有42%的人表示在自己手头紧的时候,仍然愿意进行恋爱消费。这表明,大部分学生恋爱消费是比较感性的,认为开心最重要,花钱多少在其次。

4、恋爱消费的买单情况

由统计数据中得出,为恋爱买单的人66%是男生,不过AA制也占到了26%。(如表3.1所示)

表3.1     恋爱消费买单方

也许是传统的思维方式主导,只要有男性在,绝大部分男生就不会让女生买单,在恋爱中由男方买单更被认为是人之常情,如果由女生买单,男方甚者可能会被看不起。不过,另一方面,据调查有48%的买单者是心甘情愿的,有42%的表示没什么感觉,为了面子的仅占8%。再者,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倾向AA制的消费方式,虽然这样在心理上尚未完全被大家接受。

5、恋爱消费的理财计划

根据调查显示,为解决恋爱消费支出过高问题,有73%的人认为恋爱双方应该制定理财计划(如表5.1所示),另外有55%的人认为应该设立“恋爱公共资金”(表5.2所示)

表5.1    理财计划

表5.2    设“恋爱公共资金”

  

三、大学生恋爱消费问题及原因分析

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大部分学生的恋爱消费是比较合理的,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恋爱消费存在问题,在此笔者主要作以下分析。

1、存在的问题

(1)重形式浪漫轻身心健康。

对形式浪漫的片面追求造成身心发展的负担成为当今许多大学生恋爱消费走入的误区之一。大学生正处在接触时尚、追求时髦、渴望浪漫的时期,社会上流行的情恋文化对他们的恋爱消费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荧屏、小说、网络所演绎的爱情故事使大学生眼花缭乱,难辨是非,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学生的恋爱观念和模式。浪漫成为他们在恋爱过程中片面追求的主题词,而为浪漫“保驾护航”的则非金钱莫属。多数大学生无奈地承认,如今谈恋爱已经没有免费的午餐了,爱情的浪漫氛围是需要以金钱做后盾来营造的,恋爱消费成为一种“省不得”的消费。特别是在情人节恋爱日等这些被符号化为爱情标签的日子里,巧克力、玫瑰花更是不可或缺的浪漫点缀。恋爱消费在目前大学生的开支中占很大份额,但是他们自己挣钱的渠道又十分有限。面对日益高涨的“恋爱成本”。大学生为“爱”节衣缩食甚至为“爱”举债的现象屡见不鲜,已经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和身心的健康发展,爱情的浪漫使他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2)重感官享乐轻共同发展。

追逐以感官享乐为主的休闲娱乐消费而较少涉猎以共同学习和发展为目标的学习投资型消费或发展型消费,已经成为当今许多大学生恋爱消费走入的又一误区。在高校周边的咖啡馆、服装店、快餐店、酒吧、冰吧、歌厅、花店、饰品店等地方,许多大学生情侣经常出双入对,成为那里的主要顾客,吃饭、零食、逛街、泡吧娱乐等已经成为他们的主要恋爱消费。在恋爱交往中,他们比较注重从情感中寻求快乐,责任意识淡泊,把爱看成是一起消费娱乐,一起享受浪漫。他们没有对共同未来的打算,以“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态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由父母埋单的恋情,没有尝过赚钱的辛苦,却享受着金钱带来的满足感。这使得他们的恋爱离现实生活、建立家庭较远,既缺乏坚实的基础,又没有发展前途。大学生在恋爱消费上过分追逐以感观为主的休闲娱乐消费,与社会潮流对他们的负面影响不无关系。

(3)重面子攀比轻自身实际。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和社会的联系日益广泛,难免受到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的影响,加上虚荣心的诱使,造成某些大学生对恋爱消费观念理解的扭曲,在恋爱消费中盲目攀比。一方面,大学生在共同的校园里学习、生活和交往,加上思想观念的相似性,促使他们在恋爱消费中存在明显的简单从众现象,拘泥于跟风随大流,缺乏理性。有的大学生虚荣心较强,为了争得所谓的面子与其他同学比高低,在恋爱“消费”时有意无意“随大流”。比如,看到别的同学情侣出入咖啡馆、快餐店、歌厅等场所时,自己也要去“消费”;看到其他同学穿情侣装、背情侣包、打情侣伞,自己也买来穿、背、打。有的男生“虚荣作怪假充慷慨”,认为别人为女朋友买的自己都得买,否则就不男人;女生更是比谁的男友送的鲜花多,送的礼物贵,她们往往认为可以通过有人送礼物来证明自己的魅力。另一方面,他们又把自己当作社会的前卫群体,以“引领时尚,超越时尚”来体现个性,在恋爱消费上追求新颖、时尚和潮流,以不落俗套的消费方式装点自己的恋情。

2、原因分析

由于大学生处在一个特殊的年龄段上,此阶段的大学生们在特定的生活学习环境中发生恋爱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大学生在思想上和心理上还并不成熟,对爱情的了解往往还停留在用金钱追求浪漫的层次上,缺少一份对待现实理性的思考和清醒的认识。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校园里,尚未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和老师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其较高的恋爱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恋爱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而有些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条件不允许高恋爱消费,无法承担过多的经济开支时,为了满足自己的恋爱开支,他们可能不惜做出一些损人利己的行为,甚至有可能做出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为。

从表面上看,恋爱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的意义上说,这种消费现状在

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当今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这样心理和意向同时也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大学恋爱缺乏社会恋爱的现实和理性,对爱情的浪漫要求程度比较高,但这一切都是以物质为基础的,这就很容易造成大学生爱情高消费和经济低收入的矛盾。同时,恋爱高消费会造成大学生爱慕虚荣、互相攀比的非理智心态,对个人成长造成不利。

应该承认,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取得较大的进展,但是由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科研条件、人员配备等原因,对学生的教育先从实践调开始的教学科研风气仍然未能形成。我们调查了解到,今年来有关大学生恋爱消费心理和行为方面题材的论文被收录中国学术期刊上的少而又少,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还没有对这个问题形成足够的认识。并且,由于对大学生的恋爱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爱情观、金钱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恋爱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无法展开【1】。

四、大学生恋爱消费问题的解决对策

大学生的恋爱消费是其恋爱观和消费观的综合反映,也折射出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向。及时对大学生恋爱消费中值得注意的倾向和存在的问题加强教育引导,使其恋爱消费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已经成为关系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发展的大问题,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1、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大学生的恋爱消费行为受其恋爱观和消费观的共同支配。恋爱观和消费观都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特定领域中的具体表现在在恋爱交往中,他们比较注重从情感中寻求快乐,责任意识淡泊,把恋现,都由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爱情观和消费观,有什么样的爱情观和消费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恋爱消费行为。在现阶段,一定要把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位,教育大学生顺应时代潮流,坚决摒弃错误的人生观,选择并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他们从根本上把握正确的方向,深刻认识我国的国情和自己的家情,自觉摆脱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危害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观点,克服盲目攀比,增强责任意识。

2、进行婚恋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婚恋教育,既要注重婚恋观念的引导,也要注重爱的能力的培养。当前人们的婚恋观念日益多元化,增加了主导的婚恋观念教育的难度。大学生在恋爱消费中出现误区,也主要是因为婚恋观发生了某些偏移。因此,对大学生加强婚恋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婚恋观念是当务之急。要使他们认识到:真正的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了对对方的最真挚的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最强烈的感情。爱情包含着对理想的真诚渴望,人们在恋爱过程中,应该为自己以及所爱的人的高尚情操而奋斗,并立志使双方并肩前进。通过这种积极努力,以丰富多彩的社会内容充实两人之间的关系,培养和锤炼相互的亲密感,并激起两人更大的创造热情,不断进步、完善,充分表现出自己性格中所蕴藏的美好善良的品质。因为恋爱的基础往往影响当事人双方的人格再造。一般地说,如果恋爱是建立在共同的崇高生活理想基础之上的,它往往会给当事人双方带来生活的快乐和生活的力量,带来积极上进的健全精神,使双方能在共同生活中取长补短,相互影响,从而使每一个人的人格更加完善和崇高。相反,如果两个人的恋爱关系是建立在各种错误的追求或低级趣味的基础上的,就势必使双方或一方在庸俗的情欲陶醉中,失

去生活的快乐和力量,从而成为精神颓废、行为放荡的人,甚至成为失去“人格”的人【2】。

其次,还要注重对他们进行爱的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远离那种被物质欲望所玷污或取代的所谓恋爱方式,确立健康文明的恋爱方式。只有当恋爱交往具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方式时,才能使他们正确理解并学会处理恋爱和消费、享乐和发展、浪漫和浪费的关系,把绝大部分精力和心思用在学习和提高上,从恋爱活动中获得无限的活力,共同进取,创造辉煌。使他们认识到:爱情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适当花钱会增添恋人之间的感情,但花钱的多少并不等于爱情的深浅。大学生没有的经济能力,对于恋爱中的花销更应该量力而行,有节有度。最好选择一些既适合双方经济能力又不妨碍兴趣的去处,因为纯真的爱情并非是在高级的物质享受中培养出来的。“必须用爱来交换爱”,真正的爱情是心灵的沟通,而不是金钱的花费。不要把爱情生活庸俗化,以金钱的消费为纽带来维系“互爱”关系。

3、开展消费教育

消费教育应该以消费伦理精神的教育为主导、以消费基本知识的传授和消费基本技能的培养为重点。任何民族、任何时代都需要形成自己的消费伦理精神。只是不同的民族,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消费伦理精神的内涵有所不同。但是,任何民族,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节制”总是消费伦理精神中最重要的德性。人无法摆脱也不应当完全摆脱自己的本能,但应当对其加以调节使之有利于更高精神生活的发展。放纵是向人的本能的倒退,它使人的精神力量为感觉欲望所支配,因而是道德摈弃的对象。“无节制、放纵、对享乐的过度沉溺首先会摧毁对于更高的事物的感受能力;意志和理智会被过度行为弄得疲惫不堪;然后感觉也会变得迟钝,最后甚至享受的功能也会丧失”【3】。对大学生开展消费伦理教育,可以使他们以科学的消费观念为指导主动自觉地选择正确的消费行为。

其次,还要注重消费基本知识的传授和消费基本技能的培养。消费基本知识包括经济金融常识及个人家庭理财技能方式,基本技能包括理财情景教育、实际操作训练和理财氛围的营造等。掌握这些可以使他们在恋爱中学会理性消费、按需消费、量力消费,远离片面追求感官享乐的消费,远离盲目攀比的病态消费和只重视娱乐性、消遣性的消费,追求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消费,尽量把钱投向那些有助于提高双方素质和知识技能的学习投资型消费或发展型消费,从而提高消费结构中的文化、教育含量,实现最大的消费效益,更为将来共同生活做好积极准备。

五、结论

爱情的美好和现实的矛盾是不能忽视的,树立正确而科学的消费观和理财观不仅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自己要提高修养,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的行为,真正理智地思考和把握行为方向。

参考文献:

【1】陈琳 冯雷 大学生消费恋爱的调查与分析

【2】罗杰.伦理学 人民出版社,19 2~297.

【3】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92.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