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自我成长报告--标准版
2025-09-25 04:51:26 责编:小OO
文档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       个人分析报告       

文章题目:  自 我 成 长 分 析 报 告 

        姓    名:                

        身份证号:                

        所在省市:               

所在单位:              

自我成长分析报告

摘要:本文从本人的成长经历入手,简单介绍了记忆中影响至深的人和事,分析了我个人品质的成长和发展。比较客观的分析了我的优点是谨慎、乐观、知足、踏实和宽容,最大的缺点在于自信心不足。我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成为自尊、自强、自立、自信、幸福的进取者,所以在生活中我尽量保持愉快和感激的心情,让自己健康的发展,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人。我成为心理咨询师的最大原因是希望在能力范围内,做些对他人、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希望通过我以及跟我一样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专业人员的努力,能够形成切实有用的、中国化的咨询理论,能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健康、快乐的生活,达到自我实现的最终目标。

1 自我成长分析

1.1 成长至今——我的发展

24年前,一个温暖的早晨,我很荣幸地来到了这个世界。从呱呱落地之时起,便开始了我社会化的进程。可以说风调雨顺地走过了24年,经历近20年的学校生活,成长成为现在的我。

1.1.1 模糊的幼儿

从小我便是一个很安静的小孩,在幼儿时期似乎分外的依恋我的母亲,独自在相对陌生的环境中,总是很担心会回不了家。习惯于幼儿园的生活后,这种情形得到了改善。现在回忆起那时的生活,似乎只剩每天的午睡和游戏。记得每天午睡时,总是瞪大眼睛看着天花板,在老师走过的时候,急忙闭上眼,老师一离开我的床前,立刻会睁大眼睛,遥望老师的背影。也许这体现了我对环境缺乏安全感,也是我不能安然入睡的原因之一吧。幼儿时期的记忆非常淡薄了,但也有一件事情印象非常深刻。大约是幼儿园中班了吧,也许是一次欺负事件。当时大家围着老师坐着,听老师在讲着什么(记不清了),坐在我旁边的一个小女孩,拿起我的手指,放到嘴边,狠狠的咬了一口,我立刻就哭了起来,惊动了老师。老师知道事情后,严厉的批评了那个小女孩,最后,对着我说了一句总结陈词:“她要咬你,你就给她咬吗?你怎么都不避开?”。这次的事件促发了我的自我保护意识,明白了保护自己是相当重要的,至少不会给老师填麻烦;并让我明白了,适当反抗的必要性,当对方威胁到自己的时候,一定要采取保护自己的措施,进行适当的反抗;另外,出现自尊和自强的萌芽,了解到自己需要被尊重,自己受到尊重的权利是需要自己捍卫的,了解到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重要性,萌发了最初的责任心。

1.1.2 张扬的童年

小学六年是漫长的,遥记得,当时总是埋怨自己总长不大,晚上总不能看好看的电视,就会被赶着去睡觉。在这漫长的六年里,当然发生了很多事情。尤其是四年级时,我迎来了在我印象中影响我最为深刻的第一人,以及我的第一个高峰。现在尤记得班主任老师,也是我们的语文老师第一次走进教室,自我介绍时候说的话:“我姓徐,叫友群。‘友’是‘朋友’的‘友’,‘群’是‘群体’的‘群’;希望在这三年里,我们能够成为朋友,大家成为友好的群体。”当时一下感觉自己长大了,很荣幸的,有成人愿意与自己做朋友了,自己是站在和对方相等的地位上的。想来,这是促进了我的自我概念的发展,并且由于产生了这样的感受体验,提升了我的自我评价。正是由于对自我评价的提升,和对老师的好感度,使得我这段时间的学习非常努力,获得前所未有的提高。这样的提高,又进一步的提升了老师对我的评价,以及我对自己的评价,也使我对老师的好感达到相当的高度。这样的良性循环促使人生中第一个高峰的到来。不得不说在,在这一个时期,对我影响非常大的,还有一人——我的好友。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的友谊,至今已是近二十年了。友谊开始于一起放学回家,所以当四年级,一起上学、放学之后,同学成了朋友,更成了好友。一直觉得对方比我要成熟,在这一阶段的交往中,对方的行为、感受和思想影响我至深,所幸对方是一个比我还优秀几分的人。可以说在小学中的重要事件,似乎都有好友的存在,她是我当时最好的朋友和最大的竞争对手。

1.1.3分明的初中

小学毕业顺利考入当地最好的中学。也不知道是我的幸运,还是不幸,立刻的,我迎来了人生第一个低谷。这所中学见证了我起起落落的又一个六年。也许高峰过后的低谷总是显得特别的深沉。初中开始的一年,似乎特别灰暗。首先受到挫折的是学习,一方面教授方式、作息时间等等与小学完全不同,感觉很不适应;另一方面由于第一学期的再次分班,使得人际交往上也受到挫折。学习上的落差尤其使我难受,“天之骄子”一下“落草为寇”,这样的“云泥之别”,使我当时非常的痛苦。一直以来,父母对我的学习十分重视,看到成绩的一落千丈,很是焦虑,于是对我施加的压力有增无减。反映到我这里,便觉得父母只关心我的成绩,其他什么都不关心,我自己也很苦闷,可是他们都不理解我。这样的感受加剧了我的负面情绪,当时的心情总是苦闷、悲伤、焦虑,对什么事情都没有过多的兴趣,包括学习。也许这样的情绪也间接影响到了我的交往情况。虽然在一年级时期,也有几个朋友,但是由于心情影响,总觉得很有隔阂感。尽管对方来过我家玩,我也去过对方家里玩,但是,始终没有很知心的感觉,连话也说的很少。这样的恶性循环终于到二年级时期结束了。这时候,老师重新安排了坐位,我来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前后左右都是女生,而且是很活泼的女生。她们对我的影响非常之大,使我重新认识了我当时的处境。

现在回想起初中三年,一半灰暗,一半明亮,中间的分界线,便是这次坐位的调动。同桌是一个很主动、体育很好的女孩,后面那位很漂亮、很活泼,后面那位的同桌则是乐观、开朗的胖胖的女孩。我们四个常常在下课的时候聊天,她们对学习、生活的认识对我触动很深,可以说将我从烦闷的泥潭中拉了出来。在这长达两年的交流中,她们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对人生、学习的认识,让我从一开始的微笑,逐渐转变成大笑,接着是不顾虑他人的张狂的笑,让我真正体会到了青春的活力。我们不关心政治、不关心时事,总是在下课的时候笑得没心没肺。尤记得同桌上课看小说被老师逮到,下课后,吐吐舌头,笑笑地跑去承认错误,拿回小说,接着继续看;经典台词:“管他!”尤记得后面那位特别喜欢讲笑话,每次还没讲完,自己就笑得前俯后仰,我们往往是因为她的反应而哈哈大笑。最喜欢的还是那位胖胖的女孩,总是很随和,也很有个性。青春期的女孩总是比较注意自己的身体特征,胖是每个人都不愿意的。但是我从来没有在女孩身上看到过自卑这样的情绪存在。她说,长的那么胖,有些衣服都穿不了。她也说,可以女扮男装,你们这样瘦的人就不行了,真可惜。她还说,做人要乐观,天塌下来当被子盖,只要乐观就有明天。在学习成绩有所下降,受到老师批评的时候,她说,我过得很快乐,学习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心情的转变,促进学习的进步。轻松越快、乐观向上的想法,让我明白学习并不是为了取得第一名,只要有进步就好,不用要求自己什么都达到完美。取得一定进步后的成就感,进一步提升了我学习的兴趣,进而再次提高了学习成绩。最终以比较理想的成绩考入了本校的高中部。

1.1.4 波动的高中

高中三年是紧张繁忙的三年,刚进校,老师将一把名曰“高考”的利剑,悬挂在每个人的头上三寸;更是随时眨着火眼金金,在一旁检阅着大家的一举一动。压力根本就不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一种弥散的氛围。学习成绩的不断起伏,情绪的不断波动,压力与紧张,习题与考试,似乎这就是我的高中三年。

由于中考成绩还过得去,所以进入了高中的实验班,里面都是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所以,这又是一个落差。不过有了经验,这回很快的就调节了过来。在高中,我开始思考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在那样的压力条件下,想到的都是面对那样一个特定环境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要高考?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活着?

老师、家长强调着一定要高考,一定要考上大学,还要尽量上好大学,可是从来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似乎大家都是在这么做,所以我也就这么做了。学习是为了什么?如果不是为了高考,为什么我们的学习全部都是针对高考的?如果高考是为了上大学,上大学是为了工作,工作是为了生活,生活有了孩子也要让他学习,学习又是为了高考、上大学、工作、生活、生孩子……那么这样的活着,有什么意义呢?

在这些思考没有结果的时候,我结束了我的高中生活,怀着激动、欣喜、怀疑、茫然来到了我的大学,这一呆便又是一个六年。

1.1.5 逐渐成熟

值得一提的是,在高中时期家里的变化,正是也样的变化,直接导致我虽然我从来没有住过校,但是,到大学里也没有生活上适应不良情况的出现。

高中时期,父母双双下岗,不得不出外在私人单位工作,每天早出晚归。高中,我们要上早自习、晚自习;基本将我和父母的作息时间错开来。早上,我最晚要在七点半出门,晚上六点半出门,九点半回家。常常我早上出门的时候,父母还没有起床,中午父亲不回家,晚上晚餐我自己解决,大约我晚上回家的时候,我父母才回家。回到家后,我必须开始一天的作业、复习。这样一天之中,我只剩下每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可以和母亲进行一定的交流。其他时候,给我的感觉,我一直是一个人。高中繁忙的学习生活,和长时间的学校生活,也没有给我感受孤独的时间,不过明显的提高了我的自立意思和自理能力。早饭、晚餐需要自主,学习更是需要自力更生。倒是从一定程度上剥离了我对父母的依赖,培养了自己行动、自己做主、自己判断的能力,也提高了对自己的承诺和行为负责的责任心。

因此,进入大学住校生活之后,就生活上而言,并没有感到适应不良。并且,初中、高中学习上的连番受挫,也使得对自己并没有很高的要求。来到大学,看到更多的事、更多的人、了解以前不了解的学习领域。逐渐走向成熟。在大学六年来的生活,也让我逐渐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一个成人,在心理上成长起来,能够比较客观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解答了高中时期的困惑,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但是这还不够,不足以成为一个成熟的人。

一个成熟的人应该是能够对自己的承诺和行为负责,能够比较客观、正确的认识自己,能够积极的接纳自己;直面困境,能够承认自己的不足和痛苦,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对于成绩,能够坦诚自己的喜悦和骄傲,认识到自己仍有不足;宽容的对待自己、他人和世界,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也能够开放的接受外界的信息和经验。这也是我做人的目标和理想。

1.2 私我意识——我眼中的“我”

讲自己眼中的“我”,首先需要认识到的是“我”的优点和不足。

优点不少,最好的五个品质是现实、谨慎、踏实、乐观、知足。我现实,承认人有其无法避免的本能和局限性,人无完人,是人就会犯错误,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就会想不开。这样避免了对人性的过高要求,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达不到的标准不要要求别人去达到。使我能够更加宽容的对待周围的人,也使我更加能够理解人们价值观、人生观的不同。待人处事,我倾向于谨慎的思考和做法。这样让我能够更好的自我保护,更利于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做事、学习、生活踏实,是我一直坚持的。乐观、知足的心态更是我一直努力做到的。乐观,让我健康;知足,让我快乐。人生苦短,纷纷扰扰几十年,如果自己不能让自己快乐、自己不好好爱护自己,那不是太对不起到这繁华世界走一遭了吗?

优点有,不足也有。在我目前二十多年的人生中,需要增强的方面其实不少。主要有:人际交往、表现自己、自信心建立。性格比较内向,不得不说是我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一大阻碍。加强人际交往能力,扩大交际网络,是增加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方面。在未来,我还需要从交往技巧练习入手,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不能在公众场合很好的展示自己、表现自己,也是和社会交往有联系的。只有更好的展示自己、表现自己,才能够吸引对方进行交流,更加有利于施展自己的才能。前面两个方面如果说是表现,究其原因,应该就是自信心不足。加强自信心建立是我的当务之急。自信的女人最美丽。强大的自信心,是事业成功、交际成功、家庭成功的基本保证。

虽然有各种困扰、各种紧急事件,总的来说,我的心情是愉快的、感激的、积极向上的。每天的生活都是如此精彩,困扰和烦恼,也只有在精彩的人生中才能够体会。既然如此,我们怎么能不感谢生活带给我们的经验、精彩。正是由于生活不总是一帆风顺,有挫折、有悲伤,快乐的时光才会显得那么的美妙和珍贵,那么值得珍惜。所以,当我在体会每天精彩、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的时候,怎么会不愉快呢?

这就涉及到我的基本人生观、价值观。我认为人生在世,辛苦的生活着,最重要的就是要让自己生活的快乐,保持自己心情的愉快。这是人在生活时,应该保有的基本心态。在这个基础上再去谈论人活着的意义;怎样达到这样有意义的人生;怎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

我最大的追求自然是自我实现,并且在实现自我的同时,要对社会有用,服务社会,获得社会认可,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做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家庭幸福美满,个人身心健康,要做自尊、自强、自立、自信、幸福的进取者。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守信用,有责任心,勤勉,踏实;宽容对待他人,顾全大局,宽容对待自己,不对自己提出过高要求,知足常乐。追求发自内向想获得的,抛弃会对自己造成不良影响的,努力实现目标,获得满足感,让生活充满快乐。当然,一切都是在社会法规、道德认可的前提下。

我是无神论者,我相信求人不如求己,只有自己的努力才有可能达到人生的奋斗目标。实现人生奋斗目标是自我实现的一个方面,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必须是于社会有益的,不能触犯社会法律法规;即便这个目标对整个人类都有利,也不能为了实现奋斗目标,就无所顾及。人间法律是对人们行为和道德的最低要求;同时,法律也是凌驾于一切之上的最高规则。做事凭良心,那么对自己要求不能只限于不触犯法规;但是哪怕心态是好的,做事也不能违反法律的要求。

我是女生,对于自尊、自爱的要求特别高。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那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自尊就显得尤其重要。社会对女性的保护是不足的,那么,自爱就是必须做到的。也许由于性别,所以我很看重家庭幸福美满,个人身心健康,生活愉快充实。只有达到这样要求的人生,才是完满的人生啊!

    我对于自己是很宽容的,我要求自己实现的价值是,幸福美满的平凡生活,在这样快乐的生活着的同时,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对社会有利的事情。这就足够了。同样,我对于他人也很宽容。我没有办法要求自己一定要成为道德家、事业家、科学家、这样家、那样家,所以,我也不会拿这样的标准去衡量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每个人生长环境不同、学习教育背景不同,会形成各种各样的性格,与众不同的价值观;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样的人在面对压力事件、应激事件,都会有自己的判断和理解,作出任何反应都是情理之中的,都是可以理解的。虽然我不一定会赞同他人的思想和行为,但是我能够理解他人不同的思想、行为的出现。强迫他人接受自己观念,或者强迫自己接受他人观念都是不可取的。

1.3 公我意识——他人眼中的我

我最好的朋友总是说我谨慎、踏实、乐观、随和、善良。有时还喜欢激动,对喜欢的东西总是很有激情的去追求。对事情比较乐观,会往好的地方去想,但是遇到一些应激事件也会出现激动、焦虑的反应。对人随和,似乎对事情的看法很现实,但是总是会容易相信别人。

他人对我的批评常常集中在内向的性格上。和人交谈不那么自然,也不太主动和人攀谈,所以感觉有些冷漠。做事情、追求目标,都不够主动,习惯于被动的去承受。

1.4 客观分析——心理测验结果报告

根据最近做的卡特尔16PF测验的结果显示:

因子乐群性A

聪慧性B

稳定性C

持强性E

兴奋性F

有恒性G

敢为性H

敏感性I

标准分36663238
因子怀疑性L

幻想性M

世故性N

忧虑性O

实验性Q1

性Q2

自律性Q3

紧张性Q4

标准分431044846
次元人格因素得分情况:

次元人格因素内向性与外向性QⅠ

适应与焦虑性QⅡ

得分2.65.6
次元人格因素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

QⅢ

怯懦与果断性

QⅣ

得分5.76.5
特殊演算公式得分情况:心理健康者的人格因素:21;从事专业而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52;创造力强者的人格因素:91(标准分为7);在新的环境中有成长能力者的人格因素:20。

结果分析,总的来讲目前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性格内向,与人相处会比较谨慎、羞怯,对生活适应较好,容易满足,世故、自立自强、敏感,冷静、随和放松、现实,比较有创造性。

根据最近的气质测验结果表明,我的气质类型为:多血质和粘液质的混合型。这种气质类型的显著特征是,安静稳重,沉默寡言,喜欢沉思,乐观、灵活,外凉内热,对各种环境适应力强,教育可塑性也很强。其弱点是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少恒心,轻率易见异思迁。情绪丰富而外露,但情绪反应不强烈,情感体验不深;行为缺乏主动性,但考虑问题细致而周到。

2、职业行为分析

2.1 职业准备

对于职业,我希望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对社会有利的事情。帮助别人会让我感到很有成就感,这也算是一种自我满足吧。见到不同的人来到这里,和不同的人会谈,了解他们的烦恼、他们的生活,是我向往的工作。背着沉重包袱的求助者,走出心理咨询室大门的时候,甩掉烦恼的轻松,看着这一切,都会让人觉得,付出再多的辛劳都是值得的。并且我本身对心理咨询保有浓厚的兴趣。能够将兴趣、职业整合一体,还能够在其中体会到自我满足和成就感。这样的工作当然是最为理想的。

要成为一个心理咨询师,必须增强自己的理论修养,具备必须的专业理论和知识基础,这是成为合格咨询师的基本条件。另外,必须熟悉职业道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在能力之内给求助者提供帮助。由于心理咨询会受到咨询师个人经验的影响。明显,我的经验是不足的。所以丰富经验是当务之急。看各种书籍、电影、相关资料,是学习经验的一个重要方面。尝试一些无害的新鲜事物,也能够丰富我的人生体验。除此之外,还要严格按照心理咨询师基本条件,来提高个人素质,包括,在思维方式与态度以及心理素质方面来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做到这些基本条件。

根据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和我个人的理论学习、人格特征来看,我具有一些可以让我自己成为出色心理咨询师的条件。首先,我的专业理论储备是比较充足的。经过六年的学习,和专门的培训,我可以说我在理论和知识方面是比较专业的。当然在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去接受更多有用的、新的知识和理论。

其次,在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和态度方面,我坚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是有科学规律的,是必须依据事实进行诊断和处理的。坚持普遍练习的观点,认为心理和生理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引起求助者心理困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而且人的任何一种心理和行为,总是和人的整个心理活动联系在一起的。这样的观点是对心理的正确认识,有利于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坚持性观点,心理咨询师有自己的职责、时间、感情、咨询目标。咨询师不是全能的,有自身的责任权限,既不能完全解决求助者的问题,也不能解决求助者所有的问题;对咨询关系也有明确,不能和求助者在咨询时间之外建立非咨访关系。咨询师和求助者的心理沟通和接近是咨询工作的关键,但是这种接近是有限度的。彼此的沟通必须在工作范围内,感情因素必须严加控制;并且咨询师不能将个人的情绪带入咨询过程。坚持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发展观。有信心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和立场。

最后,在心理咨询师应有的心理素质方面,善于容纳他人,对自己优点、缺点,能力限度都了解的比较清楚,具有强烈的责任心。适应性比较强,能够自我调节不良的情绪和心理冲突,时常保持着愉快、感激的心情。并且我希望能够帮助他人,做对社会有利的事。具有心理咨询师应有的品格。

同时,我也看到我仍然具有一些职业弱点。有时候会出现把个人情绪带入到咨询进程中的现象,比如当某个求助者和我的好友有些相似的时候,会出现反移情,对其产生关心、注意等;又比如对轻易放弃某些事情的求助者,会出现反移情,对其产生一些厌恶、反感等情绪。这些反移情都会咨询产生深刻影响。有些是我在咨询过程中有意识到的,有些是在结束咨访关系之后才意识到的。后者无疑会对咨询效果有负面影响。

2.2 职业期待

我对于职业的期待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求助者期待;二是对职业目标期待。

我期待求助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能够理解例如认知行为疗法这类的内容。并且能够积极的配合咨询和治疗,能够按时完成家庭作业。这类的求助者能够获得更大的帮助,和更有效的咨询、治疗。最好能够对咨询有些想法,在结束咨访关系的时候,能够提出一定的建议和看法。这样有助于我的职业成长,和职业发展。

对于职业本身,我期待能够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解决每一个到我这里来的求助者的问题,缓解他们的不良情绪,树立健全人格,潜能开发,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生活以及发展成长。能够获得同事的认同和帮助,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有督导监督和帮助我的咨询,更希望在我困惑的时候,能够获得来自同事、督导的帮助。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心理咨询,了解心理咨询、愿意来心理咨询。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心理咨询,为大众提供专业的服务。更希望通过我以及跟我一样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专业人员的努力,能够形成切实有用的、中国化的咨询理论,能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健康、快乐的生活,达到自我实现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2]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3]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4] 钱铭怡编著.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5月第一版,2003年3月第13次印刷

[5] 黄希庭,郑涌等著.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6] 黄希庭著.时间与人格心理学探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7] 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11月第一版

[8] 张进辅主编.现代青年心理学.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一版

[9] 黄希庭,郑涌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第一版

[10] 黄希庭.人格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