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分(习题98分、书写2分,满分100分):
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15分)
旄落( ) 空帷( ) 匈奴( ) 郑燮( ) 寂寥( )
惶恐( ) 节俭( ) 须臾( ) 磐石( ) 香荃( )
推荐( ) 轩窗( ) 横额( ) 挑剔( ) 爆发( )
雨霁( ) 嵯峨( ) 木橇( ) 东麓( ) 庙宇( )
孕育( ) 林荫( ) 虔诚( ) 狄娜( ) 鸟瞰( )
洞穴( ) 鸟瞰( ) 覆盖( ) 好莱坞( )
二、根据拼音填写词语。(50分)
xiōng nú zāo féng piāo xù huáng kǒng líng dīng
( ) ( ) ( ) ( ) ( )
liáo luò jiān yù jiǎn pǔ pán shí jǔ jiàn
( ) ( ) ( ) ( ) ( )
xuān yuán huī xié qián kūn bēng kuì cāng qióng
( ) ( ) ( ) ( ) ( )
tíng yuàn fǎn běn mí yǔ sī chě ān wèi
( ) ( ) ( ) ( ) ( )
chuǎn qì láo sao mán yuàn chū shòu zāo gāo
( ) ( ) ( ) ( ) ( )
wū yè miǎn qiǎng bá shè sāo rǎo gū ji
( ) ( ) ( ) ( ) ( )
sǒng lì jīng zhàn pì měi fén mù chù lì
( ) ( ) ( ) ( ) ( )
qián chéng xún huán yù yán jì niàn bēi mèi lì
( ) ( ) ( ) ( ) ( )
sùxiàng shén shèng dì yù bó xué kǎi tàn
( ) ( ) ( ) ( ) ( )
liǎng qī zhàng peng huīhóng kān chēng qīng xiè
( ) ( ) ( ) ( ) ( )
三、补全四字词语。(24分)
( )不绝口 直( )了当 怪石( )峋 面红耳( )
( )尽全力 风( )全球 勇往( )前 当之无( )
( )然自得 扑( )迷离 变幻( )测 重峦叠( )
( )心独具 举( )无双 目不( )接 日月如( )
( )然一体 相( )相成 风雨( )桑 专心( )志
( )然屹立 鬼( )神工 孤峰( )立 美不( )收
四、名句积累与运用。(19分)
1.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
2.寄意寒星荃不察,□□□□□□□。(鲁迅《自题小像》)
3.诸葛亮一代名相,足智多谋,助汉兴室,却壮志未酬,常引起后人无穷感慨和敬仰。杜甫在《蜀相》中对他得一生作出了精辟概括:“□□□□□□□,□□□□□□□。”这组诗句也是他平生功绩的写照。
4.望门投止思张俭,□□□□□□□。(谭嗣同《狱中题壁》)
5.《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
6.陆游的《诉衷情》诗中运用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的典故的词句是:
□□□□□□□,□□□□□。
7.陆游的《诉衷情》诗中写作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句子是:
□□□□,□□□□,□□□□。
8.□□□□□□□,中间多少行人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9.青山遮不住,□□□□□。□□□□□,□□□□□。(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死去元知万事空,□□□□□□□。□□□□□□□,□□□□□□□。(陆游《示儿》)
六年级寒假语文巩固拓展作业(二)
得分(习题98分、书写2分,满分100分):
一、课文文言文阅读。(48分)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①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②为通好也。”元礼与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躇③。
【注释】①中表亲戚:有堂表关系的亲戚。②奕世:几代。③踧躇(cùjí):不安的样子。
1.解释加点的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诣门者( ) (2)莫不奇之( )
2.翻译句子。(10分)
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3.我们都知道“孔融让梨”的典故,《三字经》里就有“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的句子。通过这则故事,你觉得孔融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10分)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乗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4.解释加点的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夜乗小舟就之( ) (2)经宿方至( )
5.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6.结合短文分析,王徽之是一个怎样的人?(10分)
二、名著阅读。(50分)
慌得那七仙女一齐跪下道:“大圣息怒。我等不是妖怪,乃王母娘娘差来的七衣仙女,摘取仙桃,大开宝阁,做‘蟠桃胜会’。适至此间,先见了本园土地等神,寻大圣不见。我等恐迟了王母懿旨,是以等不得大圣,故先在此摘桃。万望恕罪。”大圣闻言,回嗔作喜道:“仙娥请起。王母开阁设宴,请的是谁?”仙女道:“上会自有旧规,请的是西天佛老、菩萨、圣僧、罗汉,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十洲三岛仙翁,北方北极玄灵,黄极黄角大仙,这个是五方五老。还有五斗星君,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众,中八洞玉皇、九垒,海岳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各宫各殿大小尊神,俱一齐赴蟠桃嘉会。”大圣笑道:“可请我么?”仙女道:“不曾听得说。”大圣道:“我乃齐天大圣,就请我老孙做个席尊,有何不可?”仙女道:“此是上会旧规,今会不知如何。”大圣道:“此言也是,难怪汝等。你且立下,待老孙先去打听个消息,看可请老孙不请。”
7.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 》,作者是明代小说家 (人名)。(4分)
8.请你列举出四大菩萨,分别是谁?(10分)
9.从选文中的“我乃齐天大圣,就请我老孙做个席尊,有何不可?”,可以看出孙悟空具有怎样的特点?(10分)
大仙道:“唐三藏做大不尊,先打他。”行者闻言,心中暗道:“我那老和尚不禁打,假若一顿鞭打坏了啊,却不是我造的业?”他忍不住开言道:“先生差了。偷果子是我,吃果子是我,推倒树也是我,怎么不先打我,打他做甚?”大仙笑道:“这泼猴倒言语膂烈。这等便先打他。”小仙问:“打多少?”大仙道:“照依果数,打三十鞭。”那小仙轮鞭就打。行者恐仙家法大,睁圆眼瞅定,看他打那里。原来打腿,行者就把腰扭一扭,叫声“变!”变作两条熟铁腿,看他怎么打。那小仙一下一下的,打了三十,天早向午了。大仙又吩咐道:“还该打三藏训教不严,纵放顽徒撒泼。”那仙又轮鞭来打。行者道:“先生又差了。偷果子时,我不知,他在殿上与你二童讲话,是我兄弟们做的勾当。纵是有教训不严之罪,我为弟子的,也当替打,再打我罢。””大仙笑道:“这泼猴,虽是狡猾奸顽,却倒也有些孝意。既这等,还打他罢。”小仙又打了三十。行者低头看看,两只腿似明镜一般,通打亮了,更不知些疼痒。此时天色将晚,大仙道:“且把鞭子浸在水里,待明朝再拷打他。”
10.悟空不识镇元仙,与世同君妙更玄。偷吃人参果,人参果树的都是悟空所为,可是镇元大仙为什么说三藏“不尊”,先惩处他呢?(6分)
11.行者后来被封为“斗战胜佛”,请结合选文分析,行者的性格特点。(10分)
12.镇元大仙和三藏一道一释,而大仙却称三藏为故友,这是怎么回事呢?(10分)
六年级寒假语文巩固拓展作业(三)
得分(习题98分、书写2分,满分100分):
一、现代文阅读(48分)
小 鱼
鲍尔吉·原野
我被父母允许使用铅笔的时候,刚刚五岁。为此大为兴奋,这种半截木棍并露出黑尖的东西,是另一种语言。胡乱画出的一些线条,使自己佩服自己,而且挥之不去。开始不知画什么,就弄心电图似的乱线,享受到怀素那种乐趣。但很快觉得单调。这时看我姐写字,十分嫉妒。我想所有未及上学的孩子看哥哥姐姐写字,都有过这种嫉妒。集愤懑、无奈于一身。
她把字写进作业本的格子里,很有力。每个格只有一个字,而不是像我那种连续如湍流的线条。我也曾宣称这些线条是字,让父母猜,但这种宣示除了被哄笑之外,不会有其他结局。我所奇怪的事情是姐姐写的“字”,是一些复杂的图案。笔触短也变化多端,兼有转折与交叉。而有些“字”,她只写几笔便弃之不顾,去写其他的“字”。有一次,我伏案观察她写字良久,指出有几个字她未写完,好像“一”与“乙”,竟又遭到她的嘲笑。
我知道这些图案并不是她所创造的,但她居然能掌握,并在写完后用手指着,嘴里尖锐地发出音来,如“北——京——”,就令人稀奇了。那时我也囫囵着写一些字,尽量写复杂一点,同样指着它赋予一个音,如“赤——峰——”,但我很快就忘记了它的读音,记不住。这些一团乱麻似的字原本就是我生造的,念什么音都行。
后来我姐教我画小鱼,纾解了我的不安。
小鱼是一笔画出的。从尾巴开始,沿弧线向前,在鱼嘴的地方转折向后,然后一竖,就是尾巴。记住,鱼头一律是向左面,这就是向前,我姐就是这么教的。如果比较灵慧的话,可在鱼身画上瓦片似的鱼鳞,鱼尾由横线罗列而成。
我站在炕上,把小鱼一条接一条地从炕沿边的白墙上画到窗户边上,它们像箭头,一个跟着一个前进,永不掉头。接着画它们腹下的第二排,然后是第三排。鱼群在离我们家炕边三尺高的墙上庄严进军,比黄海或加勒比海汛期的鱼儿都要多。当你相信渔的真实性之后,就无法怀疑墙乃是大海。多么宽广的大海啊。我常常坐在被垛上注视鱼群前进,为它们的气势所打动。然后,再使被垛这面墙也布满鱼群,当然它们是向另一个方向行进的。
描摹一种形象,对孩子来说,是第一次对客观世界进行表达,也是第一次抽象。在这之前,孩子脑中的外界映像太多,而他倾吐的太少。一进一出,心脑平衡,人与世界也得到平衡。不然我也不能画那么多的鱼。不比别人更能理解原始人为什么在艰苦的环境中,于跳跃的火光下在石壁上画岩画。一个不会写字又急于表达对世界看法的人,大约如此。而岩画留给我们的信息,并不是画上的鹿和狼,而是画画的人曾经在世上寂寞地活过。
我们家的鱼,在那个时期以惊人的速度繁殖,桌子上,杂志上,包括箱子盖内侧的木板上,都布满栩栩如生的小鱼,它们甚至钻进了我爸皮鞋的鞋垫上。我记得有一本好看的书,大开本彩印精装,叫《辉煌的十年》,记录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十周年的盛绩。照片上铜花四溅,或女人穿彩裙结队而笑,羊群低头吃草。这本书所有的空白处,都被我画上了小鱼,极大弥补了内蒙古水产业的不足,正所谓年年有余。殊不知,此书是我爸借来写稿子用的,他一翻竟大吃一惊。他把书对着我妈一页一页翻开,绝望地说:“看,这怎么退还?”又翻一页,“怎么还?”我妈眼里分明带着笑意,但装着沉重地摇头。我爸问:“谁教他画鱼的?”不用说,我姐挨了一顿严厉的斥责。
几年前,我回家省亲,见父母半夜倒腾箱柜找什么东西。后来找到了,是一本奖状。我爸被评为自治区五十年有突出贡献专家,须复印上级这个四十年前得的奖。一翻开,嗯?在乌兰夫签名与奖金大字的左左右右,游弋着一条条小鱼。我看到它无比亲切,这样的笔触让人珍怜,童稚朴拙而真诚。
“这一定是阿斯汗干的!”我爸极为愤怒,把阿斯汗从被窝拎出来批斗。他是我外甥,所有恶作剧的制造者。
“没有!”阿斯汗揉着眼睛说。他干了坏事后都说“没有”。
“你呀你呀。”我爸痛切地坐在床上,指着阿斯汗,“你真完了!”
“没有!”阿斯汗强硬地梗着脖颈。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4分)
(1)嫉妒( ) (2)哄笑( ) (3)游弋( ) (4)脖颈( )
2.阅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4分)
(1)我们家的鱼,在那个时期以惊人的速度繁殖。
(2) 把阿斯汗从被窝拎出来批斗。
3.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都做了不少自以为是的“聪明事”,“我”在学会画小鱼之前,都做了哪些旁人看来似乎很荒唐的“聪明事”?请简要加以概括。(5分)
4.请从语言表达角度对“我站在炕上,把小鱼一条接一条地从炕沿边的白墙上画到窗户边上,他们像箭头,一个跟着一个前进,永不掉头。接着画他们腹下的第二排,然后是第三排。鱼群在离我们家炕边三尺高的强势庄严进军,比黄海或加勒比海汛期的鱼儿都要多”这段话进行赏析。(5分)
5.如何理解“而岩画留给我们的信息,并不是画上的鹿和狼,而是画画的人曾经在世上寂寞地活过。”这句话的含义?(10分)
6.爸爸看到“我”在他借来的《辉煌的十年》一书上的杰作的时候大为恼火,而妈妈的表情却很复杂:“我妈眼里分明带着笑意,但装作沉重地摇头。”请体会妈妈内心的情感,为妈妈设计一段内心独白。(10分)
7.文章在爸爸“你真完了”的怒斥和阿斯汗“没有”的强硬否认中戛然而止。作者这样结束文章的用意是什么?(10分)
二、写作。(50分)
父母亲,长者意。我的父母是辛劳的犁铧、智慧的火苗、有活力的风筝、能言的麦克风、质朴的沙砾、严谨的螺丝钉、暖热的一团火、芬芳的玫瑰花……点点滴滴爱的细节让人感动,字字句句的人生启示让人受益,分分秒秒的言传身教让人致敬。携爱在心,成长承传。“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们用真情、用美的文字写下自己从父母身上所得的那一(几)方面印象深深的收获!请以《我从父母那里得到的》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②书写工整、美观、尽量避免涂改;
③不少600字。
得分(习题98分、书写2分,满分100分):
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10分)
祈祷( ) 田垄( ) 抽噎( ) 削弱 ( )
草蜢( ) 胳膊( ) 岂止( ) 刀鞘 ( )
喷香( ) 胸脯( ) 堤坝( ) 笸箩 ( )
迸裂( ) 石碣( ) 冈子( ) 袒开 ( )
石窍( ) 顽劣( ) 巳时( ) 榜文( )
二、根据拼音填写汉字。(58分)
quán là rán wàng pán shān ( )缩 ( )烛 ( )烧 ( )盛 ( )( )
chú lǒu xiù róu ǎo
( )柜 ( )抱 生( ) ( )搓 棉( )
shù kòu zǎi jiū ái
别( ) 敌( ) ( )子 ( )住 ( )揍
chuō piě xiá dū kàng
( )破 ( )嘴 ( )子 监( ) 火( )
shòu zhōu táng xiā zhū gě
( )身 稀( ) ( )果 ( )眼 ( )( )
yì hǔ còu chóng liáo zhāi
翻( ) 水( ) ( )数 ( )拜 ( )( )
xián zhǐ bāi jiá yì
( )静 脚( ) ( )开 豆( ) 洋( )
páo yǒu shuān sǎng tiáo zhou
狗( ) ( )黑 ( ) 推( ) ( )( )
jié quán bì liè qie yú chǔn
( )难 ( )头 ( ) ( )( ) ( )( )
luǎn jiàn mí juān liàng qiàng
石( ) ( )泉 ( )鹿 ( )刻 ( )( )
shào páo zhá lì guǐ zhà
( )棒 ( )啸 挣( ) 霹( ) ( )( )
三、填写四字短语。(15分)
无与( )( ) 小心( )( ) 一知( )( )
寻寻( )( ) 怒( )冲( ) 兴致( )( )
垂头( )( ) 义( )填( ) ( )( )有味
天造( )( ) 喜( )自( ) 力( )神( )
滔滔( )( ) 拱( )礼( ) 明明( )( )
四、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蜀相》)
2.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辛弃疾《菩萨蛮》)
3. 《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功业的诗句是:□□□□□□□,□□□□□□□。
4. 《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
5.《诉衷情》中运用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的典故的词句是:□□□□□□□,□□□□□□□。
6.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陆游《诉衷情》)
7.《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写出作者认为抗金事业必然会克服一切阻力,取得最后的胜利,表明词人对恢复中原充满了坚定的信心的句子是:□□□□□□,□□□□□□。
六年级寒假语文巩固拓展作业(五)
得分(习题98分、书写2分,满分100分):
一、现代文阅读。(98分)
“老伙伴”梁思成
黄汇
我们建一一班(1961届)和梁思成先生有着一段深厚的师生情,回顾四十六年前与先生相处的戏剧性的场面,幅幅相连仍如同昨日。先生在同学们和我的心中不是圣者,甚至不是严师,而是我们成长中亲切的“老伙伴”。现在细想起来,相处的那六年间的点点滴滴都影响了我一生做人的原则和做事的习惯,不知不觉中铺垫了我们的敬业之路。
1955年高高兴兴走入清华园的时候,我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因为能乍乎,班主任派我暂任文娱干事。为了使来自全国各地互不相识的同学熟悉起来,组织全班同学到颐和园玩了一次。
一到谐趣园,我们不由得叫了起来:“快来看呀!这里有个小老头水彩画得真棒!”他又瘦又“小”,抬起头来看了看我们胸前佩戴的清华大学新生的小布章:“呵!了不起!清华大学的学生。你们也喜欢画画?是哪个系的呀?”我们颇有些得意地表示:“当然,我们是建筑系的学生。你知道进了清华大学要上建筑系还得再考一次画画呢!”
“噢……我也累了,不画了。我请你们上楼去看看吧。”
“你是颐和园的干部吧,住在这地方多好玩!”
“我是个没事干的小老头,住在这里并不好玩,因为没人跟我玩,你们来了这里,带我玩行吗?”
“行!你这人挺好玩。”
开学后才知道,那“小老头”竟然就是我们的系主任。那是在林先生刚去世而且他正遭“复古主义大批判”的时候,总理关照他在谐趣园休养。
对于谐趣园时的不逊,我们丝毫没有什么顾虑,因为直觉说明他对我们并没有反感。幸运的是,特殊的机会使他对我们班多了一份特殊的关心,主动不定时地给我们讲专题课,甚至辅导课程设计。
一年级结束前,在二校门旁遇见先生,他问我暑假怎么安排,并要给我留一点家庭作业,我求他别再让我放假都玩不成。梁先生说,这作业不妨碍你又吃又玩,只需要你去和你家周围扫街或摊大饼的那种人交往,交两个朋友,把他家各方面的情况写下来,交卷。这作业真奇怪,不过梁先生常常会出一些怪题,做起来也会挺有意思,我就照办了。
当时我家前门、后门各处于不同的两条巷中,我主动去和那两位扫地的阿姨搭讪,因为外祖父在当地受尊重,所以她们待我都很好,有时我也去辅导一下她们孩子的功课。一来二去,开学时就完成了两份“交朋友报告”,将她们家的成员、工作、经济情况、生活规律和不同的特殊困难,一一罗列。于是,我第一次获得了梁先生的夸奖,说写的很实在、细致,文笔也还可以。然后他讲,学建筑这行要做设计,而设计的房子要为各行各业的人所用,每一种人和另一种人的需要不同,你不了解他们不行,你不学会了解别人的需要也不行,要养成随时观察和关心各种人的习惯,要“知人”。
二年级期末考试时,全班2/3的同学材料力学不及格,同时有人向老师反映,说我常聚合七八个同学骑车进城看演出,看球赛,不上晚自习,影响很不好。老师批评了我,我不服气,就顶嘴,被梁先生传唤了去。梁先生板起面孔严肃地批评我不守纪律,他说:“刚才,是建筑系主任梁思成和你谈话,我的意见你必须执行;下面是小老头梁思成和你讨论‘玩’的问题,你爱听不听都行。其实,‘玩’是好事,学建筑的人多玩多见识,只是必须会玩,不能傻玩。”他讲了许多自己年轻时在体育、文艺方面的精彩经历。“运动队的人设计体育场的跑道就不会忽视跑道的弯道坡度和冲刺后的缓冲道,合唱团的人设计音乐堂就不会忽视后排观众席的音响质量,他们的设计观念和毫无文体兴趣的人的深度不同。但是你光傻玩,不看,不想,那就叫白玩。玩的时候要顾及四周,东张西望,想一想,如果让你做这个设计,你怎么处理?要玩,不要当书呆子。”
我想起四年级的时候,我有一个设计方案受到大家的夸奖,飘飘然地拿去给梁先生看。看后他什么夸奖的话也没有说,让我下楼去拿一个碟子、一个碗上去,再把书架下的一个小陶土罐子拿出来,让我灌了大半罐子水,然后对我说:“你看,这半罐子水不满,有人会对它在意吗?可是现在你把这水倒在碗和碟子里直到溢出为止,然后人们会惊呼水太多了,水真多。其实,罐子里还剩很多水,罐子里的水才真多,你可千万别把自己捏成碗,更不要捏成碟子,那就没出息了。
我在回想罐子的事时,先生立刻唤回我的思路,嘱咐我:“每当你做成一件事受夸奖时,一定要冷静地去调查一下还有什么不足,甚至勇敢地问一问有没有错误,认真总结,定出新的目标,这是不断进步的诀窍。千万要改正你的缺点,不要在成绩面前沾沾自喜,甚至跟别人计较自己的功劳有多大。要记住,我今天的话很重要!”“当然,我的画也很重要,现在把曾受你夸奖的那张谐趣园的画送给你。”他的话我铭记至今,他的画就是梁先生画集的封面。
琐琐碎碎的许多小事,教诲指点终生,却无法回报。世上最无法弥补的是时空造成的无奈,越是在纪念、追念先生的时候越是难过,真是难过极了。
(摘自《光明日报》有删减)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8分)
(1)不逊( ) (2)搭讪( ) (3)溢出( ) (4)教诲( )
2.作者开篇写下了这样文字“现在细想起来,相处的那六年间的点点滴滴都影响了我
一生做人的原则和做事的习惯,不知不觉中铺垫了我们的敬业之路。”这句话在文中
有什么作用?(10分)
3.从师梁先生使作者受益良多。阅读文章之后,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作者的成长
路上,梁先生做了哪些事情给作者的人生带来启迪,影响一生?(10分)
4.作者把自认为得意的设计方案拿给梁先生看时,粱先生却给他讲了罐子装水的故事。阅读⑥段,思考梁先生对作者说的这番话,蕴含了怎样的哲理?表达了梁先生对作者怎样的期待?(10分)
5.师者,授知识于学生,教品质于弟子。在作者叙说与梁先生交往过程中,梁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20分)
6.文章结尾段作者直抒胸臆,表达对梁先生的深厚情感,请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世上最无法弥补的是时空造成的无奈,越是在纪念、追念先生的时候越是难过,真是难过极了。”这句话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0分)
7.作者的心中,梁先生不是严师,更似益友、伙伴。文章题目即为《“老伙伴”梁思成》,阅读全文,你认为作者称梁先生为“老伙伴”的原因是什么?(20分)
六年级寒假语文巩固拓展作业(六)
得分(习题98分、书写2分,满分100分):
一、文言文阅读。(48分)
疑人窃履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①适使其仆市履于肆( ) ②吾固疑之( )
2.文中两次出现“楚人不知”,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楚人不知仆人的哪些做法?(10分)
3.读过这则短文,你得到了关于“交友”怎样的启示?(10分)
曾子杀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妻曰:“汝还,顾反为汝杀彘①。”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释】①彘(zhì):猪。
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4分)
(1)曾子之妻之市 ( ) (2)顾反为汝杀彘( )
(3)特与婴儿戏耳 ( ) (4)今子欺之 ( )
5.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6.这一则小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10分)
二、名著阅读。(50分)
却说唐僧坐在圈子里,等待多时。不见行者回来,欠身怅望道:“这猴子往那里化斋去了?”八戒在旁笑道:“知他往那里耍子去来!化甚么斋,却教我们在此坐牢!”三藏道:“怎么谓之坐牢?”八戒道:“,你原来不知。古人划地为牢,他将棍子划了圈儿,强似铁壁铜墙,假如有虎狼妖兽来时,如何挡得他住?只好白白的送与他吃罢子。”三藏道:“悟能,凭你怎么处治?”八戒道:“此间又不藏风,又不避冷,若依老猪,只该顺着路,往西且行。师兄化了斋,驾了云,必然来快,让他赶来。如有斋,吃了再走。如今坐了这一会,老大脚冷!”三藏闻此言,就是晦气星进宫,遂依呆子,一齐出了圈外。
7.选文出自名著《 》,作者是 (人名)。(4分)
8.“八戒在旁笑道”,结合他的语言,说说“笑”字反映八戒怎样的心理?(10分)
9.孙悟空临走时千叮咛万嘱咐,可三藏在听了猪八戒一番言语之后,“一起跳出了圈外”,这反映了三藏怎样的性格特点?这样性格的塑造对小说情节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10分)
假春娇道:“大王,拿铃子来,等我也与你捉捉虱子。”那妖王一则羞,二则慌,却也不认得真假,将三个铃儿递与假春娇。假春娇接在手中,卖弄多时,见那妖王低着头抖这衣服,他即将金铃藏了,拔下一根毫毛,变作三个铃儿,一般无二,拿向灯前翻检;却又把身子扭扭捏捏的,抖了一抖,将那虱子、臭虫、虼蚤,收了归在身上,把假金铃儿递与那怪。
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情节。“假春娇”是谁?(6分)
11.“假春娇”把铃接到手里,为什么要卖弄多时?(10分)
12.“假春娇”是如何做到瞒天过海,计得紫金铃的?(10分)
六年级寒假语文巩固拓展作业(七)
得分(习题98分、书写2分,满分100分):
一、《论语》名句积累。(28分)
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
2.子曰:“《诗》三百,□□□□□,曰:‘□□□’。”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而后从之。”
5.子曰:“《□□》□□□□,哀而不伤。”
6.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
7.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8.孟武伯问孝。子曰:“□□□□□□□。”
9.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吾何以观之哉?”
10.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无勇也。”
11.子曰:“□□□□□□,思而不学则殆。”
12.子曰:“□□□□□,可以为师矣。”
13.子夏问孝。子曰:“□□。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曾是以为孝乎?”
二、文言文阅读 (70分)
贾岛推敲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己。俄为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
1.本文选自阮阅的《 》。贾岛字 , 代著名诗人。作诗讲究 。韩愈字 , 代著名文学家。(6分)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4分)
(1)赴举 ( ) (2)炼之未定 ( )
(3)引手作推敲之势( ) (4)俄为左右拥至尹前( )(5)神游象外,不知回避( )
(6)谓岛曰 ( ) (7)留连累日 ( ) 3.韩愈认为“作敲字佳”,请你说说理由。(10分)
4.韩愈问实情,和贾岛一起推敲,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韩愈是怎样一位京兆尹?(10分)
5.文中写“观者讶之”有怎样的作用?(10分)
6.这则故事给我们平时的写作或做事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10分)
7.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炼字的佳话,你能再写举出一句古人炼字的句子吗?请标明作者。(10分)
六年级寒假语文巩固拓展作业(八)
得分(习题98分、书写2分,满分100分):
命题作文:假期乐事多
作文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②认真书写,力求整齐、美观;
③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