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
2025-09-23 21:10:59 责编:小OO
文档
落实“读写结合”打造高效课堂

————听张伟教授的报告有感

五莲县实验学校  李泽光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与说话写话有千万个接触点。教学时要慧眼识才,抓住结合点,促使学生把在课文中学到的语言材料,表达方式乃至修辞手法运用于新的语境中,并逐步仿中有创,培养运用创新能力”。孩子的写作总是先从读书开始的,读与写两者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转化 ,这就构成了读与写的结合。因此,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显然,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那么怎样有效地进行读写结合起来呢?下面我结合2013年张伟教授来实验学校作的报告和户部初中魏老师执教的《化石吟》谈谈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几点做法。

一、从读入手,以读促写。

1、以读促写首先要做到大量阅读。

 大量阅读即多读,既指读的篇章多,也指读的遍数多,以至熟读成诵。选取好的文章读。我的学生我就建议孩子们多选取优秀的作文,短小精悍的好文章来读。《化石吟》这首诗歌是一首非常适合朗读和背诵。所以我觉得魏老师所选的这篇文章很有代表性,孩子们自主朗读和背诵的积极性也特别高。

2、以读促写要教会孩子读书的方法。

孩子们在读的同时,老师要交给他们读书的方法,要指导孩子学习作者的观察、写作的方法。通过阅读,了解文章的选材、组材,怎样确定中心,怎样遣词造句。要在读的同时读明白:这篇文章好在哪里?我以后写这类文章要怎样才能写好?如果让你来写,应从何处入手?读文章的过程中,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立意谋篇的。读完后再想想,这篇文章好在哪里?鼓励孩子养成一边读一边提笔在手,做好批注笔记的好习惯。这样琢磨咀嚼,当会收到心领神会、潜移默化的效果,从而逐步解决“怎样写”的问题。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认为在写法指导上魏老师做的很到位,其中第二个环节是,从诗中找出你喜欢的诗句和词语,从修辞方法和用词方面谈谈你喜欢的理由。魏老师给了孩子们一个赏析的格式,“我喜欢文中哪个句子,我喜欢的理由是         ”这样做有利于培养赏析的方法和习惯。赏析词语和句子是将课本知识内化成学生自身知识的必经之路。这启示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做这样的赏析,如批注等。

二、阅读中要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进行写作的练习。

 读与写要实现两者之间有效的结合,首先要在利用好语文课本这个最好的载体,在语文课堂中结合教材的设计,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为孩子写话实践提供仿写借鉴的对象,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进而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

1、读写结合,先从课文的仿写做起。

仿写是写作的一个单项训练,扎扎实实地练好写作基本功,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如遣词造句,小的片段练习等,这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基础。第一个环节是请同学们仿照第一诗节把自己的疑问按照诗的形式提出来。格式是“最早的             是怎样的           ”这个句式像诗人一样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同学们的回答丰富多彩,既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学写诗歌的能力。经过实践效果很好。跟着名家学走路不愧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2、读写结合,还应为孩子们张开想象的翅膀。

在阅读中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必然的。只有让孩子在阅读中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融入课文情感,习作中才可能会有可写之处,更有可看之处。巴金老人曾说:“我会写作,不是因为我有才华,而是因为我更有感情。”阅读时孩子们融入了情感,在脑海里产生了作品中所描写的景象,产生了不同的阅读体会、感受。孩子把阅读的体会感受迁移到自己的作文中,产生了写作的情感,这样的作文才会别具匠心裁,独树一帜。如第三个环节是畅想诗歌,设计了一个问题即“同学们心目中远古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请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 有的同学说“树木高大,恐龙遍地,氧气充足。”有的同学说“大树,草原、原始人,石器  猛兽,洪水、大河、狂风暴雪、艰难地生存。”本环节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学写诗歌的能力。

3、读写结合,要勤练笔进行习作练习。

勤写勤练,才能练出好的作文。只有经常动笔,反复推敲,不断探索,才能从不会写到会写;从不愿写到想写;上语文课,孩子们就准备好练习本,准备随时练习写句子,写片段。多鼓励孩子们写日记,养成用笔记录生活的好习惯。练习成篇的作文应根据各年段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有计划地进行。要精心设计,精心安排,不能一味贪多、囫囵吞枣。在练习内容上,也应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写作的练习方式也力求多样,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培养孩子兴趣入手。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在写的练习过程中,及时发现阅读中的不足,为读引路,不断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进而让我们的孩子更优秀更全面。

以上,只要我们教师能正确引导学生多读多写,把读与写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地利用教材,发挥好每篇文章在读写结合中的载体作用,从而全面提高孩子们的综合能力。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