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
2025-09-23 16:30:04 责编:小OO
文档
个别化教育计划

一、研究对象自然情况

童某某,男,是一名重度的自闭症患儿,该生曾经过系统的学前教育训练,身体发育正常。目前就读于南京市育智学校八年级。

二、问题分析

患孤独症的儿童,从小在学习方面就有明显的和一般儿童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导致教导孤独症儿童的困难。影响孤独症的儿童学习的特征包括:

(一)缺乏学习动机,患者对自己特殊的偏好有兴趣,而对一般人要去学习的事物缺乏学习的动机。

(二)选择性的注意力,患者对自己有兴趣的东西有极高的持续的专注力,可是对希望教他的事物却不能专心,眼睛不看,看也不持久。

(三)理解能力不佳,患者常对听到的信息或看到的别人的表情姿势等所传递的讯息缺乏理解的能力,而却常有良好的记忆及视觉空间的能力,因此表现出拼图、认路、过目不忘等超强的能力。

(四)由于理解和表达的能力不佳,自己的需求和情绪不能适当的表达让别人理解,因而引起挫折,而形成一些情绪和行为问题,比如挫折时出现暴怒、伤害自己或攻击别人的行为。

(五)孤独症的儿童常靠记忆来学习。超过一半的孤独症儿童视觉的学习比用听觉的学习要来得好。综合上述各项学习的特征,以一般教导的方法常常难以教导孤独症儿童学会一般儿童自小成长的过程要学的许多能力。面对这些学习的困难,孤独症的早期疗育和教导方面,有赖提供一个稳定的学习环境,应用他特长的学习模式来教导他,也常常需要用他喜欢的物品或活动(增强物)来引起他学习的动机及增加学习的效果。

1.跟踪观察记录学生的日常表现,分析学生的新需要。

该生经过几年的个别化训练后,童某某与教师建立起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主动与教师亲近,按教师的指令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和事情。在上学期的结束之际,与家长进行了长谈,把学生的细微变化进行了相互交流,重新全面的认识学生。

该生开始对教师的指令不排斥,课堂上能重复教师的说话。喜欢看图片说名称,出现自己喜欢的东西,能主动说出名称。上课时能拿出笔在自己的作业本上乱画。但是语数作业还是不能完成,比较爱上音乐课,会唱多首儿歌,喜欢与教师玩接歌游戏。上课时的一些游戏语言或提示语能在一定的情景下主动说出来。能主动到教师的身边看一看,玩一玩。有时能准确回答教师的问话。当教师呼唤他的时候,他会迅速看向教师,看到招手的动作会跑向教师。虽然掌握了一定的语言,但不会用语言去与人对话,不会描述所见到的事物或达自己的要求。自理能力有所提高,上厕所时能准确表达自己的需要,会提裤子。但是在吃饭时需要别人的帮忙,尤其是吃一些大块的食物,要别人帮忙撕碎。课间能与同学交往,一般独自一人玩耍,不会与同学一道进行游戏。喜欢一个人照镜子笑。能与别人打招呼,懂礼貌,口齿较清晰。兴趣非常狭窄,他往往专注于某些刻板重复的活动,如反复拍手、尖叫等,还迷恋一些不是玩具的东西。他的行为刻板,一旦其固定的生活格式或环境受到破坏和干扰,不仅难以适应,而且会感到极大的不安和烦躁。喜欢上学,愿意与教师亲近。有时喜欢逗教师玩,教师一搔痒,就咯咯的笑。喜欢躺在教师的身上。发脾气时,会乱扔东西,到处抓人发泄。教师一用他感兴趣的东西,哭泣立刻停止,但是还是要扔一样东西。每次评估配合困难,一看到家人就要回家,不愿停留。动作协调能力较好,手脚能灵活协调一致地跑步、上下楼梯等。不会拍球,喜欢看球滚动,追球跑。能和教师对抛接球5个,会把球投进篮筐。喜欢唱歌,看旋转的电风扇。喜欢照镜子,对着镜子哈哈笑。

虽然这是一名重度孤独症弱智儿童,但是从童某某个别化教育后表现来看,进步还是明显的。通过教育,他在沟通和与人交往方面都有了进步。童某某目前的主要障碍是学习不配合,自理能力弱,听的能力差,因此,需要通过指令性的语言训练培养其注意力、语言理解能力,提高学习配合程度,提高自理能力。

2.制定本学期的短期目标

    首先针对学生的发展需要,制定出科学的训练方案。本学期的训练计划如下:

个别化教学计划(三)

1长期目标:(一年)

通过一年的训练,该生学会擦桌子、洗碗筷等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质量,帮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2短期目标:计划日期备注
能双手协调配合,搓洗毛巾。2010.9.1~9.30.脸盆、方巾
能在清水中洗碗筷。2010.10.1.~10.31水池、碗、筷
能按一定的顺序擦桌子。2010.11.1.~11.30.抹布、桌子
能把教室门前的走廊拖干净。2010.12.1~12.31.拖把
   
3家长与学生的期望:
 

  三、训练措施

1.与学生一起快乐的游戏,打开学生封闭的心灵之门。

孤独症学生拒绝改变,在班上他的座位是固定不变的。在掌握了该生的兴趣爱好后,利用课余时间带着他一起玩游戏,和他说话。照顾他吃饭和上厕所,并根据他的表现,经常夸一夸他,让他跟着说一说:“棒棒,我真棒!”使他感受到教师在关心他。有时该生会冲着我笑,用手指指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要。

2.物质奖励,刺激学生积极性。

在该生不愿配合教学时,会分散他的注意力,转移一下目标,然后再把学习内容呈现一遍。只要他按教师的要求去做,立即给予物质奖励。为了避免养成习惯,也会采用语言表扬和摸头等形式的奖励。让学生能有一个好的心情,配合完成每次的教学与训练。

3.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的配合意识,提高动手能力。

儿童只有在与人交往中,感到有许多知识、情感、经验、愿望等需要说出来的时候,语言活动才会积极起来,也只有在交往中,儿童才逐渐地习得言语。重度智力残疾儿童更应在一种生活化、活动化的环境中进行。在与该生进行儿歌记动作的游戏,该生能根据教师的动作念出儿歌,掌握搓洗毛巾的动作要领。在他高兴的时候,把知识内容的传授贯穿在游戏中,让学生边说边做。

要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进展,一定要一步一步地训练,切莫操之过急。例如:在训练童某某拖地时,对于学生的不配合,我总是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引导克服。在训练过程中,要多表扬,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形成好的行为。同时,要把握好训练的进度,内容不要不停的的变化,要小步子多循环,直到学生一件一件的掌握为止。总之,对待孤独症儿童的教育、训练、只要教师、父母的尽职尽责,付出了心血,学生的情况都会程度不同地有所改善。

4.抓住在学校的一切教育时机,及时强化。

对与该生的认知能力的培养不只停留在课堂,更多的是在平日的生活实际之中,教师要善于聆听学生的需要,在学生出现正确的反应时应及时给予强化,当学生产生主动与人沟通的动机和言语时,教师及时给予回应,同时给予强化。

5.定期向家长反馈,做好家中的巩固训练。

让家长清楚知道每个月的训练内容,把该生在学校的训练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布置在家中的训练任务,利用早晨和放学的见面时间,进行深入的交谈,探讨一些有关孤独症学生的教育问题。

    四、效果分析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该生的有了明显的变化。在训练时,出现拒绝做的次数越变越少,能按教师的指令完成任务。尤其是操作中的动作要领,学生掌握的较到位。能自己拿拖把拖教室走廊,按从左往右的顺序擦桌子,能把毛巾里的水拧干。

    五、建议与思考

1、我们的教育训练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选择和调整教学内容、形式方法。

2、教学中还要进一步建立深厚的师生情谊。

3、家长的积极参与与辅导,是学生得到巩固的关键。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