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经济学专业教学大纲-当代中国经济
2025-09-25 05:06:49 责编:小OO
文档
《当代中国经济》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40741013                                      

课程英文名称:china economy

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经济学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年6月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当代中国经济以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偏重时效性经济发展趋势、战略和经济措施方面的概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介绍近期中国经济在增长、改革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概况,使学生掌握思考和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基本知识、技能,并强化训练在经济研究上的思维习惯。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 熟悉中国经济改革的主要历程和特征。

    2. 掌握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课堂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讨论课、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对中国经济问题的观察分析能力。 

2.教学手段: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互动教学,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要求学生学习过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经济学基础课程。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无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课程总成绩:根据小论文、提问、讨论、出勤、小测验等综合给定成绩。

(七)参考书目

《中国经济专题》,林毅夫,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当代中国改革教程》,吴敬琏,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年

二、中文摘要

当代中国经济主要介绍当今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发展战略、中国经济改革的主要历程、以及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三、课程学时分配表

序号教学内容学时讲课实验上机
1第一讲 中国发展的机遇与挑战2200
2第二讲 李约瑟之谜与中国的兴衰2200
3第三讲 赶超战略和传统经济4400
4第四讲 “东亚奇迹”与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2200
5第五讲 农村改革及相关问题4400
6第六讲 城市改革及遗留问题2200
7第七讲 国有企业改革4400
8第八讲 金融改革4400
9第九讲 财政税收改革2200
10第十讲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2200
11第十一讲 转型时期的宏观经济4400
总计323200
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讲 中国发展的机遇与挑战(2学时)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1.1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

1.2 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1.3 中国经济继续增长的潜力

1.4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

重    点:中国经济继续增长的潜力

难    点: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

第二讲 李约瑟之谜与中国的兴衰(2学时)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2.1中国在前现代社会的成就

2.2逆转:近代中国的突然衰落

2.3李约瑟之谜的提出

2.4解释李约瑟之谜的现有理论和新理论

重    点:中国在前现代社会的成就

难    点:解释李约瑟之谜的现有理论和新理论

第三讲 赶超战略和传统经济(4学时)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1.1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传统经济

1.2合作化运动与传统的结果

1.3 1978年前经济发展的绩效与影响

重    点:1978年前经济发展的绩效与影响

难    点: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传统经济

第四讲 “东亚奇迹”与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2学时)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1.1 “东亚奇迹”的现有解释

1.2理论的提出:自生能力与比较优势

重    点:理论的提出:自生能力与比较优势

难    点:“东亚奇迹”的现有解释

第五讲 农村改革及相关问题(4学时)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1.1 改革的进程

1.2 改革后的相关问题

重    点:改革后的相关问题

难    点:改革的进程

第六讲 城市改革及遗留问题(2学时)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1.1 城市工业部门改革

1.2 微观经营机制改革

1.3 资源配置机制和价格体系改革

1.4 改革的进程、成就和问题

重    点:资源配置机制和价格体系改革

难    点:改革的进程、成就和问题

第七讲 国有企业改革(4学时)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1.1 国有企业引发的一些问题

1.2 国有企业的问题和出路

1.3 国际比较:苏东的“休克疗法”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

重    点:苏东的“休克疗法”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

难    点:国有企业的问题和出路

第八讲 金融改革(4学时)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1.1 金融部门的现状

1.2 金融部门的改革

重    点:金融部门的现状

难    点:金融部门的改革

第九讲 财政税收改革(2学时)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1.1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下的财政

1.2 1980-1993:以财政承包制为中心的财税改革

1.3 1994年的财税全面改革

1.4 新世纪完善财政体系的课题

重    点:新世纪完善财政体系

难    点:1994年的财税全面改革

第十讲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2学时)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1.1 社会保障体系的功能及分类

1.2 改革前的社会保障体系和1993年的改革计划

1.3 1995年以后的改革实施

重    点:1995年以后的改革实施

难    点:1993年的改革计划

第十一讲 转型时期的宏观经济(4学时)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1.1 宏观经济的短期和长期分析

1.2 1979-1996年的4次经济波动

1.3 1997-2008年:经济全球化的宏观经济波动

1.4 中国宏观经济的长期问题:经济增长模式转型

重    点:经济增长模式转型

难    点:经济全球化的宏观经济波动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