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农业昆虫学实习报告
2025-09-25 04:58:02 责编:小OO
文档


本科教学实习报告

科目:农业昆虫学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许安杰        

指导教师: 

                                    2013年 8月 日

贵州大学实习报告专用纸  

学院:          农学院           专业:                 

姓名: 许安杰    学号:           班级:          

实习课程:   农业昆虫学                                                     

实习性质:    课外实践       实习地点:           

指导教师:       成绩:                  

1、实习目的

生产实习是植保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在学生充分掌握植保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我们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巩固和验证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充实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技能。

农业昆虫学实习旨在掌握主要农作物的主要害虫及其主要天敌种类识别,了解其主要害虫的生活史、发生规律;较熟练地进行主要农作物的主要虫害的预测预报方法,熟悉农田生态环境,能较合理的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通过专题的调查研究,培养学生进行农虫研究的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

2、实习过程简述

1.实习地点:贵州大学周边、花溪、青岩等农作物、蔬菜、果蔬基地等。

2.实习时间:

(1) 准备阶段(5月30日至6月5日)

在此期间老师对大家进行实习动员,宣布实习计划,公布分组名单。并安排实习内容和方案。

(2) 实习阶段(6月6日——8月26日,共12周时间)

    在此期间的每周二由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实习老师带队集中实习,其余时间由学生自己开展调查或完成标本采集任务,进行实习的有关内容。

三、实习内容:

1、水稻钻蛀性螟虫的调查

(1)螟虫种类调查

在实习期间调查3次,田间随机拔取枯心(或白穗)剥取,幼虫(不少于50头)。

(2)不同生态条件下螟害率调查

选择有代表性不同类型田块各2—3块,用平行线取样法,每块田查200丛稻,在调查区内拔取被害株,剥取死活虫,生产实习期间共查2—3次。

a、计算每亩虫口密度:

                  调查得总活虫数

    每亩虫口密度= ——————— x  每亩稻丛数

                    调查丛数 

    b、计算螟害率:

                  200丛稻枯心苗

    枯心率(%)= ——————— x 100

                  200丛稻分蘖数

   (3)根据稻螟的发育进度调查预期发蛾期:要有各级蛹标本3—5头,调查方法参考农虫教材197—198页。

调查结果:在稻田中调查未发现枯心团(或白穗),网扫也未捕捉到钻蛀性螟虫成虫。因此调查结果都为0.

表1  水稻钻蛀性螟虫调查表

调查地点日期幼虫头数二化螟幼虫数占%

三化螟幼虫数占%

大螟幼虫数占%

草科所附近稻田0000
(4)卵寄生蜂种类及寄生率调查

     于各代螟蛾产卵盛期,田间采摘一定数量的卵块,单块放入指管内保湿,让寄生蜂羽化,记载羽化的寄生蜂数。计算卵块和卵粒寄生率。

2、稻飞虱 

(1)稻飞虱种类调查

      选择有代表性的田块(不同生态类型或品种)2-3块;在实习期间内调查3-4次。 

(2)稻田飞虱种群数量消长规律调查

      选择有代表性田块2-3块,棋盘式或系统取样,每块田调查100丛,每5天调查一次。调查方法采用盘拍法或目测法(需在早上进行)。 

(3)稻飞虱卵寄生蜂调查

      选有代表性田块2-3块,棋盘式或系统取样;每块田间调查100丛,每丛随机调查2株,记录每株上飞虱的总卵块数以及被稻虱缨小蜂寄生(呈粉红色)的卵块数。

 3、稻丛卷叶螟

(1)发生期预测 

(2)稻纵卷叶螟发生与环境条件关系调查 

(3)卵期寄生蜂寄生率饲养观察 

4、玉米螟

(1)玉米田生态系统调查

内容有成虫产卵习性、幼虫危害状及危害习性、化蛹部位及寄主。

     (2)玉米螟各代幼虫数量和为害程度调查

    选择不同类型的玉米地,包括不同品种、不同生育期、不同长势各1—2块地,按系统取样,每块地取100株,生产实习期间共调查3次,记载被害株,计算被害株率。

(3)田间卵量消长调查

选择有代表性田2—3块,进行系统取样,每块调查100株,每3 天调查一次卵,逐叶检查,记载卵块数,发现卵块用有色笔标记,以免重复记载,并观察其卵期及孵化日期。

   (4)卵期的寄生蜂种类及寄生率饲养观察

    田间随机采摘一定数量的卵块,与玉米叶片(一段)一同放入指形管内保湿观察,收集寄生蜂种类,计算卵块、卵粒寄生率。

  玉米螟的为害状以及虫数的调查:选择有代表性的田块(不同生态类型或品种)3块进行调查;

棋盘式法取样:避开田边调查100株玉米,记录为害状(花叶)和虫数。

地点时间田块调查株数为害状株数虫穗数虫占危害状的百分数%备注
花溪7月23日

品种1

100352468.57
花溪7月23日

品种2

100392358.97
花溪7月23日

品种3

100462758.69
四 实习总结 

      实习过程中也许由于天气原因,也许是实验次数较少,也许是实验过程中小组成员的误差,导致实验结果有误差。

五 实习心得                 

    那么一段时间的实习,它是每位大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个符号,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实习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 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

     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专业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书本里学不到的东西。

  转眼间,我们的农业昆虫实习就这样结束了。虽然实习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但回忆起来,实习的日子还记忆犹新。

      得益于学院安排给我们植保专业的脱课实习,我们跳出了课堂,摆脱了枯燥无味的书本,获得了在大自然这个大课室中学习的机会。在这次实习中,我获益良多,有知识的增长、技能的提高,有意志的锻炼、耐心的考验、更有对我们心思缜密度的挑战、逻辑。但最让我觉得重要的是,我意识到了两样品质对的一个科研人员的重要性: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团体合作精神。

   农业昆虫学实习旨在掌握主要农作物的主要害虫及其主要天敌种类识别,了解其主要害虫的生活史、发生规律。较熟练地进行主要农作物主要害虫的预测预报方法,熟悉农田生态环境,能较合理的提出害虫防治的措施。实习中我们组成员团结合作,捕捉到许多种类的昆虫,如水稻上的稻纵卷叶螟,还有玉米螟,等。梨小食心虫的危害最严重,草科所附近的梨园基本上都枯死了,在梨树的果实表皮可明显看到“黑膏药”症状,掰开果实在果心中可以找到幼虫及看到许多虫粪。还有梨虎危害形成的“麻眼梨”。在水稻螟虫虫害调查中,可以发现大量的稻纵卷叶螟。未发现钻蛀性螟虫。

   这次实习我们外出一次,农昆实习主要是了解农业昆虫对作物的危害,了解害虫特性,以便对其防治。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老师也积极的参与我们,指导我们。

 外出实习令我们大开眼界。有些是书上都找不到的。必须要走到田地中去,参加实习,才能在实习中得到真正的充实。而这些外出实习真的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中无法学到的知识。

 在实验室里的鉴定实验,使我们的实验技能有了长足提升。而最深的感受就在于,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必须要应用于实践当中,实践里面出真知,在实践中我们才会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对专业知识的认识。

 课本的东西是别人总结的,而一次外出的实践,自己亲眼的观察,亲自的采摘,亲自的总结,才会令我们印象深刻,令学习更加深入。

 另外,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我们的专业知识很多还不及当地农民,令我们羞愧的同时,这也激发了我们学习的热情。我们学习的任务就是将来要服务于农民,服务于农业,只有将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互结合,并不时地去请教老师,请教农民朋友,并使自己做出深入的研究才会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这次实习我们都感到很充实,希望今后能够有机会进入更多的危害区或其他地方的农田开阔我们的视野,学习到更多的东西。

  

 

水稻害虫
序号中文名学名危害虫态及症状虫态特征寄主
1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

以幼虫为害水稻,初孵幼虫群集叶鞘内为害,造成枯鞘,3龄以后幼虫蛀入稻株内为害,水稻分蘖期造成枯心苗,孕穗期造成枯孕穗,抽穗期造成白穗,成熟期造成虫伤株。

成虫头部淡灰褐色﹐额白色至烟色﹐圆形﹐顶端尖。胸部和翅基片白色至灰白﹐并带褐色。前翅黄褐至暗褐色﹐中室先端有紫黑斑点﹐中室下方有3个斑排成斜线。前翅外缘有7个黑点。后翅白色﹐ 

水稻、菱白、野菱白、甘蔗、高梁、玉米、小麦、粟、稗、慈姑、蚕豆、油菜、游草
2大螟Sesamia inferens基本同二化螟。幼虫蛀入稻茎为害,也可造成枯梢、枯心苗、枯孕穗、白穗及虫伤株。大螟为害的孔较大,有大量虫粪排出茎外,

成虫头部、胸部浅黄褐色,腹部浅黄色至灰白色;触角丝状,前翅近长方形,浅灰褐色,中间具小黑点4个排成四角形。末龄幼虫头红褐色至暗褐色,共5—7龄。

甘蔗、禾本科作物、蚕豆、油菜、棉花、芦苇、水稻、玉米、高粱、麦、粟
3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áth)

新梢生长至6~7厘米时,上部被成虫折断,下部留2~3厘米短橛。在折断的梢下部有一黑色伤痕,内有卵一粒。幼虫在短橛内食害

成虫 有长翅型和短翅型两种,灰黄色,头顶较狭,突出在复眼前方,颜面部有3条凸起纵脊,脊色淡,沟色深,黑白分明,胸背小盾板长有一五角形的白色或蓝白色斑

水稻 麦类 玉米 高粱

4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成虫蚕食叶片,幼虫危害水稻根部。危害秧苗时,可将稻秧根部吃光成虫喙与前胸背板几等长,稍弯,扁圆筒形。前胸背板宽。鞘翅侧缘平行,比前胸背板宽,肩斜,鞘翅端半部行间上有瘤突。雌虫后足胫节有前锐突和锐突,锐突长而尖,雄虫仅具短粗的两叉形锐突。蛹长约3mm,白色。幼虫体白色,头黄褐色。

水稻
5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 sinensis Bol var

以成虫、若虫食叶,影响植株生长、降低蔬菜商品价值绿色或褐色(冬型)。头尖削,绿色型自复眼起向斜下有一条粉红纹,与前、中胸背板两侧下缘的粉红纹衔接。体表有浅黄色瘤状突起;后翅基部红色,端部淡绿色;前翅长度超过后足腿节端部约1/3。

小麦、水稻、玉米、烟草、棉花、芝麻、麻类、白菜、甘蓝、萝卜、豆类、茄子、马铃薯
6短角外斑腿蝗Xenocatantops brachycerus(Willemse)

以成虫、若虫食叶成虫后表皮有浅黄色瘤状突起麦类、玉米、水稻、棉花。
7稻红瓢虫Micraspis discolor (Fabricius)

成虫有时捕食虫卵及其他节肢动物,有兼食花粉及花药的习性。因而也有一些材料将它列为水稻害虫。虫休周缘卵形,末端收窄,鞘翅外缘稍向外平屉,鞘翅上有明显的肩胛突起。全体红至桔红色,头部、前胸背板和腹面的基色常浅于鞘翅的色泽,复眼黑色。前胸背板沿基缘的中部有弧形的黑斑或少数的黑斑,鞘缝黑色,鞘翅外缘亦常有细窄的黑色的边缘。水稻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