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干式排渣机安装指导书
2025-09-23 16:22:29 责编:小OO
文档
干式排渣机安装指导书

(机务部份)

浙江华电环保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2006年

1.概述………………………………………………………………  2

2.技术参数…………………………………………………………  3

3.装配技术要求……………………………………………………  3

4.检查………………………………………………………………  8

1.   概述

1.1  干式排渣机(简称干渣机)是燃煤锅炉干式排渣系统的关键设备,它主要由钢片与钢丝网组成的输送链,作为承载和牵引部件,来实现灰渣的收集和输送工作。工作时,液压油缸将输送链张紧,由动力装置带动驱动辊筒转动,通过驱动辊筒和输送链之间由张紧力而产生的摩擦力,来带动输送链的运行,从而实现灰渣的收集和运输,落在下部的细灰由清扫链刮板来完成收集和输送。在灰渣运输过程中,因锅炉负压系统的冷空气作逆向流动,使灰渣冷却到适宜的温度排出。

干渣机由尾部、平段、弯段、斜段、头部、平台、液压站、电控系统等部分组成。

1.2 尾部为张紧部分,通过二对液压油缸,分别对输送链和清扫链进行张紧。

1.3 平段为灰渣收集部分,灰渣通过锅炉渣斗及挤渣机落到输送链上,通过输送链对灰渣进行收集、输送。输送链上的钢丝网可以缓冲灰渣坠落所产生的冲击力。

1.4 弯段为输送的变向部分,在该段输送链、清扫链改变运行方向。

1.5 斜段为灰渣的提升部分,使渣块在负压风的作用下进行降温。

1.6 头部为干渣机运行的动力部分和出渣口,该段设置两台带减速机的电机,分别驱动输送链和清扫链。

1.7 平台为操作、维护、检修设置。

1.8 液压站为张紧油缸提供动力。

1.9 电控系统为干渣机的运行、控制系统。

2.  技术参数 

最大输送能力(短时): 20 t/h

最Ø 250 mm

3.  装配技术要求

3.1 干渣机的就位、安装:

3.1.1 干渣机的安装以锅炉渣斗的出口中心线为基准,确定安装位置。

3.1.2 平台就位,确定落渣口中心。并按此中心为基准,安装头部部分。

3.1.3 然后依次安装斜段、弯段、平段、尾段各部分。

3.1.4 各段箱体就位后,调整箱体的垂直度和直线度,使各托辊、头部驱动辊筒、尾部张紧辊筒处于水平位置。

3.1.5 各段中心线连线的直线度为 3/6000,从头部至尾部的中心线直线度为< 8 mm。

3.1.6 各段调整完毕后,在各段的连接部位加装厚度为 5mm的石棉布密封,用螺栓紧固。

3.1.7 斜段的箱体支腿用螺栓与底板紧固后,再将底板与平台斜梁焊接;在弯段的底部加辅助支撑;平段、尾部的箱体支腿与基础与预埋铁焊接,焊脚高度 8mm。

3.2头部输送链驱动辊筒

3.2.1驱动辊筒对称中心线与排渣机纵向中心线重合度偏差 ≤2mm。

3.2.2驱动辊筒轴线的水平度偏差 ≤0.2/1000。

3.2.3驱动辊筒轴线与干渣机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偏差 ≤2mm。

3.2.4驱动滚筒轴线与张紧滚筒轴线平行度 ≤3mm。

3.3.1 驱动清扫链轮轴横向中心线与干渣机纵向中心线重合度偏差≤2mm。

3.3.2 驱动清扫链轴的水平偏差 ≤ 1/1000。

3.3.3 驱动清扫链轮轴与干渣机纵向中心线垂直度偏差 ≤2mm。

3.3.4 驱动清扫链轴与尾部张紧链轮轴的平行度 ≤3mm。

3.4.1 输送链张紧辊筒轴线的水平偏差 ≤0.2/1000。

3.4.2 张紧辊筒横向中心线与排渣机纵向中心线重合度偏差 ≤2mm。

3.4.3 张紧辊筒轴线与排渣机中心线垂直度偏差 ≤2mm。

3.4.4 张紧辊筒与头部驱动辊筒轴线的平行度 ≤3mm。

3.5.1 张紧清扫链轮轴的横向中心线与排渣机纵向中心线的重合度偏差 ≤2 mm。

3.5.2 张紧清扫链轮轴的水平偏差 ≤1/1000。

3.5.3 张紧清扫链轮轴线与排渣机纵向中心线垂直度偏差 ≤2 mm。

3.5.4 张紧清扫链轮轴与驱动清扫链轮轴的平行度 ≤3 mm。

3.6.1 尾部箱体两侧张紧油缸的平行度 ≤2 mm,张紧油缸与张紧辊筒、张紧链轮轴线的垂直度 ≤2 mm。

3.7  输送链托辊、托轮、压轮

3.7.1 托辊与箱体侧板的垂直度误差为 1 mm,任意相邻两托辊的平行度误差为 1 mm,托辊表面的母线应处于同一平面,任意相邻三组托辊表面母线的相对高差 ≤2 mm。

3.7.2 托辊的摩擦阻力矩 ≤2 N.m

3.7.3 托轮与箱体侧板的垂直度误差为 1mm,任意相邻两托轮的平行度误差为 1 mm。

3.7.4 托轮的摩擦阻力矩 ≤1 N.m。

3.7.5 压轮与箱体侧板的垂直度误差为 1 mm,任意相邻两压轮的平行度误差为 1 mm。

3.7.6 压轮的摩擦阻力矩 ≤1 N.m。

3.8.1 清扫链托轮与箱体侧板的垂直度误差为 1 mm,任意相邻两清扫链托轮的平行度误差为 1 mm。

3.8.2 各段上相对的两个清扫链托轮的链槽中心线距离为 1590±1 mm同侧相邻的三个清扫链托轮链槽的中心线直线度误差为 2 mm。

3.9.1 限位轮轴线与箱体侧板的平行度误差为 1 mm,与相邻托辊的垂直度误差为 1 mm;限位轮应转动灵活、无卡滞现象。

3.9.2 箱体侧板的侧风门进风口挡板应移动顺畅。

3.9.3 斜段顶盖与头部顶板冷却风门应转动灵活、无卡滞现象。

3.10  液压管路

3.10.1液压管路安装时按照液压系统图的油路走向进行安装,在安装时应使管线最短,转弯数最少。

3.10.2所有液压管路内壁应清洁、光滑,无腐蚀、氧化皮、裂痕等缺陷。

3.10.3管件的弯曲半径为R70~R100,管件弯制后的椭圆率不超过10 %,弯曲处不得有波纹、凹陷等缺陷。

3.10.4管路每间隔1.5 m左右应设有管夹。

3.10.5管路在制作后,应用专用清洗液对管路进行清洗,并用压缩空气将管路内壁吹干净;安装时不准有任何异物进入管路内。

3.10.6所有管路及接头连接处,均不允许有渗漏现象。

3.11  输送链安装

3.11.1在尾部放一台 5 t的卷扬机,准备一条长约 100 m,直径约为Ø15的钢丝绳;将钢丝绳绕过头部的驱动辊筒,与尾部的卷扬机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待与输送链连接。

3.11.2输送链约为 4 m一段,每段的两端各有三节钢条不安装在钢丝网上。从尾部开始安装,先将输送链平铺在托辊上,连接钢丝绳,用卷扬机牵引移动约 4 m后停止,连接下一段输送链。

3.11.2两段输送链之间的钢丝网用串条连接,串条端部与钢丝网端部用不锈钢焊丝采用氩弧焊焊接。

3.11.3在两段输送链的连接部位装上钢条,用螺钉固定,并将螺钉与钢条点焊。

3.11.4当输送链铺到驱动辊筒时,绕过驱动辊筒返回,将输送链放到托轮上,再启动卷扬机。

3.11.5最后各段输送链都连接为一封闭的环形钢带,检查各段连接处的焊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补焊 。

3.11.6 调整输送链的中心线与干渣机中心线重合。

3.12  清扫链安装

3.12.1清扫链由链条和刮板组成,链条每隔 990 mm安装一块刮板;刮板与开口链环联接用螺栓紧固。

3.12.2清扫链的安装同样用卷扬机来牵引,当清扫链绕回驱动链轮后,回程链条应安置在托轮槽内,不允许落在槽外。

3.12.3 最后将链条连接成环形,检查连接情况。

4.   检查

4.1.  本体检查

(1)检查各段的密封、联结是否可靠,螺栓是否紧固。

(2)检查各减速机润滑油的牌号和油量。

(3)检查各轴承座的紧固螺栓、润滑脂、密封等情况。

(4)检查各托辊、托轮、辊筒、链轴等的转动是否轻松、灵活。

(5)检查各电机的接线及运转方向是否正确。

(6)检查张紧滑板是否处于自由状态,是否移动灵活。

(7)检查输送链各焊点的焊接是否可靠。

(8)检查输送链与两侧防跑偏轮的间隙是否均匀。

(9)检查清扫链的刮板安装环与刮板的连接螺栓是否紧固。

(10)检查清扫链的回程链条是否在托轮的链槽内。

(11)清除本体内所有不属于本设备的物品。

4.1.2 液压系统检查

(1)检查各管路接头的联结是否可靠。

(2)液压站内各换向阀、仪表是否正常。

(3)液压油泵的运转方向正确,运转无异常声响。

(4)检查油箱的液压油量,液压油的液面应在油标刻度的2/3以上。

4.2试车

4.2.1 启动液压油泵,调整油压,设定输送链油压为4.5 MPa(最高限压为7.5 MPa),设定清扫链油压为 2 MPa(最高限压为3 MPa)。

4.2.2 切换输送链换向阀,对输送链进行张紧。

4.2.3 切换清扫链换向阀,对清扫链进行张紧。

4.2.4 启动输送链电机,设定频率为 5 Hz。

4.2.5 启动清扫链电机。

4.2.6 观察输送链、清扫链的运行情况(在弯段处,输送链与压轮、托辊有可能不接触,造成压轮、托辊不转动)。

4.2.7 设备运行一小时后停机,检查设备各处的密封、连接及渗漏情况。

4.3   空负荷试运行

4.3.1 空负荷运行8 小时(20Hz)。

4.3.2 记录张紧辊筒、张紧链轴的位移量,电机的功率、电流、电压、温升,辊筒及链轴的转速,轴承座的温升等。

4.3.3 观察输送链、清扫链的运行情况,并对箱体作检查。

4.3.4 检查输送链钢板与螺钉的焊接是否松脱。

4.3.5 检查输送链是否跑偏,若有跑偏现象,应进行纠偏。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