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咏怀诗之夜中不能寐》阮籍 赏析
2025-09-23 21:19:16 责编:小OO
文档
《咏怀诗之夜中不能寐》阮籍赏析.txt每天早上起床都要看一遍“福布斯”富翁排行榜,如果上面没有我的名字,我就去上班。谈钱不伤感情,谈感情最他妈伤钱。我诅咒你一辈子买方便面没有调料包。阮籍咏怀诗《夜中不能寐》试析

——阮籍的纯文本说情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衿。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阮籍,魏晋易代时人,作有咏怀诗共八十二首。《夜中不能寐》是咏怀诗的第一首。清代东方树说:“此是八十一首的发端,不过总言所以咏怀不能已于言之故。”咏怀诗几乎都为写景诗,一切景语皆情语,且看阮籍如何情景交融,用纯文本咏心中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首联即交代了故事的时间、起因、地点,发展,颇有些娓娓道来、一叙愁肠之势。在浓黑的深夜里诗人却辗转难眠,只得起身抚琴,希望平静内心以此唤得睡眠,打发漫漫长夜。屈原在《楚辞?渔父》里说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表现得清高又孤苦悲凉,而阮籍的众人皆眠我独醒,难道不也是因清高又孤苦悲凉吗?夜的掩护和心灵的空洞使人胡思乱想这是顺其自然,又无可奈何之事。排除身体疾病原因,使人无法睡眠,也只有是因心灵太重的枷锁,扰人清梦了。“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衿。”目光所及,清冷如水的月光柔柔地在薄薄的帷幔上流泄,钻进室内的清风吹动着我的衣襟。此时大自然的景物闯进了我们的视野,这些感官的感受带给人的往往是最直接的冲击和震荡。“明月”、“清风”都是缠绕在诗人的周身,使诗人光华皓月,宛如清爽佳人。“明月”、“清风”都给人以高洁纯净之感,不矫揉造作却又沁人心脾、洗涤内心。诗人也许是想借“明月”、“清风”自我表白,抒发不与世事沉浮,保持“举世皆浊我独清”的高洁志向绝不放弃的决心和坚持。这时我们可以推断诗人此时的内心应该是较为平静且祥和的,因为当人们内心有了决定以后都是会比较从容和淡定的。我想如果诗人此时罢手就此睡去,应该可以好眠。但是,阮籍被誉为最为矛盾的诗人,此人内心肯定不会就此罢手。“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伴随着感官的感受,诗人的听觉也受到了干扰和冲击。诗人此时平静的内心又掀起了涟漪,再现波澜。“孤鸿”在野外哀嚎,因为月明所以鸟儿在林子里飞翔。其实看到这里,读者可能会和我一样从两个视角分析,但是很可能殊途同归,同得一理。其一,我们都知道阮籍是隐居山林的,所以夜晚总是很能听到大自然的声音,什么飞禽走兽,在夜深人静嚎一嚎很常见,而值得思考的是诗人独听到孤独无依的大雁在哀叫,只有月明才会在夜晚飞翔的鸟儿的鸣叫,这难道不足以说明问题?我们知道鸿鹄是有远大志向的,翔鸟是执着追寻圣洁的月光的,而诗人只听到这两种动物的声音,显然是以此来表内心的孤寂、壮志难酬无人知晓,以孤鸿和翔鸟自拟了。其二,“孤鸿”、“翔鸟”是诗人虚拟夸大而听到的声音,是诗人自己的内心言语。因此,不管如何解释,这两句诗展现的都是诗人孤寂、壮志难酬的内心苦闷世界。“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承上,“孤鸿”、“翔鸟”徘徊嘶鸣又能得到什么呢,只能独自伤心罢了。诗人此时的内心应该是空前矛盾的,悲哀到底但又有看破红尘的释然,但是诗人真的能释然得彻彻底底吗?我想,充满才情和报复的阮籍是不能真真正正的内心平静、甘愿的安于平淡而碌碌无为的,但是身处乱世,又有奸臣当道,无计可施的阮籍除了归隐山林,保全本心还能做什么?即使不甘愿,又能怎样呢?

《夜中不能寐》这首诗充分展现了阮籍矛盾的内心世界:归隐山林却用不甘平淡、孤苦寂寞又清高绝傲。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