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校本研修过程
2025-09-23 21:23:55 责编:小OO
文档
校本研修过程

序号研修活动所在学校教研组老师的意见你的反思与改进
1教学设计方案在校本研修活动中得到意见和改进内容对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在我之前的设计中没有这一项的设定。正是由于平时我对三维目标的了解不够,也并不重视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方面的内容。
2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是否达成教学目标,是否出现的偏离教学结果等教学问题,有哪些反思和改进建议?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基本达成教学目标,但在介绍圆周率的知识时有一点生硬的感觉。我想这是由于动手实验之前没有给学生明确有关影响实验精确性的原因。同时也说明了我在教学中还缺乏经验。
3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哪些非预见的生成性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如何解决和处理的?更好的处理办法是什么?学生在动手实验过后,我让学生展示各自的实验结果,其中出现了圆的周长是直径的2倍多或4倍多一些的情况,但这只是个别小组中的个别结果。

当时的处理办法是及时组织学生比一比哪一种结果出现得最多,然后找出为什么会出现其它的结果的原因,但大家觉得在动手实验之前对可能会影响实验的精确性的原因先让学生找出来,再进行实验的话,出现的误差学生就能理解了,而且还会在实验的过程中更加细心,以求得到更精确的结果。
4在教学实践后对教学设计需要做哪些调整和修改?为什么做这样的调整和修改?在教学实践后我主要对教学设计的目标作了修改。另外,在让学生猜想圆的周长与半径或直径是否有关系时,将原来的说一说作了改动。在实践之前我偏重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设定,尽管也作了探究的教学活动,但有点流于形式的感觉,没有将目标落到实处,为了使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因此对教学目标作了详细的修改;另外,在让学生猜想圆的周长与半径或直径是否有关系时,原来的设计就是让学生联系旧知说一说,但结果有部分学生感觉似是而非,于是我在课件中又加入了“分别滚动三个大小不同的圆,画出每个圆滚动一周后得到的线段长度。”这一动态过程,就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圆的直径或半径越长周长就越长。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