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2025-09-23 16:24:39 责编:小OO
文档
关于贯彻落实《批转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审批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加强保护管理请示的通知》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首规委、文化厅(文物局、文物管理委员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县): 

今年初,以国发〖1994〗3号文批转了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审批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加强保护管理请示的通知》。为切实贯彻落实通知精神,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各历史文化名城市(县)要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切实贯彻文件的要求。请按国发〖1994〗3号文件的要求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进行自查,于今年10月底以前将检查结果报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同时抄报省、自治区历史文化名城主管部门;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今年将会同全国政协组织人员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进行检查。 

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以下称保护规划)应当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保护规划的内容、深度及成果要符合规定的要求(详见附件)。各历史文化名城在调整或修订总体规划时,应同时补充或完善保护规划;原则城市总体规划中没有包含保护规划的,要按照的要求,抓紧时间补充编制完成。请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市(县)将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情况和工作计划于今年10月底前报国家文物局和建设部城市规划司。 

附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建设部 国家文物局

 一九九四年九月五日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以下称保护规划)就其内容深度讲是总体规划阶段的规划,但对于重点保护的地区要再进行深化。 

二、编制保护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1、历史文化名城应该保护规划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地段,保护和延续古城的风貌特点,继承和发扬城市的传统文化,保护规划要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编制和落实;

2、编制保护规划应当分析城市历史演变及性质、规模、现状特点,并根据历史文化遗存的性质、形态、分布等特点,因地制宜地确定保护原则和工作重点;

3、编制保护规划要从城市总体上采取规划措施,为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又要注意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和工作环境的需要,使保护与建设协调发展; 4、编制保护规划应当注意对城市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掘与继承,促进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5、编制保护规划应当突出保护重点,即:保护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其环境;对于具有传统风貌的商业、手工业、居住以及其他性质的街区,需要保护整体环境的文物古迹、纪念建筑集中连片的地区,或在城市发展史上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近代建筑群等,要划定为“历史文化保护区”予以重点保护。特别要注意对濒临破坏的历史实物遗存的抢救和保护,不使继续破坏。对已不存在的“文物古迹”一般不提倡重建。 三、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需收集的基础资料一般包括以下各项:

1、城市历史演变、建制沿革、城址兴废变迁;

2、城市现存地上地下文物古迹、历史街区、风景名胜、古树名木、纪念地、近代代表性建筑,以及有历史价值的水系、地貌遗迹等;

3、城市特有的传统文化、手工艺、传统产业及民俗精华等;

4、现存历史文化遗产及其环境遭受破坏威胁的状况。

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成果一般由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附件三部分组成。 1、规划文本:表述规划的意图、目标和对规划的有关内容提出的规定性要求,文字表达应当规范、准确、肯定、含义清楚。它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城市历史文化价值概述;

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原则和保护工作重点;

3).城市整体层次上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措施,包括古城功能的改善、用地布局的选择或调整、古城空间形态或视廊的保护等;

4).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及各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范围界线,保护和整治的措施要求;

5).对重点历史文化遗存修整、利用和展示的规划意见; 6).重点保护、整治地区详细规划意向方案;

7).规划实施管理措施。

2、规划图纸:用图象表达现状和规划内容。

1).文物古迹、传统街区、风景名胜分布图。比例尺为1/5000~1/10000,可以将城市和古城区按不同比例尺分别绘制。图中标注名称、位置、范围(图面尺寸小于5毫米者可只标位置);

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总图。比例尺1/5000~1/10000。图中标绘各类保护控制区域,包括古城空间保护视廊、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名胜、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位置、界线和保护控制范围。对重点保护的要以图例区别表示,还要标绘规划实施修整项目的位置、范围和其它保护措施示意; 3).重点保护区域保护界线图。比例尺1/5000~1/2000,在绘有现状建筑和地形地物的底图上,逐个、分张画出重点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具体界线;逐片、分张画出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保护区的具体范围;

4).重点保护、禁治地区的详细规划意向方案图。

3、附件:包括规划说明书和基础资料汇编,规划说明书的内容是分析现状、论证规划意图、解释规划文本等。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