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压力压强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5-09-23 19:08:54 责编:小OO
文档
第二章 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的施力物体一定是地球      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重力大小      D.压力与形变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2.爸爸和上小学的女儿都光脚走在沙滩上,关于他们在沙滩上脚印深浅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因爸爸比女儿重,所以爸爸的脚印比女儿的脚印深  

B.因女儿的脚小,所以女儿的脚印比爸爸的脚印深

C.爸爸和女儿的脚印深浅可能相同  

D.爸爸和女儿的脚印深浅不可能相同

3.如图所示动物的器官中,具有减小压强功能的是(  )

4.一个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  )

A.100 Pa      B.1 000 Pa      C.10 000 Pa      D.无法判断

5.如图所示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水中下潜时的情景,不考虑海水密度的变化,当潜水器在下潜过程中受到的压强p与深度h关系的图象是(  )

  

(第5题)

6.下列生活现象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7.如图所示,将一个正方体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沿着虚线切开,拿走上面一半,则剩下的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的变化情况是(  )

A.压力减小,压强不变      B.压力减小,压强减小  

C.压力减小,压强增大      D.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第7题)    (第10题)        (第11题)

8.一个游泳池,如果将它的长、宽、深都增加为原设计的2倍,则在装满水时,池底受到的水的压强增加为原设计的(  )

A.2倍      B.4倍      C.6倍      D.8倍

9.小亮同学从超市买来一个玻璃瓶装的铁皮盖罐头。想把瓶盖打开,可是怎么也拧不动。小亮的哥哥用螺丝刀沿瓶盖的边轻轻撬了几下,一拧就打开了,这主要是因为用螺丝刀撬瓶盖可以(  )

A.增大瓶盖直径,减小瓶盖侧壁对瓶的压力  

B.减小瓶盖与瓶口的接触面积

C.减小瓶内外气体的压力差  

D.由于撬了盖的一边,而增大了盖的另一边的压力

10.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两端开口的U形管装有一定量的水,将B管向右倾斜,稳定后B管中的水面将(  )

A.高于A管中的水面      B.低于A管中的水面

C.与A管中水面相平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11.一个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甲),然后又倒立在桌面上(如图乙),两次放置时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分别是p甲和p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因为液体和容器都相同,所以p甲=p乙  

B.因为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变大,所以p甲>p乙

C.因为液体密度不变,深度减小,所以p甲>p乙  

D.无法判断

12.如图所示,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再向水银槽内注入一些水银,那么玻璃管内外水银液面的高度差Δh将(  )

A.保持不变      B.逐渐减小      C.逐渐增大      D.无法判断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13.如图所示,取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物体1块、2块、3块分别竖放、平放、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和p丙(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则(  )

A.p甲=p丙>p乙      B.p甲=p丙≤p乙  

C.p甲>p乙>p丙      D.p甲<p乙<p丙

14.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学习“液体的压强”时进行的交流活动,同学们的交流属于科学探究(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设计实验      D.进行实验

15.小科设计了一个“不用绳子扎口的气球”,如图所示,先将气球放入玻璃瓶中,再将气球口紧套在玻璃瓶口,从抽气口抽气,观察到气球变大;停止抽气后,马上用橡皮套封住抽气口,此时气球不用绳子扎,也能保持膨胀状态。假设抽气前后气球内的气压分别是p1和p2,瓶内的气压分别是p3和p4,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p1=p2      B.p1<p2      C.p3=p4      D.p3<p4

       

(第15题)            (第17题)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6.摩托车超载行驶时,轮胎受到的压强____________,更容易爆裂;当出现危险情况紧急刹车时,人会由于____________向前摔出,造成人员伤亡。

17.如图所示的菜刀在离刀口不远处有一排透气孔。使用这种菜刀时,透气孔中的空气会在菜片和刀面之间形成一个隔层,避免在________作用下菜片沾刀,刀刃磨的很薄为了______压强。

18.如图所示,是小雨同学在做探究“物体对水平地面压强与压力关系”的实验后绘制的p­F关系图象,由图象可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物体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是__________m2。

     

(第18题)      (第19题)     (第21题)        (第22题)

19.如图所示的两个容器中盛有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________(填“甲”或“乙”)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在海拔3 km以上的高原地区,汽车发动机水箱中的冷水很容易沸腾,这是因为海拔升高,大气压强_______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水的沸点降低。

21.如图所示,两支相同的试管内盛等质量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比较两试管中的液体对试管底压强的大小p甲________p乙。

22.小云用矿泉水瓶做实验,如图所示。

(1)将两瓶相同的矿泉水如图甲放置,验证的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的关系。

(2)如图乙,他在空矿泉水瓶中装入少量热水,迅速倒出,再马上盖上瓶盖,看到矿泉水瓶瘪了,验证的是__________的存在。

23.研究表明,太阳光对被照射的物体也具有力的作用,利用这一现象制成的太阳帆可以为太空飞船提供动力。设一个太阳帆的面积为1×104 m2,正对太阳时受到光的压强为9×10-4 Pa,则太阳帆受到光的压力为________N。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6分)

24.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邹同学用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体砖块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仔细观察,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第24题)

(1)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比较海绵的____________程度来确定的。

(2)分析比较图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比较图________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4)进一步综合分析图甲、乙、丙和丁的实验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为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如图甲所示,小华将透明塑料瓶底部剪去,蒙上橡皮膜并扎紧。

(第25题)

(1)将瓶压入水中,橡皮膜向内凹,如乙图所示,说明水对橡皮膜有压强。将瓶向下压,橡皮膜内凹的程度变大,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________有关。

(2)接着将某液体缓慢倒入瓶中,当内外液面相平时,橡皮膜仍向内凹,如丙图所示,说明倒入液体的密度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的密度。

(3)将甲图中装置倒置,然后在瓶口紧密连接一根无色通明胶管,并灌注红墨水,如丁图所示。使胶管内液面高于橡皮膜,将塑料瓶橡皮膜的一端朝各个方向放置,橡皮膜都向外凸,说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________。

(4)使装置保持丁图所示位置不变,在橡皮膜上戳个洞,会有部分液体从洞口流出,最后稳定时,塑料瓶和胶管里的液面相平,此时塑料瓶与胶管构成一个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每题14分,共28分)

26.某四轮轿车的质量为1 900 kg,轮胎的宽度为200 mm。(g取10 N/kg)

  

(第26题)

(1)该轿车的尾部安装了导流板,如图所示。它的作用主要是在轿车高速行驶时,增大对地面的压力,提高车轮的抓地性能。则导流板横截面的形状是____________。

(2)该轿车空车停放在水平路面上时,某同学测得该轿车轮胎与地面接触的长度约为50 mm(沿车长的方向)。则此时该轿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约为多大?

(3)该轿车在高速公路上以108 km/h的速度匀速前进,阻力是车重的0.2倍,则轿车受到的牵引力是多大?

27.小科发现中性笔的笔帽上有小孔,为了解小孔作用,小科查阅资料:儿童不小心将笔帽吸入引发窒息,这个通气孔能保证呼吸道不被完全堵塞,因此被称为“救命孔”。

(第27题)

(1)若不小心吸入笔帽,人体在用力吸气时,通过该笔帽通气孔的气体流速可达20 m/s。为确保生命安全,人体与外界通气量要达到1.36×10-4m3/s,则通气孔的面积至少为多少平方毫米?

(2)若不小心将没有通气孔的笔帽吸入气管,此时由于呼吸道堵塞导致肺内气压比外界气压小1.3×104 Pa,笔帽的横截面积约为0.85 cm2,医生至少需要多大的力才能将笔帽取出?(计算结果精确到0.1 N)。

(3)医学上抢救气管异物堵塞的标准方法:急救者从背后环抱患者,用力向患者上腹部施压,从而排出异物,被称为“生命的拥抱”。此方法应用的科学原理是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________时,压强增大。

答案

一、1.D 2.C 3.C 4.C 5.D 6.D 7.B

8.A 点拨:它的长、宽、深都增加为原设计的2倍,水的密度不变,深度h增大为原设计的2倍,根据p=ρgh可知,在装满水时池底受到水的压强增加为原设计的2倍。

9.C 10.C 11.C

12.A 点拨: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再向水银槽内注入一些水银,因大气压不变,则大气压支持的水银柱高度不变,即管内外液面高度差将不变。故选A。

13.A 14.B

15.A 点拨:抽气前后气球内气体与外界大气相通,所以气球内气压等于大气压,故p1=p2,故B错误,A正确。抽气前瓶内气体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相等;用抽气机向外抽气时发现瓶内的气球在膨胀,说明此时气球内气体压强大,玻璃瓶内气体压强小,即p3>p4,故C、D错误。故选A。

二、16.变大;惯性

17.大气压;增大

18.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与压力成正比;0.05

19.乙;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20.减少

21.大于 点拨:由图知,V甲<V乙,由m甲=m乙得,

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又因为p=ρgh,两试管液面相平(液体的深度h相同),

所以两试管中的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p甲>p乙。

22.(1)受力面积 (2)大气压 

23.9

三、24.(1)形变(凹陷)

(2)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乙和丁

(4)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有关,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5.(1)深度 (2)小于 (3)压强 (4)连通器

点拨:(1)将瓶向下压,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橡皮膜内凹的程度越大,说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2)根据p=ρgh知,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液体压强的大小通过橡皮膜的凹陷程度表现出来,当塑料瓶内外液面相平时,橡皮膜向内凹,说明向上的水的压强大,故倒入液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3)液体压强的大小是通过橡皮膜的凹陷程度表现出来的,所以将塑料瓶有橡皮膜的一端朝各个方向放置,橡皮膜都向外凸,说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4)使装置保持丁图所示位置不变,在橡皮膜上戳个洞,这样塑料瓶与胶管构成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一个连通器,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在不流动时液面相平。

四、26.解:(1)C

(2)受力面积:S=4S1=4×0.2×0.05 m2=0.04 m2,对地面的压力:F=G=mg=1 900 kg×10 N/kg=19 000 N,

对水平路面的压强:p===4.75×105 Pa。

(3)轿车匀速运动,牵引力等于阻力,故F牵=0.2 mg=0.2×1 900 kg×10 N/kg=3 800 N。

27.解:(1)根据Q=Sv可知,通气孔的面积:

S===6.8×10-6 m2=6.8 mm2。

(2)由题意知,医生对笔帽的力应等于笔帽受到的内外压力差,由公式p=得,医生所用力为ΔF=ΔpS=1.3×104 Pa×0.85×10-4m2≈1.1 N。

(3)减小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