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为了考试一定要看,极品申论复习方法哦~~申论写作 - QZZN论坛 - 公务员论坛 公论坛
2025-09-23 16:16:14 责编:小OO
文档
为了考试一定要看,极品申论复习方法哦~~|申论写作 - QZZN论坛 - 公务员论坛 公论坛隐藏

快速浏览

公学习交流区

公考杂谈/2010国考专区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申论写作 面试 地方各省市公考论坛 国企|事业单位 招警考试 乡村工作版 公资料分享区

行测资料下载区 申论资料下载区 面试资料下载区 专业考试 企事业考试资料下载区 其他公考资料 Q友中心

公告/建议/表彰/举报 公务员生活工作/职场/求职 QZZN的故事 QZZN原创茶馆

首页2010国考行测申论面试福建山东浙江广东江苏安徽四川上海河南辽宁江西湖南天津重庆湖北北京更多..

登录 注册

游客 帖子: 今日: 我的主题 我的回复 我的收藏 好友近况 登录IP: 121.194.119.133 好友 搜索 帮助 QZZN银行

勋章中心

道具中心

wind

地方各省市公考论坛

福建公论坛

四川公论坛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浙江公论坛

安徽公论坛

QZZN论坛 » 申论写作 » 为了考试一定要看,极品申论复习方法哦~~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新 帖

主题 : 为了考试一定要看,极品申论复习方法哦~~

作者:memexiong 楼主 09-8-27 17:16

为了考试一定要看,极品申论复习方法哦~~

眼看2009年各地方公的硝烟还未能散去,那看起来似乎有些遥远的

2010年国家公,已经在很多积极狂热的公考份子带领下,如火如荼的开始了。

“怎样才能更好的计划复习,从而一举攻克下这千人抢万人争的 2010年国家公 呢?”

相信这个疑问绝对是大多数奋考2010年国家公的考生,他们心目中最热切关注的问题吧。

那么在这里我将用自己成功考取国家公的丰富经验,来指导下将要踏上这个2010年国考舞台的考生们,要如何更好更有效的复习,从而取得最终的胜利。

很多考生都会在复习时觉得,申论很烦琐,行测很难做,考试教材及方法就更难选择。因此针对考生们普便遇到的这些问题,我在下面精心总结出了一套关于,奋战2010年国家公,三招致胜复习策略。

在正文还没开始之前,我首先要补充说明一下:我自己一向是很崇尚亦娱乐亦学习的教育模式,因为轻松的文字语言比较容易使读者接受,也只有充分调动起读者的兴趣,才能使他们更好的吸收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意思。

因此我在下面讲述到的一些复习方法中,也都是采用了这种很白话,很幽默的文字来一一呈现在大家眼前,希望考生可以在很轻松的读完这篇文章时,

自然而然的就充分吸收了文章中所讲述的复习方法。

复习第一招:对待申论要像对待上司——领导心思你只能猜

既然是把“申论当上司”,那么首先你就要摆正自己在他面前的位置。你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他不是你的朋友,你不用也不能在他面前做不必要的倾诉、抒情、发表过于偏激的言论,否则你会吃大亏。你们之间的每一点点交流都是有一个大体不变的框架的、而且都是有着非常明确的指向性的。

其次,要知道他想听到的是什么,你们之间正在进行的这个必须是个有效的沟通。你不必做他思想的克隆人,事实上你也做不到,但你至少应该知道他在向你提问的时候,希望你做出大体怎样的回答。你的态度必须是积极的,你不能模棱两可、更不能往后退;你的看法和建议必须是有建设性的、切实可行的,否则他凭什么提拔你呢,对吧?等着他关注的人排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大长队呢。

最后,要懂得包装自己。想让上司重视自己不是那么容易的,肚子里有货远远不够、重要的是要能把他们唱出来、唱的好听。这一方面一直是我的弱项,不过好在申论相较真实的上司来讲毕竟情绪啊、个性等等这些主观因素都已经很少了,所以困难并不是特别大!

所以你在他面前至少要做到:形象整洁——一手漂亮的至少是工整的字,表达流畅——沟通的必备要件,措辞恰切——不说不该说的话,观点合理——如果你有真的很漂亮的建议那当然好,如果没有,那么切记不要为了标榜创新和个性而过于出位,朴实一点的表达出你的实际水平不知道要比花枝招展却言之无物的大花瓶儿要好多少倍!

接着说下“领导心思你只能猜”这点,当然这点是我自己总结的,我觉得申论考试这玩意儿考前是很忌讳押题的,因此我会建议大家最好多做一些有深度的分析跟预测比较好。

其实押题跟预测是有根本区别的。押题是式的在纷繁复杂的微观事实中的胡猜瞎蒙,能不能押中,完全靠运气。但预测不同,预测从本质上说,是在对当下热点理论的深刻理解下,对社会现象的系统梳理,是由宏观理论到微观事实的提纲挈领式的全面把握。是从根本上、实质上把握社会现象,而不是相反。因此,预测是科学的。其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是用基本理论和系统思维去牵引社会现象,而不是在碰大运。

总之,申论其实并没有大家直觉感知的那么悬乎,总的来说它也能算是一种有规律可循的考试形式,只要大家理解了其中的规律,并能在平时锲而不舍地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在明年的国考

笔试中取得傲人申论成绩。

复习第二招:对待行测要像对待情人——不仅要对它有兴趣,更要有感觉

其实把“行测当情人”的意思很容易明白:就是要你对它有兴趣,有感觉,愿意在进一步了解它的同时又能发现它一个又一个让你惊喜的特点。要在潜意识当中相信自己是可以搞定它的。我们想像一下,本质上它其实也就是那麽回事儿、并不是怎么高不可攀的——有不止一个人说过,理论上行测是可以达到满分的;

但是呢,他每次出现又都相当花哨、总会披着你从来没见过的妆容和外衣,当然,你心里清楚,其实它还是它。我们都知道在回答行测题时,用的不过就是中学时候学过的知识——它诱惑着你;但是呢,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如果在模拟中能达到70分以上,那么心里还是会很自豪甚至激动的——那是它在给你希望的同时又始终与你若即若离——它挑战着你。最后,如果赢得了它,那么你也许即将拥有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局面,这种变化正是我们现在所期待的。——一个这么好的情人,你怎么可能会忽视它?

总之好情人是能给大家带来幸福生活的,但前提是你必须有相当精密的计划来把它追到手!因此,以下是我整理的一些关于追求行测情人的模块化分解式计划操作(也就是考前复习啦):

一是:确定目标,完善心理。

首先你要确定一个追求的目标,而不是花花肠子两边倒,最后也只能是光棍一条,这就相当于行测复习的心理关。很多考生进入考场,目标就是做完140道题,其实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题目设计的初衷就是要考生在无法完成题目的情况如何处理“做与过”的选择,也可以说这才是行职测验的重点,考生只有在紧张情况,准确找到自己熟悉并擅长的内容,做好回答才有保障,而这种能力正是公务员必须具备的抓住主要矛盾的本领。

因此,建议考生把目标确定为130题,确保完成125道,正确做到100题,这样以来,考生没有了必须做好140题的压迫感,心理会放松很多,有助于完成考试,实践证明,这是成功的第一步。

二是:跳出题海,走进题河。

也就是建议你眼光放长远些,不要吊死在一颗树上,而放弃了大片森林。这个也就相当于行测复习的基本点。我们提倡老师进题海,找到规律;学生出题海,提高复习效率。行职题目何止千万,要全部复习完是根本不可能,加上考生复习时间又少,因此必须跳出题海战术,对题目进行选择性复习。可以参照历年真题以及其他辅导机构的内部讲义、教材。插一句啊,我当年就是用《国家公务员

考试

综合

教材》来复习的,这本教材里有相当多的题目可以做,算是我心目中纯粹的题河了,当然我不可能疯了的全部做完啦,也是有选择性的做了很多,效果还不错。好了话又说回来,我们是要先估计个600题左右,作为复习范围是理性的选择。只有缩小范围,才能找到复习的重点,这是成功的第二步。

三是,单元复习,分进合击。

说到这点,那可是重中之重,讲究的是追求手法与方式。只有从高手那里取得真经,我们的计划才能确保万无一失啊。这就相当于从一些行测专家,老师所推荐的复习方法中命中关键点。要通过单元复习,力争把600题做二到三遍,第一遍做600题,第二遍把其中的错题做一遍,第三遍,把第二遍错过的题再做一遍,事实表明只有这样才能越来越集中要害题目,完全熟悉题型,深入体会考点,彻底把握规律,也就是把做过的练习题巩固到AK-47也打不穿的地步,这样才能在真正考试时一眼就把自己会做的题给找出来。注意,千万不要采取2000道做一遍的方法,否则越做越没有信心,到最后那就是纯属自我找打击型!

下面是把第三点单元复习,也称模块训练,分成五个小单元模块,进行专项比较细致讲解:

做言语理解与表达,要根据材料的字面意思来理解与把握,不要加入自己的主观臆测,也不要以自己的常识作为判断依据,否则往往是错误的。要通过练习,找到这种感觉,就是答案在题干里面,必须加强对材料的理解。

数量关系分为两部分。数学推理大概共有六种题型,要在复习归纳总结出来,应试时才能照方抓药。数算部分常规题,奥数题都有,要学会把握常规题,而对于没有感觉,特别是读起来不明白题意的题要学会放弃,因为整个考试总要放弃二十题左右。此外,培养对数字的敏感度,同时在做题中积累一些小技巧,如排除法、代入法和图形结合法等同样非常重要。

常识部分的复习要因人而异,如果平时对法律常识、日常生活和人文知识功底较厚,积累较多,完全可以不要占用更多时间复习。如果没有积累,最好找一本有关常识的书读读,比如我上面提到的纯粹题海型奋考用书综合教材

就对这方面有很深入的讲解。

资料分析分为文字、图表和图形分析三部分,很多题型偏重于计算,需要花费的时间也多一些,因为在计算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隐含的“陷阱”。

判断推理是行职考试中比较特别的部分,一是考生基本没有学过,二是干扰性强。根据我们在培训中的经验,这部分题目如果没有高手指导,仅凭自学,那么在复习上多

半会走入弯路。

其次,分进合击是模块训练结束后,马上转入五部分综合练习,也就是训练各部分集中起来后你自己的反应能力。在单元练习的基础上,考生对题型,考点都有了一定把握,接下来,可以进行综合练习将能力巩固住。

四、模拟考试,把握节奏。

这点其实也就是让你在去追真正情人时,先找个替身实战练习一下。从而更好的发现自己的不足,以求在真正实施追求行动时可以一击即中,完美落幕。行测复习在做完一系列综合练习后,要选择一到二套模拟题系统训练,把这当做是考前热身,主要的目是找到应试的节奏,即先做哪一部分,后做哪一部分。请考生们注意了,你只有通过模块训练和分进合击才能从容应对行测考试,否则建议你是可以去尝试一下,但千万别抱任何成功的幻想,谢谢!

复习第三招:要想在国考舞台上贵冠群芬,考前必须掌握三种技巧

技巧一:选教材,重点是选择正确的教材和确定选它的目的,用三个标准来衡量:

第一,以重点考查部分所占的分量为标准:

例如:浙江省考试的重点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包括30多分的公共基础知识,考生应该选择那些重点讲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的教材,而不是重点讲述公共基础这些属于死记硬背类的教材。因此一句话总结就是,你报考哪个地方公务员,它的考试科目比重如何安排,那么你在考前的教材就以这两项为选择的主要依据。

第二,以教材的难度和深度为标准:

公是竞争性考试,竞争的激烈程度反映在考试上就是试卷的难度,近年公报考人数越来越多,试题也必然越来越难。一本简单的教材是无法解决考生复习备考需要的,考生应集中精力复习一套教材,这个教材必须是和考试的难度接近或类似的。就说我上文提的国家公

,综合教材,就是标准的 国家公复习指导用书,里面的题目还是相当贴近国考试题难度滴。传授一招——判断一本考试教材

的难度可以通过里面题目和真题难度的比较得知。

第三,以教材编者的水准高低为依据:

一般来说,职业化专业从事公研究的教师编著的书水平比较高。判断依据是看这个教材是否有历年真题的答案和精解。真题的指导作用是巨大的,有些教材有真题但没答案,考生复习还是无法把握考试真谛。一般高水平的作者都会对真题进行庖丁解牛式的精确分析,考生看这样的书会在短时间内得到很大提高。

技巧二:分块练习,摸清

自己的强弱项;演练历年真题,寻找规律及测试自己的速度

从高考到大学考试,敢说在大大小小的考试中基本没有人不这样复习:先看书的每一章,然后找相应的题练习,每做几个就对答案,然后找出错误的地方。公也不例外:行政职业能力五大块,我们也可按照我们习惯的复习方法,看完教材就找相关的题目练习,再把错误的题目累计起来,注意在块的练习中发现自己的强弱项和答题心理感觉,为分配时间提供原始依据。模拟真题这是所有考生都会去做的事情,但很多考生疑惑:“历年真题是不会再考的,模拟的意义大吗?”我们可回想下自己的考试经验,哪次不是找真题来找感觉和发现规律的。重要的是在做模拟真题的时候我们要明确几点:

1.模拟时间按照考试的标准时间进行,特别是第一次参加公的考生,注意测试自己的答题时间和答题速度;

2.目的:寻找历年考试的规律,公实质上是一套完善的人才测评系统,既然是个系统,那就可以寻找其内在的规律。

技巧三:模拟练习,查漏补缺,善于借外力解决疑问和掌握答题技巧

应对公应该和考研一样:注意细节;考研成功的关键应该有一点:注重模拟练习、查缺补漏、总结错误,公也不例外。模拟练习应该注意其试卷本身的科学性,网络上流传的很多模拟题都是东拼西凑的,所以最好选择有品牌的机构提供的模拟题。

复习过程中未免遇到疑问,“术业有专攻”善于借助外力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是明智的选择;目前公培训行业有很多研究的专家,也有一定的成果,不管是否打算参加培训,他们的网站都是提供专家答疑的,问题是可得到及时解答的;培训机构也不外有佼佼者,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借外力解决疑问和提高答题技巧的策略。(来源:考试大论坛。更多学习请去考试大网校、考试大在线模拟题库)

↑ ↓

作者:彩鲑.` 1楼 09-8-27 18:25 中公版李永新2010国考教材宏大上市

十分感谢

说的太到点上了

↑ ↓

作者:tlwzl2012 2楼 09-8-27 18:35

你在厉害了,

↑ ↓

作者:leinjawin 3楼 09-8-27 19:20

厉害,厉害,得多学习学习

↑ ↓

作者:ds22098 4楼 09-8-27 19:51

受教~

↑ ↓

作者:lilicheng 5楼 09-8-27 19:56

楼主很强大

↑ ↓

作者:翱隼嗜魂 6楼 09-8-27 20:01

也包含了行测复习法

但我想说的是:定义判断要根据题干作答,有时候

题干的定义和现实的定义是不一样的,出卷人故意设这样的陷阱引人上钩

↑ ↓

作者:625780428 7楼 09-8-27 20:03

我也頂一下

↑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QZZN论坛 » 申论写作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会员中心 清除Cookies 无图版 手机浏览 论坛公约 返回顶部

本论坛所有内容均代表个人观点,与QZZN公论坛立场无关

©2009求职指南网 | 京ICP备05066741号

Total 0.009184(s) query 4, 08-27 20:35

Powered by phpwind

站长统计站长统计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