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质量测试题1
2025-09-25 05:07:12 责编:小OO
文档
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六单元质量检测题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深黯(àn)  阻挠(ráo)   嗜酒(shì)  艨艟(tóng)

B、琉(níu)璃  挥霍(huò)   幽邃(suì) 泅水(qiú)  

C、造诣(yì)  雏(chú)形   哺(bǔ)育  素湍 (tuān)

D、雷霆(tíng)    击磬(qìng)  简牍(dú)   僦 (cù) 赁    

2、下列句中不含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大声如雷霆,震憾激射,吞天沃日。          

B、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粼竞跃。  

D、莫说相公痴,更有痴是相公者。

3、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自既望以至十八日最盛  (既望:农历十六)

 B、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宜:便宜)

C、自非亭午夜分  (亭午:正午)             

D、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回:回旋)

4、下列相关的文学常识连线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三峡》——《水经注》——郦道元——南朝魏

B、《答谢中书书》——《陶庵梦忆》——张岱——明末清初

C、《观潮》——《武林旧事》——周密——宋代

D、《使至塞上》——五言律诗——王维——唐代

5、默写填空:(7分)

①、《游山西村》中常用来比喻困境中看到希望的名句是      ,        。

②、《春望》中诗人感时伤别、 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抒发伤感之情)的语句:        ,                 。

③、被曹雪芹写《红楼梦》中,以香菱口吻加以赞叹的是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                   ,                       。  

④、《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现诗人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                      。

⑤、在《大道之行也》一文中曾言:“老有所终,幼有所终”,是指老人和小孩因为受到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在《桃花源记》一文中也有相同的描述,这个句子是:                     ,                  。

⑥、表达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引用《归园田居》诗句最合适的是:              ,        。引用《望岳》诗句表达最合适的应该是:             ,             。

二、文言文阅读(55分)

(一)  (16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6、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

   ①桑竹之属(                )    ②具答之(                )      ③乃不知有汉(                 )  ④处处志之(               )    ⑤寻病终(             )           ⑥无问津者(              )

7、下列句子中与“便要还家”的“要”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渔人甚异之  B 、满坐寂然     C、阡陌交通   D、设酒杀鸡作食

8、文中“设酒杀鸡作食”一句表现桃花源中人的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桃花源中                  关系。(2分)

9、对这段文字的中心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写桃花源人与世隔绝的社会生活

B、写桃花源人待人热情、大方、好客

C、写作者对桃花源人生活的热爱

D、写桃花源中社会风尚和桃花源人的社会理想

10、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②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1、谈谈你如何看待陶渊明的社会理想。(3分)

(二) (14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2、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上。(2分)

13、这是一篇    的骈体散文,借莲表达了自己的人格追求。(2分)

    A、托物言志    B、借景抒情   C、叙事明理   D、寓情于理

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盛蕃       蕃: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  

15、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6、“陶渊明独爱菊”,请你举出相关的诗句证明这一点。(2分)

17、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15分)

    ①到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③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呜三声泪沾裳。”

18、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奔 :          ②晴初霜旦 旦:                              

1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0、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2分)

    A、或:或王命急宣  或以钱币乞之  B、林:青林翠竹  林寒涧肃

    C、绝:哀转久绝    沿溯阻绝      D、素: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

21、文中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有珠联壁合、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2分)                                                           。

22、请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夏”“春”“秋”季的景物特色。(3分)

    夏 :             春:            秋:             

23、请你调动想象,用形象的文字将“清荣峻茂”的景色描绘下来。(4分)

                                                                                

 

( 四)朝三暮四(9分)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桃,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桃,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注释】狙:猴子                        (选自《列子.皇帝篇》)

24、解释加点的词。(2分)

①损其家口   损:                ②俄而匮焉       匮:                

③先诳之曰   诳:                ④众狙皆起而怒   皆:                 

25、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其”字指代什么?(2分)

①、损其家口,充狙之欲。     (                        )

②、将限其食                 (                        )

26、解释成语。(2分)

朝三暮四:                              

27、这则寓言给人们的启示是什么?(3分)

三、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写一篇文章。(50分)

    作家王蒙为狼“平反”的一段话很有意思:“也许狼原本也是仁慈而软弱的,它的牙只是为了吃草。也许是偶然依次,它无心碰坏了一只羔羊。从此,人们便都说它是狼、狼、狼!嘲笑它、欺侮它、它。于是狼就变了,变得只记得磨砺自己的牙齿、咬啮和捕捉……”在王蒙看来,狼是由于错误得不到宽容而改变本性的。人类的刻薄为自己树立了大敌。

    人与动物之间,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乃至整个世界,都需要“宽容”。我们不能想象,缺乏宽容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如果每个人都胸襟宽广,都多一份宽容,那么,生活该是充满阳光的,世界该是和平安详的,人类该是快乐幸福的!

    请以“宽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或叙写自己的经历、见闻,或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

    ①文体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抄袭;⑥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