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及反思
2025-09-23 21:06:14 责编:小OO
文档
《平移与旋转》说课稿

《平移与旋转》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几何的范畴。本课是在学生认识对称图形之后学习与研究的内容,是从运动变化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与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材注重挖掘和利用身边丰富有趣的实例,充分感知平移、旋转两种运动的不同特征及其普遍存在性。通过探究,让学生发现和体会:观察一个图形的平移过程,只需观察该图形上任意一点或一条线的平移过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能直观的区别这两种常见现象。

(2)使学生能在方格图上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并用合理有效的画图步骤完成平移后的图形。

2、过程与方法 :

(1)在研究平面图形的平移、旋转的数学活动中,感知图形的变换,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操作、探索等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发展初步的策略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能积极地参加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的某些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对学习内容和活动感兴趣,

(2)通过观察、欣赏,让学生发现美,创造美,发展学生的审美观。

二、教学重点:

1、结合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与旋转的现象,并会直观地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三、教学难点:

通过数学活动理解平移的概念,学会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说学生

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见到过许多的旋转与平移现象,在他们的头脑中已有一些旋转与平移的意识,只是没有很清晰认识,因为抓不住这些现象的本质特征,对于好多现象的判断还有些模糊,受他们生活空间的局限性,好多现象没有见到过,难以想象。另一方面,生活中的平移或旋转现象,并不是数学意义上平面图形的平移或旋转。学生对物体平移的两个要件,方向和距离中的距离有误区,即对在方格纸上将一个平面图形平移若干小格存在一定困难。

五、说教法

针对空间与几何知识教学的特点、以及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我采用创设情境法、实验法、尝试法,并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感知的基础上,动手操作、分组交流学习,老师恰当点拨,适时引导,多媒体课件恰当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

一、构建平移、旋转的概念

(一)谈话引入(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丢手绢的游戏吗?(生答)那个丢手绢的同学绕着什么跑?(生答)如果从篮球场这头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另一头,怎么跑?(生答)今天我们学习的知识就和这两个同学跑的形势有关。(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入手,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同时对这两种运动进行比较,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不仅让学生有机的将所要学习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而且还消除了学生的紧张心理,进入了一种民主、安全的课堂氛围中。)

(二)图片感知

首先,用课件给学生展示了游乐场的一个情景场面,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身临其境的体验到各种娱乐设施带来的乐趣。摩天轮、转转椅、缆车、大风车、小火车等的运动,学生一边观看屏幕一边用手势表示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通过观察说说这些游乐项目和设施是怎样运动的?然后让学生观察、比较,初步体验平移与旋转的区别,并进行分类。教师小结:我们把像风车、摩天轮、转盘所做的圆周运动叫做旋转,把火车前进、滑滑梯、火箭冲天所做的直线运动叫做平移。

(三)联系实际,加深对平移、旋转的认识 。

 本环节首先让学生结合亲身体验,说一说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的现象,教师给予肯定性评价后,再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平移和旋转的现象,让学生边做动作边说属于什么现象,让学生再次直观形象的感知,理解和掌握物体的两种运动方式:平移和旋转。最后,通过学生的汇报、质疑、改进,得出对平移与旋转一个浅显的认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手势、动作,用学具表示平移和旋转,充分调动学生手、脑、眼、耳、口等多种器官直接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化的情景中学习。)

二、教学平移距离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平移和旋转,还和他们成了好朋友。平移王国的小伙伴非常高兴,他们给我们带来一件礼物——智慧小房子。(房子开始运动)

师:它在做什么运动?(生答)紧接着追问往哪个方向平移了,平移了几格?让学生观察、猜测,(设计意图:学生的猜测可能是错误的,但它是学生思维活动的显现,然后引导进行验证,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学习过程。)然后让几名学生到台前数一数,验证一下到底平移了几个?并向学生说明房子之间的距离不是房子平移的距离。要找准了对应的点。然后动画演示房子向右移动,让学生到台前亲自数一数,再次体验一下平移距离。最后演示房子向左、向下平移,让学生数一数填写在教科书第41页。等学生做完后,让学生展示,并说说过程。

三、巩固练习

出示第43页第一题和第四题,学生做完后,展示并说说平移过程。最后教师动画演示平移过程。

四、小结

 丢手绢的同学是旋转现象,快速跑的同学是平移现象。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平移与旋转》教学反思

“平移和旋转” 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本节课的设计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新知,力求体现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枯燥的数学概念在生活实际中加以应用的过程。从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评价意识、应用意识以及用数学的语言解释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能力,在活动中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活动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每一个新的知识点的出现都以前一个知识点作铺垫,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

在“平移和旋转”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平移和旋转这两种运动方式,多媒体动画出示游乐园的一角:摩天轮、转转椅、缆车、大风车、小火车等的运动,学生一边观看屏幕一边用手势表示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并根据运动方式分类。然后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平移和旋转的现象,让学生边做动作边说属于什么现象,让学生直观形象的感知,理解和掌握了物体的两种运动方式:平移和旋转。再让学生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旋转和平移的现象。最后,通过智慧房子在方格纸上的移动教学平移距离。

毕竟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认为本节课的不足主要有以下两点: 1、有时还是忽略了个别学生,没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对学习有困难学生还缺乏指导。在学生活动时,应该多走到学生中间去,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要做出及时的指导,真正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不够丰富,没能调动全班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来。3、平移距离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有些学生很难接受,会直接影响下一节课的教学,应该借助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巩固这方面的知识。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